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支付寶面臨的風險和應對(I)---背景

一個比較熱的話題,需要較大的篇幅描述,大概需要10個系列。

 1、背景

“移動互聯網時代,對第三方支付來說是一個新時代,即O2O(線上線下)時代。”PC互聯網時代,阿里集團旗下的支付寶憑藉線上(Online)實力在第三方支付領域擁有了壟斷性優勢。即使財付通背靠騰訊QQ,也不過獲得20%的市場份額。移動互聯網時代,隨着圖像識別、位置服務等技術的發展,線上與線下正在融合。微信讓市場看到了騰訊在第三方支付領域逆轉的可能,開始發力線下第三方支付市場。臥榻之側豈容他人,支付寶希望必須強化線下支付優勢,以鞏固自己支付行業的壟斷地位。

【微信支付用戶2000萬 日增20萬 馬雲很焦慮】截至11月20日,開通微信支付的人數已經達到了2000萬。自8月5日微信支付僅誕生百日,而且微信支付正以平均20萬的每日新增用戶數飛速發展。這一數字讓馬雲很焦慮。因爲從2010年馬雲提出支付寶移動戰略,到現在近3年的時間,支付寶錢包的用戶也纔剛剛到一億。

馬總不能大意啊!微信攻勢猛烈!

 

支付寶無線入口比較多,我們以支付寶錢包爲例進行說明:

支付寶錢包到底面臨哪些風險?談到業務風險,首先看業務承載了哪些數據!

支付寶說白了裏面承載的數據就是一個字“錢”!細化一點就是:

1)用戶的錢不能丟

   丟這個字涵義很廣,包括錢被轉賬走了、被他人把賬戶裏面的錢全買股票了。。。。

   這個問題應該最關鍵,尤其是普通老百姓,錢那是命根子啊!

2)用戶有多少錢是隱私

這個問題也很重要,尤其幹部財產沒有公開前,可能暴漏了賬戶的信息比丟了錢還危險。

不過大部分人在這方面的憂慮比錢丟了少很多。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平臺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1)、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我們先看看在PC端都是怎麼解決的)

          銀行和第三方支付的市場地位不同,銀行在市場交易中的地位就是:中國工商銀行——ICBC (Industry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愛存不存”。

          另外他們大部分都是共和國的長子,目標就是爲人民服務,所以要替人民看到錢袋子。所以我們看到銀行對上述兩個風險的解決思路很清晰,簡單粗暴主要有兩點:

         a)賬戶查詢只要認證通過即可

            

                  認證的技術手段有很多,後續逐漸展開,支付安全的一些trick也很多,後續逐漸展開。

                   目前大部分銀行和第三方支付的認證手段都是用戶名/密碼,在輸入密碼時會有軟鍵盤機制。但有個問題啊,雖然銀行賬戶被盜後錢不能被轉走,但要是給我買了黃金咋整。看下圖你就懂了:

 

b)交易,涉及到錢丟的問題。

    在涉及到錢的大事大非上,銀行和第三方支付企業都很慎重,但採用的手段確差別較大。主要原因是這樣:

     銀行是事實壟斷,老百姓的錢只能找他們存,因而他推出的產品用戶必須接受。比如銀行現在主推的U盾以及二代U盾,用戶體驗很差,但銀行都這樣,你不用就無法完成交易。看你從不從!第三方支付更多的由於市場競爭的原因,希望推出易用的、用戶體驗好的產品。支付寶雖然規模很大,如果它學銀行強制用戶也使用U盾之類的,估計很容易被別的對手搶了生意。

 

2)、Windows和Android以及HTML5

   不同的平臺由於安全機制不多,用戶體驗不同,因而採取的手段也不盡相同。

  比如Android平臺安全性就比較差,而ios平臺安全性就不錯。所以ios上搞支付安全基礎就不錯。

發佈了4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9 · 訪問量 2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