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密集WLAN網絡功率控制方法的思考

下一代WLAN網絡的使用場景爲高密度部署場景。在這種場景中,AP數量和STA輸了都很多,且AP之間距離較近。這些特點都使得網絡中重疊BSS區域增加,從而導致衝突的發生概率增加。目前研究比較火的干擾管理方法有信道分配、傳輸功率控制和動態靈敏度控制。

今天說說傳輸功率控制。傳輸功率控制方法通過調整AP傳輸功率,從而調整AP的覆蓋範圍。例如減小傳輸功率,使得AP覆蓋範圍減小,從而消除重疊區域。但是這種方法會使得盲區的增加,也會導致一定的不公平性。因此一般情況下,功率控制方法都不回單獨使用。比如和動態CCA調整聯合使用,或者和MIMO技術聯合使用,都可以完成對漏洞區域的覆蓋。

對於STA側的功控,一般都是爲了實現STA側的省電。但其實,在下行傳輸中,STA向AP回覆ACK時,也會造成網絡中的碰撞。所以一些研究針對ACK回覆進行STA側的功率調整。比如提出了QACK算法,通過在數據幀接收期間的CCI檢測和CCI功率估計來實現隨後ACK幀傳輸的動態功率調整。

從架構方面來說,功率控制算法可以分爲集中式和分佈式。集中式的好處是中央控制器AC可以知道網絡整體情況,對網絡進行整體的管理。缺點是要引入中央控制器,增加部署難度。分佈式的好處是不需要額外的設備,就能完成對網絡中AP的調整,部署容易。缺點是,不能像集中式控制那樣,方便管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