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第二代智能酷睿 i3-i5-i7處理器對比評測(2)

Intel Core i3 2100、Core i5 2500K、Core i7 2600K軟件方面的性能對比:

1.jpg 

1、測試的操作系統:Windows 7 Ultimate X64 SP1 RC1

2、測試所涉及的軟件:Fritz Chess Benchmark 4.3、AIDA64 1.50、wPrime 2.04、WinRAR 4.00 Beta3 64Bit、PhotoShop CS5、CineBench R11.5 64Bit、TMPGEnc 4.7.7、3DMark Vantage、3DMark 11、PCMark Vantage 64Bit、MeidaConverter 7

3、測試說明:本次評測項目包括理論多線程性能測試、常用軟件測試、專業應用測試、遊戲測試、第二代Core i3/i5/i7的指令集和硬件編碼測試以及功耗測試。考慮到高端配置,遊戲分辨率將全部採用1920x1080,畫質設置最高。

4、CPU理論多線程性能評測:

Fritz Chess性能測試:Fritz Chess Benchmark主要用於測試處理器的AI運算性能、多線程處理能力。
2.jpg 

wPrime 2.04性能測試:wPrime是一款通過計算質數來測試計算機運算能力等的軟件,由於wPrime可以支持多線程並行運算,因此更能反映出多核、多線程CPU之間的性能差距,我們採用的是最新的wPrime 2.04版。
3.jpg 
測試小結:國際象棋和wPrime作爲CPU的理論多線程性能測試軟件,CPU的核心數與線程數是最重要的。4核心8線程Core i7 2600K完勝對手6/6線程的Phenom II X6 1090T,更重要的是4核4線程Core i5 2500K在這兩項測試中能與6核6線程Phenom II X6 1055T互有勝負,不過這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先進的微架構、高主頻加上8線程足以彌補兩個物理核心的差距。

5、壓縮軟件和圖像處理軟件的對比評測:

WinRAR 4.00 Beta1性能測試:WinRAR作爲一款目前非常流行的壓縮軟件,我們使用了它內置的性能測試功能,支持多線程,測試結果能有效反映CPU的多線程性能與內存性能。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就是壓縮RAR文件的速度。
4.jpg 

PhotoShop CS5圖片處理測試:Photoshop是最著名的圖像處理軟件之一,集圖像編輯修改、圖像製作、廣告創意、圖像輸入與輸出於一體,深受廣大平面設計人員和普通用戶的喜愛。我們採用最新的CS5版,對30張照片進行相同的動作處理,比較完成時間。
5.jpg 
測試小結:WinRAR和PhotoShop是普通用戶最常用的軟件,這兩款軟件對核心數/線程數、微架構以及緩存大小比較敏感,Intel上代的Core i3/i5/i7已經有不少優勢,第二代產品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不過值得注意的是Core i3 2100在WinRAR上的測試成績,比Core i3 540強了40%!爲什麼呢?主要是Core i3 2100真正整合了內存控制器(內存控制器和CPU核心在同一個DIE上),加上新的環形架構,降低了延遲,提高了性能。

6、專業軟件!3D渲染與視頻壓縮評測:

Cinebench R11.5 3D渲染性能測試:CineBench R11.5爲目前最新版的Cinebench系列測試軟件,它採用了3D設計軟件CINEMA 4D的3D引擎,支持多線程同時運算,可以用來評測多核處理器的效能。我們採用的是64位版。
6.jpg 

TMPGEnc視頻轉換測試:TMPGEnc是著名的視頻編碼/解碼軟件,支持VCD、SVCD、DVD等各種格式。TMPGEnc對多核心處理器進行優化,並加入了SSE3、SSE4等最新指令集的支持,能充分發揮CPU的性能,減少大量的編碼時間。我們採用的視頻文件是1080P的《變形金剛2》片段,長度爲5分鐘。
7.jpg 
測試小結:在面向專業用戶的3D渲染和視頻轉換軟件中,Core i7 2600K和Core i5 2500K的成績絕對是亮點,相比上代的Core i7 870和Core i5 760分別提升了18-22%和26-36%,Sandy Bridge微架構的優勢得以體現。雖然兩款軟件都針對多核、多線程CPU做了大量優化,不過Core i5 2500K(4核4線程)依然打敗了Phenom II X6 1055T(6核6線程),Core i3 2100(2核4線程)在視頻轉換中逼平Athlon II X4 645(4核4線程),表明微架構和指令集的優勢也不能忽視。

7、理論測試:3DMark Vantage、3DMark 11

DX10測試軟件3DMark Vantage:3DMark Vantage是一款基於DirectX 10的3D性能基準測試軟件,主要包括了顯卡測試和CPU測試兩個部分,其中顯卡測試主要針對顯卡的3D圖形渲染性能,而CPU測試主要測試CPU的AI運算和物理運算性能。值得一提的是,用NVIDIA顯卡測試時,我們會關閉顯卡的物理加速,這樣更能反映各CPU的性能差距。
8.jpg 

DX11測試軟件3DMark 11:3DMark 11是一款基於DirectX 11的3D性能基準測試軟件,款內置了三大測試項目:圖形性能測試、物理性能測試和綜合測試,分別測試顯卡性能、CPU性能和CPU/顯卡的綜合性能。3DMark 11的物理性能測試(CPU性能測試)改用了免費的Bullet物理引擎。
9.jpg 
2011-3-21 20:55:36 上傳
下載附件 (45.98 KB)

測試小結:在3DMark Vantage和3DMark 11的測試中,我們主要測試的是CPU的物理運算和人工智能運算,雖然這兩個項目對多核、多線程CPU有優化,但CPU的微架構(Intel CPU一個週期執行4條指令,而AMD CPU只有3條)、緩存容量同樣重要,第二代Core i3/i5/i7表現出色,完全能力壓競爭對手,以20-30%的幅度領先自家上代產品。
發佈了8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0 · 訪問量 4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