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碼農生活錄(兩年IT搬磚親身經歷)

——用博客記錄生活,記錄成長,同時把更多東西跟大家分享,就是我的初衷。

畢業初始:

讀IT開發的很多同學在大三出來實習後,應該都會有跟我一樣的不適應。因爲我讀的學校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二本,非985,211;所以直接就失去了很多大廠的面試機會,很多HR覺得你不錯,看了你的線上簡歷後,讓再發一份詳細簡歷;然而還是會被學歷殺;一開始我也憤憤不平覺得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到現在的逐漸理解。

別人時間很有限,只能把人力資源時間資源放在更有成果的那片果林,可能雜草叢生的果林也會有幾個優秀的水果,但那畢竟是少數,與其在雜草叢生果園裏挑挑揀揀浪費時間,不如直接採摘一些先天條件贏在起跑線上的更優秀品種的水果。

我在校時期沒有參加什麼招聘會,什麼培訓機構什麼的,所以在畢業實習期,我進入一家老師推薦的熟人外包公司。
公司很小,加上老闆,技術主管,就只剩四個開發。沒有測試沒有產品什麼都沒有;辦公室是靠着跟某個客戶的感情借來的,不是租的;後來客戶轉租掉的時候我們也只好搬走了,畢竟受不了裝修時候的電鑽和粉刷牆壁那些灰塵。後來自己租地方,但是老闆過段時間發現有個地方好像更便宜,於是我們又繼續搬,前後搬了三次家,我都懷疑自己是躲避催債的或者什麼詐騙公司。
在這種小到不能再小的外包公司上班,可想而知是前後端都要做的。而現在學校基本都是很忽視前端技術的,我學校就僅限於HTML+CSS和一些JSP的基礎使用;其他的VUE,Bootstrap,Angular,React,Node這些,就都是後來邊工作邊自己慢慢學的。工作內容的話呢基本上也都是寫業務,大家各司其職,分配好任務,每天寫完下班,沒寫完加班(加班是常態);出了Bug週末回來修,不算調休不算加班,連個餐補都沒有。(主管說是你們自己寫的Bug,自己要負責修好,不能算調休)。客戶催得緊了,那就要加班,一切以客戶爲中心,當時算的是3K左右的實習補貼。
過了九個月吧,果斷開溜,學不到東西(每天寫着增刪改查的代碼,堆砌着頁面,小程序,APP,後臺管理系統,導導報表,客戶要什麼做什麼,前後端一起招呼上,CV開發工程師),身心勞累不說還無聊,但是通過這樣讓我有機會學習到了前後端的很多知識,知道了程序員上班拿錢是怎樣個過程,爲今後的找工作也有更好的準備,第一份工作如果拿詞語形容,那就是:“體驗程序員生活”。
再找工作時候懵逼了,原以爲自己前後端都能做,心裏美滋滋,社招給我這個傻逼內推介紹進熟人小外包公司的技術小白當頭暴擊!別人公司根本不問框架怎麼增刪改查,不問業務怎麼實現,你說你用過那個框架,好,你說下底層實現,說下幾個標籤註解的實現,說下區別;你說你用Java很熟悉,說下JVM,說下優化,說下GC,虛擬機中類加載的全過程,多線程實現,底層原理…懵逼!語言和框架都不行,面試官轉口問了數據庫,我一聽來精神了,業務SQL,報表SQL我可是天天寫,面試官:“說說索引基本原理…”,“說說SQL優化吧”,“慢查詢呢?能說說事務,表引擎那些嗎?”,“MYSQL的各種隔離級別呢?”,“MYSQL的高可用哪些方案?”…我凌亂了,我在哪裏,我在面試什麼,我過去九個月幹嘛了?面試官也很懵逼了,他爲了緩解尷尬翻動我的簡歷,看到我寫自己會做前端,會很多前端框架,還有很多外包項目是線上的;他開始問起了前端的知識和服務器部署維護的知識。結果可想而知,他360度無死角想找出我的閃光點,可是我卻被360度無死角被羞辱了一通。“你先回去等通知吧,有消息我們會通知你”。好不容易等到這句話,我解放一般起身走了,低着頭,不敢旁視一眼。

“爲什麼會這樣?明明都有加班,都有做了那麼久IT開發,爲什麼什麼都不懂一樣?爲什麼他們都問一些我不會的,爲什麼不問我具體功能怎麼實現?那些背背書就行的東西爲什麼要去學,實現增刪改查功能不是最重要的嗎?”

