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原理

  
操作系統原理
 
我們每天都同操作系統打交道,瞭解一些操作系統原理上的知識是絕對有必要的,它可以讓你瞭解操作系統內部是怎麼工作的,爲什麼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爲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思路。
    本文完全是爲普通電腦用戶寫的,省略了所有難以理解的算法、原理,沒有太多細節上的東西,只是針對普通電腦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問題給出了實現思想。寫這些東西只是我的一相情願,就怕我還是寫得深了些,初學者讀不懂。如果這10K文字能讓你對操作系統有更深的瞭解,那也就不枉了這幾個汗流浹背的夏日午後了。

Q:什麼是中斷?
A:中斷嘛,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吧。
   比如蓮蓮和唐唐在下象棋,眼看蓮蓮就快招架不住了,正當此緊要關頭,唐
唐的女友來了,非要唐唐陪她上街買衣服不可(唐唐暈倒:-) ),於是唐唐
不得不同蓮蓮商量,先把棋盤封了,待買完衣服後繼續戰鬥。掌燈時分,唐
唐帶着滿臉疲憊回到了棋盤前,結果蓮蓮不費吹灰只力便反敗爲勝。
這就是整個中斷過程。我們來看看中斷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1)中斷請求:唐唐的女友要他逛街
  2)中斷響應:唐唐準備放下棋局陪女友逛街
  3)現場保護:先把棋盤封了
  4)中斷處理:唐唐陪女友逛街買衣服
  5)恢復現場:把棋盤解封
  6)中斷返回:繼續戰鬥
  在計算機中,中斷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它用於協調系統對各種外部事件的響
應和處理,並且是實現多任務的必要條件。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中斷機制,
就沒有計算機。噢,對了,如果唐唐把棋移到密室中下,不讓他的女友打擾,
這就叫“中斷屏蔽”。

Q:RING3RING0是什麼意思?
A:這得從CPU指令系統(用於控制CPU完成各種功能的命令)的特權級別說起。
在CPU的所有指令中,有一些指令是非常危險的,如果錯用,將導致整個系統
崩潰。比如:清內存、設置時鐘等。如果所有的程序都能使用這些指令,那
麼你的系統一天死機n回就不足爲奇了。所以,CPU將指令分爲特權指令和非
特權指令,對於那些危險的指令,只允許操作系統及其相關模塊使用,普通
的應用程序只能使用那些不會造成災難的指令。形象地說,特權指令就是那
些兒童不宜的東東,而非特權指令則是老少皆宜。
   Intel的CPU將特權級別分爲4個級別:RING0,RING1,RING2,RING3。Windows只
使用其中的兩個級別RING0和RING3,RING0只給操作系統用,RING3誰都能用。
如果普通應用程序企圖執行RING0指令,則Windows會顯示“非法指令”錯誤信
息。儘管有CPU的特權級別作保護,遺憾的是WINDOW98本身漏洞很多,使用
Windows 98的系統一天死機n回也是正常的。

Q:爲什麼要有操作系統?
A:哈哈,難道你還沒感受到操作系統的魅力嗎?因爲有了象Windows這樣優秀的
操作系統,我們的機器才一天到晚地出問題——這個那個的問題,我們才需
要一天到晚地重裝Windows,這樣才使我們牢牢地記住了象微軟這樣的公司的
名字,和象比爾蓋茨這樣優秀的程序員兼老闆的名字……

   好了,說正經的,儘管Windows不穩定,但絕對不能否認它是當今最優秀的操
作系統之一。操作系統在計算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爲所有的應用程序提供
一個運行環境,並將應用程序同具體硬件隔離。比如在機器中換一塊聲卡,只
需要重新安裝一下聲卡驅動程序就完事了,但如果沒有操作系統,你就必須
爲這塊新的聲卡重新購買所有的應用程序,以便這些應用程序能夠認識這塊聲
卡並能夠使用它。
   操作系統就象計算機的大管家,管理着計算機的各種資源,比如內存、磁盤、
CPU等。應用程序想使用這些資源,都必須經過操作系統同意(資源申請),
並且由操作系統統一安排使用時間(資源分配),應用程序用完後必須將資源
還給操作系統(資源回收),以便其他應用程序使用。就這樣,計算機系統在
操作系統的管理下以最可能高的效率有條不紊地工作着。

Q:什麼叫進程?進程同程序有什麼區別?
A:進程是程序在計算機上的一次執行活動。當你運行一個程序,你就啓動了一個
進程。顯然,程序是死的(靜態的),進程是活的(動態的)。
進程可以分爲系統進程和用戶進程。凡是用於完成操作系統的各種功能的進程
就是系統進程,它們就是處於運行狀態下的操作系統本身;用戶進程就不必我
多講了吧,所有由你啓動的進程都是用戶進程。
進程是操作系統進行資源分配的單位。在Windows
下,進程又被細化爲線程,也就是一個進程下有多個能獨立運行的
更小的單位。

Q:什麼是多任務?
A:在同一個時間裏,同一個計算機系統中如果允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進程處於運
行狀態,這便是多任務。現代的操作系統幾乎都是多任務操作系統,能夠同時
管理多個進程的運行。多任務帶來的好處是明顯的,比如你可以邊聽mp3邊上網,
與此同時甚至可以將下載的文檔打印出來,而這些任務之間絲毫不會相互干擾。

