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師的基本素養--英文篇

前言

在大學實驗室的這4年間,我遇到過許多英文水平不好的同學們,也見到了由此爲他們帶來的專業技能提高的限制。在這片文章中我希望以爲淺顯的認識來分析一下身在電子行業的我們爲何需要學好英文,同時也將爲大家介紹一些學習專業內英語的方式及提高自己閱讀英文材料的速度小技巧來,使大家對英文材料不在望而生畏。

-一些歷史知識
- 英文的!英文的!還是英文的!
- 怎樣學習專業內的英文
- 快速閱讀英文材料的技巧


一些歷史知識

半導體IC的歷史是硅谷的歷史,編程的歷史也是國外的歷史。

經過這幾年的學習我如是總結。從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ely)博士離開貝爾實驗室,來到老家聖克拉拉谷(硅谷)創立肖克利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之時,這裏硅谷就註定了它日後的不平凡,半導體IC行業的輝煌時光也就此開始。

關於硅谷關於半導體IC行業的許多歷史及趣聞,比如仙童八叛逆,再比如Intel被日本廠商欺負而奮發圖強走上製造CPU的大陸這些介紹起來就太多了,我會在以後單獨寫一篇文章來介紹這些。

編程方面,從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在美國誕生,隨之誕生的由紙帶編寫的機器語言再到後來升級的彙編語言。再到後來BASIC,C。到後來更高級的語言。從早期一些不知名的調度系統,到CP/M,再到Unix、DOS,OS/2到如今的windows、Linux、MacOS等。同時必然的伴隨着這些生態圈誕生的win軟件、mac軟件、GNU軟件,他們無疑例外的都誕生在國外,主要集中於美國和歐洲。自然其中也不乏很多有意思的歷史,如Richard Stallman同整個軟件行業的對抗,等等。也值得獨立寫一篇文章來介紹。如上以後會做具體的講述。

正如前面介紹的,從軟件到硬件,我們如今所學習的幾乎所有知識都來自於上世紀的國外。自然地我們會遇到下面這些。


英文的!英文的!還是英文的!

英文的軟件

Keil MDK4
Keil MDK4

Allegro PCB
Allegro PCB

最直接的幾乎所有開發編程工具及集成環境軟件以及EDA軟件基本全是英文的,有些甚至連中文目錄都不容許。雖然有的軟件支持中文,也有中文版,但是你知道查資料結果對應不上資料裏英文描述的可怕麼~~

英文的代碼

哈~差點忘了這個,除了國人做個開發板資料會提供代碼的英文註釋,但即使是國人寫的代碼,但代碼本身也是英文的啊。而且函數名什麼的我想沒有一個非入門級的工程師會用中文拼音起名,真的太low了[笑哭]。別和我說易語言….畢竟易語言目前還沒有生態圈,到現在編譯成的軟件還被各種殺軟追殺,而且根本沒法用到嵌入式編程上。況且單片機及其外圍的傳感器的由廠商提供的驅動和例程,github等代碼託管網站裏面的代碼註釋以及README等說明文件也全是英文。恩~除了STC~。

這裏寫圖片描述
github中一個工程的README文檔

英文的說明書及數據手冊

這裏寫圖片描述
一個芯片數據手冊的目錄

經過我自己不準確的估計,目前市面上95%的IC是沒有來自於廠商官方的中文數據手冊的,一般有中文數據手冊的也是我們國內自己的公司。即使有翻譯的也是已經常見到不能再常見的芯片種類,且多是學校或從事教育培訓的公司教學採用的範例性的芯片。數據手冊或是協議內核等說明書作爲一個器件或技術的最好的描述的文檔如果沒法閱讀它顯然易見的你很難去深入掌握這些器件的編程或使用。

英文網站

很多時候當我們技術深入到一定時候,開始涉及到 一些稍微前沿或偏門的技術,我們會發現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在國內的網站上是很難找到的,我們所習慣使用的百度就派不上用場了,往往他搜出來的都不是我們想要的。這時不過不打算翻牆使用Google的話,一個替代性的網站bing也挺好用的,把要搜索的英文關鍵詞複製進去在結果內選擇只顯示英文選項,這基本也就是最後的查找相關資料的手段了。不過顯然查到的資料也會是英文的,其中大部分會被鏈接到項目的官網或是國外的論壇什麼的。

這裏寫圖片描述

說了這麼多,舉了好些例子有些囉嗦,無非就是爲了告訴大家要作爲一個電子工程師,天天做的必然離不開英文的環繞。當然,你要說我就是靠中文資料也學到了現在,那我只能說你看到的永遠是別人玩爛的、出現好多年的技術,而電子作爲一個產品迭代迅猛,技術不斷更新的行業,如果你始終跟在別人的後面而且還差着幾年時光,那你可能連湯都喝不到。


怎樣學習專業內的英文

我想作爲一個正常考上大學的少年的大家就算英語再差也不會到讀不懂最基礎的語法的程度吧,如果你要說你連

Hello,friend.My name is pikipiki How are you today?
I’m fine.Thank you.And you?
Blah blah

這樣的英語單詞和語法結構都讀不懂的話。。呃,那還是先多學習學習英文吧,或者考慮換個行業什麼的。不過我相信大部分同學還是能夠讀懂上面這段英文的,所以我們繼續。

正如我上面寫的這個例子,我認爲想要慢慢能夠閱讀行業內的英文資料(廣益性),英文的基礎在這個以上也就可以了,剩下的唯一需要做的也就是類似下面這些方法的運用和積累。

1.首先下載一個英文翻譯軟件
我一直用的是金山的powerword,咱也不是專業的翻譯。對比不了也沒對比過市面上各個翻譯軟件的翻譯準確率,但對於我們來說只要是個正常點的翻譯軟件就都夠用了。遇到不會的單詞就搜索,那裏不會搜哪裏~。一次記不住沒關係,你願意做筆記就做,不願意無所謂,時間長了搜索的次數多了自然也就記住了,什麼?你問我如果搜不了那麼多次怎麼辦?那隻能說明它不是一個高頻出現的詞,也就不需要你記得那麼牢是吧。