可能不單止是我,很多剛踏出第一步的技術小白都有這種感覺。學校時間真的有限,所以學校能從C再到JAVA再到一些框架的使用,大致上讓你有個熟悉瞭解就很難得了,底層那些,如果不自己去深入瞭解,單靠學校期末考試那點點知識量,是做不了這一行的。很多業務場景,或者很多Bug處理,都是需要開發人員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對底層有了解,才能解決的,所以這些都是肯定的,而普通增刪改查,只是傻瓜版少兒編程而已,沒公司面試問你怎麼增刪改查一個頁面,就覺得要招你進去,除非那些外包(我那個外包曾經還想讓不懂技術的人來CV開發,因爲實在是不需要腦子,只要告訴他複製哪裏對應哪裏就行;大量找實習生應屆生也是這個原因)。
於是我沉澱下來平心靜氣學習;通過網上看視頻,自己再實際操作,不懂的再網上查資料,逛論壇,一點一點啃。對一些問題有了更深的理解後,有時候會突然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難怪要這樣操作!”。

第二年的進步和工作中遇到的苦惱:

在打紮實了基礎後,投身到3,4月份的春招中,我也順利接到了幾家還不錯的公司的Offer,經過比較之後,我選擇了名創優品,主要工作就是日常系統的維護和功能的二次開發(包括過年過節搞活動的優惠券,掃碼槍數據/訂單數據和產品的匹配,官網的維護)。在這裏工作清閒,下班後加班按小時給予調休,這還是非常不錯的,工作環境舒適,零食巧克力餅乾和咖啡汽水果汁隨便吃,每個月還有固定的員工生日parity,開發工作也不繁重,主管很看好我讓我放開手幹,新功能需求問我要多久時間交付,於是我在這裏接觸到了很多新的開發技術,也做了幾個有模有樣的模塊。
不適應的地方也有,比如它主流語言是用PHP做的開發,而我之前用的全是Java,只在大學期間自己輔修了一些PHP皮毛,但是我還是應付下來了,可能也是工期不趕的原因,如果工期很趕,可能壓力也是非常大,一邊代碼看不懂,一邊業務繁重,一邊時間緊迫,加班加點的導致身體精神狀態下降,可能我還是會扛不住壓力離職。
在那裏鍛鍊學習後,因爲一些個人發展原因,提出了離職,溫水煮青蛙,我不想自己在太安逸的技術框架都老一套的後臺系統的工作中變成了青蛙,忽視了外面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裏實習生到應屆生(我是在這裏完成了身份的轉變)開發工程師的薪資待遇是8K。
離職後有段小插曲,期間有個短短一個半月的工作經歷,是在一家發展非常不錯的幾十人規模的物聯網公司,有自己的產品線並且銷量還不錯,開發技術是Java,我做的也非常開心,主管對我的看重也讓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可是天有不測風雲,老闆出了意外重度昏迷,所以公司一個月內陸續勸退了80%甚至更多的員工,並且沒有相對應的補貼;希望他平安無事。
在這段小插曲中,親眼目睹了很多中年男子的無奈和無助,他們有的跟隨了老闆七八年,身上揹負着房貸和家庭生活的壓力,卻在一夜之間無奈失業,在開發這一行,對大齡開發者社招確實不那麼友好。所以30歲左右確實要考慮技術轉管理的問題,這不單隻要過硬的技術,還要懂得更多的溝通管理技巧。
