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百度,攘外必先安内

百度曾经独霸的中国搜索市场最近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李开复通过“四处摆放搜索框”的策略对中国谷歌搜索展开了一轮市场营销攻势,产品开发上则有一 款“说得过去”的Linux桌面搜索出炉,中文搜索质量也出现了“肉眼可以识别”的提升。与此同时,百度的日文搜索发布了三个月,并没有出现“技术创新引 发人气爆棚”的现象。这些新变化似乎传递给给百度公司一个信息:在攻打“东洋市场”之前,百度需要稳固自己的“根据地”。

  在中国谷歌方面,抛开容易引发口舌之争的份额数据不谈。李开复很自信地表示,谷歌已经是天下最好的中文搜索。是不是“第一”还有待观察,不过, 从笔者上百次的搜索测试来看,在少数关键词方面,百度已经落在了谷歌的身后。说谷歌全面超过百度为时过早,但是我们可以研判:今天的中国谷歌已经“不输 给”百度了。

  笔者在之前的评论中指出,搜索引擎的性能如果难分伯仲,搜索之争将变成品牌之争。而在品牌实力方面,被种种质疑包围的百度似乎无法和被传奇“Google光环”笼罩的中国谷歌相抗衡。

  或许是基于这种搜索性能的提升,李开复开始了一轮市场营销的“夏季攻势”,通过和各种大大小小的网站合作(从第一门户新浪到迅雷、网通等网 站),“饥渴”的中国谷歌喊出的只有两个字:“流量!流量!流量!”在拿下新浪和腾讯(属后台外包)两大门户之后,目前有传言说谷歌正准备把搜索框摆到中 华网和TOM在线的网页上去。

  这些门户究竟能给谷歌带来多少流量暂且不论,中国谷歌一系列掷地有声的合作的确吸引了媒体和搜索用户的眼球。如果他们能够被吸引到谷歌网站一次,如果他们刚好发现谷歌的搜索结果“不次于”百度,这正是李开复梦寐以求的结果所在。

  在产品方面,在四个新产品被指模仿和抄袭之后,中国谷歌的工程师终于研发出了第一款“说得过去”的产品,而且还是面向全球市场,即支持Linux操作系统的桌面搜索工具。这个工具在Google广受尊敬的开源群体中所引发的快乐和骚动可想而知。

  在中国谷歌的夏季攻势之中,百度似乎处于守势。百度日文搜索出炉已经三月有余。我们没有也暂且不考虑日本用户对于百度日文搜索的一五一十的评 测。搜索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如果日文搜索的确呈现了雅虎日本和Google日本所没有的特色创新功能,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百度日文搜索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 户所接受。但是根据Alexa的曲线来看,百度日文的曲线缓慢向下。我们推断,百度日文并没有带来诸如苹果iPhone、Google地球那样令日本人眼 前一亮甚至纷至沓来的创新,其发展的道路将充满艰难险阻。

  搜索和其他互联网服务和产品不同,产品要素所占的比重太大。就好像中国谷歌一样,唯有结果相关性的提升,才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的根本。百度首 席财务官王湛生表示,将在日本市场投入资金进行推广。不过,如果日文搜索不能有“明显”超出雅虎和Google的亮点,这种市场推广的有效性仍将需要打上 一个问号。

  百度在中文搜索及相关产品上步入了一个中场休息期。但在“收入开源”方面,带上“纳斯达克高增长高帽”的百度仍在通过各种方式对旗下产品进行营 收化。笔者注意到,在网民“自娱自乐、自问自答”的WEB2.0产品百度知道中,百度开始在页顶部放置形如搜索竞价的文本广告。WEB2.0产品并无需百 度太多投入,百度已经在知道页面的右侧放置了关键词广告,新的营收化举动似乎有点资源开发过度了。

  在目前的第二代搜索引擎方面,百度的先发优势正在缓慢消失。包括中国谷歌、百度、中国雅虎、甚至搜狗在内的搜索引擎的结果质量,在盲测当中并看不到“肉眼明显看出”的区分,即很难说某一个网站的搜索结果总是比另外一个网站更加称心如意。

  美国的雅虎和Google在英文搜索上已经进入上述这种“肉眼难分、品牌角力”的格局中,Google依靠品牌的魅力仍在不断蚕食雅虎、微软、Ask等对手的份额。当然,微软搜索的溃败则和品牌无关,是技术上彻彻底底干干净净的技不如人使然。

  今天的百度是不是患上了张朝阳所称的“纳斯达克综合症”呢?产品的营收化和眼球资源开发考虑得过多,产品的真正创新和完善则没有太大的动作。百度的步伐有点急促和凌乱,不再像过去那样闲庭信步。

  难道是百度的中文搜索过于完美了吗?显然不是。别的不用说,请先看看多少的结果链接是打不开的死链、看看多少网页结果的时间信息是和文章不符的、还有多少网页的实际内容和索引内容是截然不同的。

  综上所述,“炎炎烈日下”的中文搜索市场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在中国谷歌和百度两个巨头的较量中,谷歌已经慢慢赶了上来,与此同时,百度的注意力似乎分散在了风险极大的日本市场,以及继续的广开财路上。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百度可别赔了日本丢了中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