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Post——關於幸福,關於wiki,關於中華維客

        很明顯,這段時間是一個技術的冰封期,當然這只是對我而言。博客更新的頻率越來越慢了,倒不是沒有東西可寫,反而是有很多話想說,只可惜這些話與技術都沒有太大的關係。記得去年5月,我也寫過了一篇與技術無關的Post:冒個泡,呵,又一年了。這讓我想到了人就是週期性的動物

        五一回了母校。時隔兩年,學校變得更漂亮了,只是校道上行色匆匆的學生已經不再折射着自己的生活。對於校園的生活,有人正享受着,有人在回憶着,有人嚮往着,更有人爭取着。爲了什麼而要再次走進校園呢?於我而言,只是在於相見,一種舒緩懷念的相見。當我從校門走出的時候,我沒有眷戀,因爲我知道我已經享用了那段美麗的時光,任何的複製與延續只會留下不完美。我無法左右別人的想法,更加不願意這樣做,但是每當看到年輕的心囿於平庸與安逸,心裏總不是滋味。也許那個高呼着“到最苦的地方去”的年代已經不復返了,但是安逸的生活並沒有想象中那樣誘人。總之,每個人都渴望幸福生活,只是幸福在每個人心中有着不同的定義。我喜歡用自己的辛勞去換來更多的人幸福,而這種感覺於我而言纔是真正的幸福。
 
        瞎扯完幸福的定義,我又想到了自己寫Post的方式。我比較喜歡整理自己寫過的Post並將它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而組合的方式就是通過Post與Post之間的鏈接。這是不是很簡單呢?而就在這個簡單之中卻蘊涵着一個深刻的概念,那就是wiki。如果不需要通過自己手工去添加Post與Post之間的鏈接,而是通過一個特殊的符號進行說明(譬如維基百科中的[[ ]]),那麼這樣就成爲一個wiki系統了。你或許會對我的說法持懷疑的態度,因爲你可能會覺得使用特殊符號標註和自己手工添加鏈接並沒有什麼區別,而事實上,這兩種方式最大的不同在於:wiki引擎會幫助你找到所需要的鏈接,而且這個鏈接是唯一的。這樣就保證了處於一個系統中的內容能夠以一種相互引用的方式被組織在一起,而這種組織方式對於搜索引擎是十分友好的。也許自己對網絡上的信息氾濫已經深惡痛絕了,所以當我第一次接觸到wiki的時候,我就被wiki的特點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十分喜歡wiki的概念,因爲它保證了信息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讓信息在一個完善的體系下以網狀的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正是這樣的特點,wiki在我的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它也將是我今年乃至今後數年、數十年所關注的方向。你也是wiki的狂熱者嗎?如果是的話,咱們可以做個朋友,好好聊聊。:)
   
        當wiki遇到中華文化,你知道產生了什麼嗎?是的,就是中華維客。早在3月底,我就寫過一篇Post給自己的網站做廣告了。在過去的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每天都爲中華維客添加一些新鮮的條目,以充實網站的內容。一個多月下來,我已經形成了習慣,哪怕走在路上,我都會關注與中華文化相關的事物。這一個多月來,我真的很開心,因爲我瞭解到了很多本應該瞭解的知識,同時我也成了一個傳教士、佈道者,而這是我喜歡的角色。我雖然不是中華文化專家,但是我會竭盡所能去宣傳中華文化,讓更多的國人去關注它。而在近一個多月來,中華維客訪問量的增加就是讓我最開心的事情了!期待有更多的朋友能夠加入到這個行列,畢竟中華文化浩如煙海,一己之力就是滄海一粟,只有更多的朋友參與進來,影響纔會深遠啊!

        炎炎夏日,就在這昏昏欲睡時,寫下本文,聊慰反省的心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