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的之我见

其实大部分人会崇拜新的创造,比如 Android Google 收购了 Android 技术公司之后成立以移动平台技术为发展方向的部门,专注于 Android 的研发, 2008 年开放出了 Android 之后似乎有一股浪潮在席卷全球的移动市场,而我们并不是市场的参与者,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体会 Android 的技术发展过程, Android 的从 SDK 发出到现在已经经历过了 1.1/1.5/1.6/2.0/2.1/2.2/ 目前在执行 3.0 的开发,而 Android 为什么会如此吸引人们的视线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第一:开放性;第二:免费;第三:采用 linux 内核,导致很多人会熟悉她;第四:有几十家世界级的软硬件商参与;第五:采用类 Java 的编程技术,容易接受。光第一第二个原因就很容易让手机开发商接受了。起码开发商的成本可以降得很低。今天我们不讨论关于 Android 的市场,我只是一个技术过客,就分享一点我懂的技术吧,其实通过一篇文章是无法说清楚的,只能是拿一个至两个技术点来说一说 Android 和传统的手机开发平台有何不同。

Android 的最大特点是所用的应用都是组件化,几乎可以理解为 Android 是组件的积木而成的,怎么说呢?举个例子:比如你开发了一个图片处理程序,安装在了 Android 上了,这个图片处理程序中有一个组件是用来显示图片的,恰巧,你或是别人开发了另一个程序需要有一个图片显示的功能,那么就不用写这些代码,直接调用上一个程序的图片显示组件吧,当然不是所有的组件都可以直接调用的,必须有通过 Provider 技术处理才可以,但是在 Android 实现 Provider 技术门槛很低(实现过程有空再讲),所以 Android 的应用之所以变得如此的灵活和不同凡响就是她的组件技术了。这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是好事,你可以更加快速的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你不用亲力亲为的去做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其他的开发平台估计很难做到这一点吧,即使做到也是要费尽心机啊。

Android 的组件结构很简单,前面说了 Android 的应用都是组件的积木,这里又是提到组件的结构很简单,那么听起来是不是很舒服呢?是的,所有的组件只要是和用户交互的组件的都是 Activity 组件,对于手机使用者来说,这同样是好事。使用统一的 Activity 构建出来的应用,不论是外观还是使用方式上都是完全统一的,用户拿到一个新应用时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使用方面的成本。

我们分析关于 Android 从开发者和用户两个角度的观点的价值,这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期望和想象,其实我们的身边已经有 Android 了,也许不知不觉的在增加这个用户量,直到 2 年或是 3 年之后,很多的设备都是用上 Android ,那么那时候的市场估计就成熟了。

 

发布了5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9 · 访问量 58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