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之IC卡芯片3

项目之IC卡芯片3


题目:

 struct A
{
char t:4;
char k:4;
unsigned short i:8;
unsigned long m;
}
sizeof(A)=?(不考虑边界对齐)

7,如果考虑边界对其,则为8

 

以下段落引用来源:http://daixinghe.blog.163.com/blog/static/18436159201062111032307/

有些信息在存储时,并不需要占用一个完整的字节, 而只需占几个或一个二进制位。例如在存放一个开关量时,只有0和1 两种状态, 用一位二进位即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并使处理简便,C语言又提供了一种数据结构,称为“位域”或“位段”。所谓“位域”是把一个字节中的二进位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并说明每个区域的位数。每个域有一个域名,允许在程序中按域名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把几个不同的对象用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域来表示。一、位域的定义和位域变量的说明位域定义与结构定义相仿,其形式为: 
struct 位域结构名 
{ 位域列表 }; 
其中位域列表的形式为: 类型说明符 位域名:位域长度 
例如: 
struct bs 

int a:8; 
int b:2; 
int c:6; 
}; 
位域变量的说明与结构变量说明的方式相同。 可采用先定义后说明,同时定义说明或者直接说明这三种方式。例如: 
struct bs 

int a:8; 
int b:2; 
int c:6; 
}data; 
说明data为bs变量,共占两个字节。其中位域a占8位,位域b占2位,位域c占6位。对于位域的定义尚有以下几点说明: 
1. 一个位域必须存储在同一个字节中,不能跨两个字节。如一个字节所剩空间不够存放另一位域时,应从下一单元起存放该位域。也可以有意使某位域从下一单元开始。例如: 
struct bs 

unsigned a:4 
unsigned :0 /*空域*/ 
unsigned b:4 /*从下一单元开始存放*/ 
unsigned c:4 

这个位域定义中,a占第一字节的4位,后4位填0表示不使用,b从第二字节开始,占用4位,c占用4位。 
2. 位域可以无位域名,这时它只用来作填充或调整位置。无名的位域是不能使用的。例如: 
struct k 

int a:1 
int :2 /*该2位不能使用*/ 
int b:3 
int c:2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位域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结构类型, 不过其成员是按二进位分配的。
简而言之,言而简之
这是位域操作的表示方法,也就是说后面加上“:1”的意思是这个成员的大小占所定义类型的1 bit,“:2”占2 bit,依次类推。当然大小不能超过所定义类型包含的总bit数。 
一个bytes(字节)是8 bit(bit)。例如你的结构中定义的类型是u_char,一个字节,共8bit,最大就不能超过8。 
32位机下, 
short是2字节,共16bit,最大就不能超过16. 
int是4字节,共32bit,最大就不能超过32. 
依次类推。 
这样定义比较省空间。例如你上面的结构,定义的变量类型是u_char,是一字节类型,即8bit。 
fc_subtype占了4bit,fc_type占2bit,fc_protocol_version占2bit,共8bit,正好是一个字节。 
其他八个成员,各占1bit,共8bit,正好也是一个字节。 
因此你的结构的大小如果用sizeof(struct frame_control)计算,就是2bytes.


--------------------------------------------------------------------------------------------

结构体中的冒号
   今天看CRC的bit型算法学到了C++中的结构体定义可以使用":",具体说明如下:
在标准C语言中,下面的语句是合法的:
        struct test{
                int a:3;
        };
这样定义的 a 在赋值后只取最后的3bit,即转换为 -4 到 3 之间的数值。比如:

赋值 -5 -4 -3 -2 2 3 4 5
实际值 3 -4 -3 -2 2 3 -4 -3

如果 a 为无符号型,则会转换为 0 到 7 之间。且同样适用于非 int 的其他类型(只是“:”后面的数和显示 a 的结果时一定要是整型)。
其中赋值'-5(dec)'=1101(原)=1011(补),所以在进行取后3位操作后变成'3(dec)',当然在CRC运算的结构体定义中,肯定是只用到了最后一位,具体定义如下:
typedef unsigned char bit;
typedef unsigned char byte;
typedef unsigned short u16;
   
typedef union {
    u16 val;
    struct {
        u16 bit0 : 1;
        u16 bit1 : 1;
        u16 bit2 : 1;
        u16 bit3 : 1;
        u16 bit4 : 1;
        u16 bit5 : 1;
        u16 bit6 : 1;
        u16 bit7 : 1;
        u16 bit8 : 1;
        u16 bit9 : 1;
        u16 bit10 : 1;
        u16 bit11 : 1;
        u16 bit12 : 1;
        u16 bit13 : 1;
        u16 bit14 : 1;
        u16 bit15 : 1;
    } bits;
} CRCREGS;
PS:以后我尽量把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写上来,免得以后忘了:)当然一些逻辑设计的电路图实在不好画的,我就写在NOTEBOOK上面了。。。


