軟回車和硬回車的區別

軟硬回車 硬回車就是普通我們按回車產生的,它在換行的同時也起着段落分隔的作用。 軟回車是用 Shift + Enter 產生的,它換行,但是並不換段,即前後兩段文字在 Word 中屬於同一“段”。在應用格式時你會體會到這一點。 切換: 編輯——替換,點擊高級,在“查找內容”點入“特殊字符”中的手動換行符,再在“替換爲”中點入“特殊字符”中的段落標記,最後點擊全部替換。 鍵盤上只有一種回車鍵Enter,但卻有兩種不同性質的換行標記,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我們常用的回車是硬回車,就是在word中敲擊Enter鍵產生的那個彎曲的小箭頭,佔兩個字節。這種回車可以有效地把段落標記出來分清楚。在兩個硬回車之間的文字自成一個段落,可以對它單獨設置段落標記而不用擔心其他段落受到影響。這也是我們習慣用硬回車的原因:排版方便。 但是硬回車也給我們帶來了麻煩。你如果是網頁設計者,或者是論壇遊俠,一定有這樣的經歷:當你打算換行時,換出的行卻實在不能恭維,行間距太大了!其實這和硬回車的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在word等文本編輯器中沒有顯示出它的“本來面目”。不過這樣的排版的確造成了不小的困難,這時我們就得請出硬回車的兄弟:軟回車。 軟回車只佔一個字節,在word中是一個向下的箭頭。如果你從很複雜的網頁中向word中複製過文字的話,對它一定不會陌生。但是想在word中直接輸入軟回車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爲軟回車不是真正的段落標記,它只是另起了一行,不是分段。所以它不是很利於文字排版,因爲它無法作爲單獨的一段被賦予特殊的格式。但是儘管如此,它在網頁設計中還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 軟回車能使前後兩行的行間距大幅度縮小,因爲它不是段落標記,要和法定的段落標記——硬回車區別出來。硬回車的html代碼是

..

,段落的內容就夾在裏面,而軟回車的代碼很精悍:
。因此在網頁中想用到軟回車,只需切換到代碼頁面,鍵入軟回車的代碼即可。 下面我講一下不同編輯器文字互相拷貝時回車的轉化情況。 地球人都知道的,網頁的文字如果複製到word中,則硬回車變爲彎曲的箭頭,軟回車變爲向下的箭頭。結果造成習慣用word編輯文本的朋友很不習慣很不舒服的情況。 word中的文本複製到網頁中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說word和網頁比較兼容的,要不怎麼會有“保存爲web頁”這種選項呢? 記事本也是大家摸的比較多的編輯器。但是近年來隨着社會發展外加記事本的種種弊端,許多人都將其打入冷宮。對此我只能表示遺憾,因爲記事本本身的功能不豐富就是別的編輯器所取代不了的優點。大家再次將網頁的文字複製時,不妨粘貼到記事本里試試。哈哈,不管網頁設計者用的是什麼回車,現在都變成一種回車了!怎麼,你不信?那就看看吧:軟回車變成了普通的回車,硬回車變成了兩個普通的回車。你再從記事本里複製文字到word,記事本里的回車無一例外全都變成了硬回車!你再再從記事本里複製文字到網頁編輯器,所有回車就都變成軟回車了!!
發佈了3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