2.使用軟件的英文版
正如前面所說在這個行業裏我們使用的軟件有90%都只有英文版,雖然近些年由於我們國家的強大產業的發展使得國外廠商逐漸重視對中文的支持,但是,在專業內很多專有名詞翻譯成中文你自己都看不懂。

比如:region等詞,中文化反而影響了我們對其本身含義的理解。再加之網絡上查到的軟件操作出現問題的相關指導也是使用英文選項寫出的,你拿着設置成中文的軟件反而對不上。其實軟件中的英文可怕麼?一點不。就拿keil來說,我敢說你拿中文的學習和英文的學習在開始都一樣不知道菜單的操作,而且作爲在Windows下長大的一代人,我們對菜單的結構因該是很清楚的。只要稍稍進過學習很快就會記住每個選項的位置和功能,那麼此時純英文的界面還對我們有影響嗎?顯然不存在了,同時在不知不覺中,你也學會了:open file、open project、 debug 、target option 等名詞,一盒再接觸其他軟件學習的速度就會提高很多了。

3.使用英文的函數名和變量等
在實驗室中我見到過許多同學寫程序用拼音來給函數名和變量起名字,我想說真的是low爆了。。不是我不喜歡國文,我很喜歡我國的古典文學和漢字文化,但是在編程的行業裏這個不適應用啊!!所以就算你不知道你要寫的函數的英文名稱是什麼,請打開詞典,翻譯,然後填上去。

4.不要畏懼、潛移默化的積累
這個和前面的有一些重複,但也要說一說。當我們看到英文的數據手冊或是英文的操作時,我們不能懷着畏懼的心,擔心自己都不懂,要記住配合着詞典就沒有讀不了的英文。我們一次次的搜索重複着記憶,慢慢的自然就會把行業內高頻出現的專業詞記住,你的英語水平也就慢慢上來了。


快速閱讀英文材料的技巧

1.數據手冊
對於很多新手來說,閱讀數據手冊對他們簡直是個災難,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找到手冊的中文版,但是,騷年啊哪有那麼多人閒的每天翻譯數據手冊給你看,也許一些常見的IC還有中文版的,但是三極管、MOS管、LDO、DCDC這些芯片幾乎是沒有數據手冊,你怎麼辦?難道去看別人的例程?如果你不確定他們提供的正確性呢?所以最靠譜的還是自己去看官方的數據手冊。

哦,對了我還發現對於很多同學,搜索數據手冊對他們來說就是在百度裏複製上名字然後加上數據手冊搜索。這裏要教給大家數據手冊是有專門的數據手冊的網站的,別用百度搜。

這裏提供我常用的兩個網站:
1.alldatashee
2.datasheetarchive
前者足以對付大多數芯片了,後者則是用於搜索一些偏門的國外器件纔會用到。

其實所有的數據手冊廠商在編寫時都是按照一些固定的格式來的,我們這就以一個開關穩壓器 MP1584的datasheet來分析一下。

這裏寫圖片描述
首先第一頁,第一頁一般會放這幾種東西:
1.description(描述)
這項描述此IC器件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用了什麼技術實現什麼功能之類的,還有一些技術參數什麼的
2.feature(特點)
這項展現的是芯片一些最直接和關鍵的參數,如輸入輸出電壓範圍封裝什麼的。
3.application(應用)
此項是廠商推薦的IC應用的場合。

至此只要大家讀完第一頁,一般也就知道芯片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了,也對他的基礎性能有所瞭解了。至於其他的頁到底是什麼內容也就跟隨廠商而異了,就需要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自己學了。但是要記住閱讀芯片手冊千萬不要通篇的去看,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內容就行。比如你想知道怎麼用這芯片,這芯片怎麼接線,那很明顯快速的翻動看圖,只要是個正常的廠商都會給你展現一個芯片的典型應用電路的。再比如你想知道一個IC的一些電氣特性,那很明顯翻到表格的位置,肯定講的是這個。總之一個數據手冊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讓用戶能夠清晰的瞭解一塊IC器件,它的編寫也必然是遵循人類的閱讀習慣的。這種閱讀數據手冊的經驗有時很難描述出來,這個大家讀的多了自然就會明白它們的套路了。

2.英文的網站
不僅僅是對於大多數童鞋,對於我來說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英文都是很抵觸的,即使比照着詞典閱讀速度也太慢了,關於這個其實是有一種很快的閱讀方式的,比如上面的數據手冊,把裏面的內容複製下來,放到詞典里長段翻譯,對於大多數翻譯軟件來說肯定是無法應對這種情況,翻譯出來的內容即不通順也不準確,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會使得你對這一整篇的大致內容有個粗略的瞭解,此時再回頭看英文的原資料,你會發現自己的閱讀速度加快了很多。

而對於網站來說,我用的辦法就是先用UC瀏覽器的右鍵,翻譯全站,有個概覽以後再回歸原文。道理是一樣的,在我們對整個內容大致有所瞭解以後,心中對英文資料的畏懼和煩躁會少很多,而且對整體內容也有所把握,我們閱讀、理解的速度自然就會加快了。關於網站的翻譯,目前有很多的方式如插件之類的,大家可以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應用。


總結

最後說了這麼多,也講了不少技巧,但終歸到底,最好也是最基礎的辦法依然是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對大學生來說這個水平也就是至少能過4級的水平,這個真的很重要。

發佈了2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9 · 訪問量 1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