位域是指信息在存储时,并不需要占用一个完整的字节, 而只需占几个或一个二进制位。例如在存放一个开关量时,只有0和1 两种状态, 用一位二进位即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并使处理简便,C语言又提供了一种数据结构,称为“位域”或“位段”。所谓“位域”是把一个字节中的二进位划分为几 个不同的区域, 并说明每个区域的位数。每个域有一个域名,允许在程序中按域名进行操作。 这样就可以把几个不同的对象用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域来表示。

位域的定义和位域变量的说明
位域定义
与结构定义相仿,其形式为:

struct 位域结构名

{ 位域列表 };

其中位域列表的形式为: 类型说明符 位域名:位域长度

例如:

struct bs

{int a:8;int b:2;int c:6;};
位域变量的说明
与结构变量说明的方式相同。 可采用先定义后说明,同时定义说明或者直接说明这三种方式。例如:

struct bs

{int a:8;int b:2;int c:6;}data;

说明data为bs变量,共占2个字节。其中位域a占8位,位域b占2位,位域c占6位。
位域定义的几点说明
对于位域的定义尚有以下几点说明:

1. 宽度为 0 的一个未命名位域强制下一位域对齐到其下一type边界,其中type是该成员的类型。例如:

struct bs {

unsigned a:4;

unsigned :0 ;/*空域*/

char b:4 ;/*从下一单元开始存放*/

unsigned c:4;

}data;

VC6(默认的配置,未作任何优化选择) 对空域的处理。

实验中,0x0012ff74为变量data的起始地址,位域a填充0x0012ff74的后四位,位域b从0x0012ff78开始,占据0x0012ff78的后四位。所以空域占据了从a开始的4个位剩余部分。

乍看 VC6对空域的处理是依据空域的类型,即unsigned。其实不然。

经试验,空域所占大小和 a的类型及 空域的类型 二者皆相关。

即以下四种情况,

a,空域皆为char时,二者共占据1字节;

a 为unsigned,空域为unsigned; a 为char,空域为unsigned; a 为unsigned,空域为char;这三种情况,二者共占据4字节。

2. 位域的长度不能大于指定类型固有长度,比如说int的位域长度不能超过32,bool的位域长度不能超过8。

3. 位域可以无位域名,这时它只用来作填充或调整位置。无名的位域是不能使用的。例如:

struct k

{int a:1int :2 /*该2位不能使用*/int b:3int c: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位域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结构类型, 不过其成员是按二进位分配的。

位域的使用及占用空间

位域的使用
位域的使用和结构成员的使用相同,其一般形式为: 位域变量名·位域名 位域允许用各种格式输出。

int main(void)

{

struct bs

{

unsigned a: 1;

unsigned b: 3;

unsigned c: 4;

}bit, *pbit;

bit.a = 1;

bit.b = 7;

bit.c = 15;

printf("%d,%d,%d\n", bit.a, bit.b, bit.c);

pbit = &bit;

pbit->a = 0;

pbit->b &= 3;

pbit->c |= 1;

printf("%d,%d,%d\n", pbit->a, pbit->b, pbit->c);

return 0;

}

上例程序中定义了位域结构bs,三个位域为a,b,c。说明了bs类型的变量bit和指向bs类型的指针变量pbit。这表示位域也是可以使用指针的。

程序的9、10、11三行分别给三个位域赋值。( 应注意赋值不能超过该位域的允许范围)程序第12行以整型量格式输出三个域的内容。第13行把位域变量bit的地址送给指针变量pbit。第14行用指针
方式给位域a重新赋值,赋为0。第15行使用了复合的位运算符"&=", 该行相当于:
pbit->b=pbit->b&3位域b中原有值为7,与3作按位与运算的结果为3(111&011=011,十进制值为
3)。同样,程序第16行中使用了复合位运算"|=", 相当于: pbit->c=pbit->c|1其结果为15。程序第17行用指针方式输出了这三个域的值。

为了节省空间,可以把几个数据压缩到少数的几个类型空间上,比如需要表示二个3位二进制的数,一个2位二进制的数,则可以用一个8位的字符表示之。

struct

{char a : 3;char b : 3;char c : 2;} ;

这个结构体所占空间为一个字节,8位。节省了空间。
位域的对齐
如果结构体中含有位域(bit-field),那么VC中准则是:

1) 如果相邻位域字段的类型相同,且其位宽之和小于类型的sizeof大小,则后面的字段将紧邻前一个字段存储,直到不能容纳为止;

2) 如果相邻位域字段的类型相同,但其位宽之和大于类型的sizeof大小,则后面的字段将从新的存储单元开始,其偏移量为其类型大小的整数倍;

3) 如果相邻的位域字段的类型不同,则各编译器的具体实现有差异,VC6采取不压缩方式(不同位域字段存放在不同的位域类型字节中),Dev-C++和GCC都采取压缩方式;

系统会先为结构体成员按照对齐方式分配空间和填塞(padding),然后对变量进行位域操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