距離這段小插曲到現在也有了差不多半年,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有技術哪裏都有飯吃。
我的簡歷隨着我波折的工作經驗也越來越豐富,經歷了半個月面試後,收到了四家公司的offer,其中有兩家是業內知名度還比較高的廠子(不是BAT那種大廠)。其他兩家小廠也開出了超過10K的待遇,這在一個應屆生眼裏算是不錯的了。
在這一階段,我開發反覆考慮自己要做什麼,所以在面試中經常問的問題就是:“想了解一下具體的工作內容”“想詳細瞭解一下我入職這個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不難看出我已經想往更高一層的開發工程師發展。渴望基礎到更有市場的開發項目。渴望學到更多實際生產環境中才能遇到的難題。
開發語言和框架技術那些都不應該是困住自己腳步的難點,不懂就去學,只要你相信自己學的做的寫的是市場需要的,是能創造價值的,那就去學。每種語言有每種語言的優劣,有各自使用場景,不必爭論哪種更優秀的問題。沒有人能一通百懂,都是在實際工作中逐漸進步。所以我心態很平和地去接每一個需求,學習每一門新技術,很平和去跟產品溝通,實在不行也不吵鬧,看看能不能討論出一套最有處理解決方案。業務代碼也就那麼一回事,再複雜的也是花時間去看和問別人來實現。
我已經連續加了三個多月的班,996工作制,有時候週日也得過來,遇到自己狀態實在不好就調休一下,能早下班就準時下班,做不完的需求就坦白跟產品解釋,爲自己每天爭取預留一些自己的時間,學習技術,寫寫博客,看看自己喜歡的小視頻。
別說我沒有責任心,我上個月做到重感冒還連續加班,公司有免費藥櫃子我去那裏免費拿藥吃了一星期不見好,由於咳嗽嚴重,造成了支氣管炎和輕微肺部感染。在連續兩天咳嗽吐血後(第一天以爲是濃痰塊帶鼻腔髒東西,第二天黑色塊狀物更多我用手一碾開,發現是血塊,手指都被染紅了,黑紅黑紅的,那天剛好遇上管理員嚴抓遲到,我諮詢護士朋友遲到了十五分鐘,管理員罰扣了十塊錢遲到,真是委屈),下午趕緊去醫院掛了呼吸科號又掛內科號,拍肺片拿藥。期間有個新版本活動上線我還一直緊盯着線上,與其他同事交流溝通,排查問題。經過這段時間自我調理,已經痊癒。
其中一家之前面試通過了的小廠的HR跟我聊得來,一直叫我過去他們那邊做(筆試一輪,面試三輪),保證準時上下班,而且福利待遇給到跟這邊一樣,只是包不了吃。我思考良久,還是拒絕,不是多大牌,一方面覺得這樣不太好,我是懶得挪窩邊的人,更懶得跳槽,另一方面也是出於穩定因素考慮,小廠子不說不好,但是不穩定性太多了。
對於應屆的同學,如果能選擇還是選擇大廠吧,福利制度完善,工作環境舒適,有人帶領着學習東西,雖然996加班會是累點,但是你想想每個月的團建聚餐,包吃兩餐(午晚)福利,年終國內外旅遊,平日裏的社團活動,工作的時候就認真,玩的時候就瘋玩,做什麼都要做到最好。在這種氛圍下,還是更有利於自己成長。再苦再累,也自己調整心態,工作就是這樣,付出多少回報多少。
那些喊着狼性文化的創業小公司,學着大公司的996制度,可是自身卻很多基本福利待遇都沒法給員工保障,他們考慮的可能只是工具人的使用,實在不行就換一批實習生,而沒有大公司那樣把你當下一批領導者的培養。反正我現在是後悔自己當初剛畢業的選擇的,浪費了很多時間。

好了先寫到這裏啦,今後會慢慢跟大家分享更多,鞠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