Q:什麼是併發?什麼是並行
A: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這對計算機也一樣,原則上一個CPU只能分配給一個
進程,以便運行這個進程。我們通常使用的計算機中只有一個CPU,也就是說
只有一顆心,要讓它一心多用,同時運行多個進程,就必須使用併發技術。
實現併發技術相當複雜,最容易理解的是“時間片輪轉進程調度算法”,它
的思想簡單介紹如下:
   在操作系統的管理下,所有正在運行的進程輪流使用CPU,每個進程允許佔用
CPU的時間非常短(比如10毫秒),這樣用戶根本感覺不出來CPU是在輪流爲
多個進程服務,就好象所有的進程都在不間斷地運行一樣。但實際上在任何
一個時間內有且僅有一個進程佔有CPU。如果一臺計算機有多個CPU,情況就不同
了,如果進程數小於CPU數,則不同的進程可以分配給不同的CPU來運行,這樣,
多個進程就是真正同時運行的,這便是並行。但如果進程數大於CPU數,則仍然需
要使用併發技術。在Windows中,進行CPU分配是以線程爲單位的,一個進程可能
由多個線程組成,這時情況更加複雜,但簡單地說,有如下關係:
總線程數 <= CPU數量:並行運行
總線程數 > CPU數量:併發運行
   並行運行的效率顯然高於併發運行,所以在多CPU的計算機中,多任務的效率
比較高。但是,如果在多CPU計算機中只運行一個進程(線程),就不能發揮多
CPU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Windows 9x並不支持多CPU系統,如果在多CPU系統  
上安裝Windows 9x,有再多的CPU也是白搭。

Q:什麼叫可搶佔式多任務
A:進程是有優先級的。如果即將被運行的進程的優先級比正在運行的進程的優先
級高,則系統可以強行剝奪正在運行的進程的CPU,讓優先級高的進程先運行。
可見,人類社會的特權思想在計算機世界中表現得多麼淋漓盡致。:-)
實際的操作系統一般將時間片思想同可強佔思想結合起來進行CPU分配。
可搶佔式多任務的好處是很多的,比如當一個進程發生意外無法運行時,如果
不能強行剝奪其CPU佔有權,則整個系統都得癱瘓,由於早期的Windows 3.1不
是可搶佔式多任務系統,所以Windows 3.1非常不可靠。

Q:多個進程在併發/並行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衝突嗎?
A:如果沒有任何保護機制,肯定是會的。這種衝突一般發生在對資源的爭奪上。
顯然,如果一條馬路窄到只能通過一輛馬車,則當有兩輛馬車想同時通過時,
某個馬車伕就必須發揚風格,先讓一讓,否則結果肯定是人仰馬翻。
操作系統細心地管理着這一切,以避免進程間的衝突,程序員們也常常需要
細心地按照某種既定規則編寫程序,以便操作系統管理。
更具體的方法、原理已經遠遠超過了初學者能接受的水平,我還是把它略去
吧。

Q:什麼是虛擬存儲器?
A:虛擬存儲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存儲管理技術,它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巨大的硬盤
空間來彌補不足的實際內存空間。在虛擬內存管理下,應用程序可以使用的
存儲空間遠遠大於實際的內存大小。我們將一臺計算機實際安裝的內存稱爲
物理存儲器,將通過虛擬存儲技術得到的比實際內存空間大得多的存儲空間
成爲虛擬存儲器。虛擬存儲技術的實現也是非常複雜,如果細講的話肯定又
是吃力不討好,這裏只提一提最簡單的思想。內存單元在計算機中是有編號
的,叫內存地址。如果你的計算機中有1M物理內存(天哪,286的說?呵呵,
舉例子方便嘛),則物理內存的地址範圍爲0到1048575(1024 x 1024 - 1)。
如果想訪問地址爲1048576的單元,顯然是不可以的,因爲最大隻到1048575了
。但是,如果這時我將物理內存中所有的東西先保存到硬盤上,然後通過某種
方法將1048576映射到地址爲0的物理存儲單元上,我不就又得到另外整整一個
M的存儲空間了嗎,當程序要訪問地址爲0的單元時,我把原先存儲在硬盤上的
內容調回物理內存中就可以了。這個想法夠巧妙吧,它就是虛擬存儲技術的核
心思想。於是我就可以得到n個1M空間了。真正的虛擬存儲管理比上面我所提的
還要複雜、巧妙得多,它能夠實現讓不同的進程在不同的地址空間上運行(即
讓每個進程認爲自己佔有所有的存儲空間,可以任意使用,不必在乎系統中的
其他進程是如何使用存儲空間的。這猶如讓不同的進程運行在不同的計算機上)
,並且要考慮最優的內存使用效率。

Q:如果一個進程訪問了不屬於自己地址空間內的存儲單元,會發生什麼情況?
A:在Windows下你肯定會看到一個“該程序執行了非法操作,即將被關閉……”
之類的對話框。看到這樣的對話框常令我們無比沮喪,但這是操作系統必須
做的事,我們稱它爲“存儲保護”。存儲保護的目的是保護系統進程不被用
戶進程破壞,不允許進程讀寫不屬於自己的區域。道理是很簡單的:考試的
時候,你只被允許在自己的試卷上面作答,如果你想看別人的試卷,甚至想
改別人試卷上的內容,你就“執行了非法操作”,肯定是要被監考“關閉”
的(前提是監考人員工作正常,否則就亂了套了,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注意:在Windows中引起系統關閉一個進程的原因很多,除了非法讀寫其他
進程存儲區(地址越界)外,還有如執行了只有操作系統才能執行的ring0
指令、程序中出現除數爲0的情況等等。

Q:什麼是硬盤分區?
A:最早的時候,操作系統無法管理較大的硬盤空間,所以將一個大的硬盤空間
分爲多個較小的區域以便於管理。另外,有時需要在系統中安裝多個操作系
統,也需要將硬盤分爲不同的區域,讓不同的操作系統分別管理,互不干擾。
現在已經沒有因爲操作系統無法管理大硬盤而需要對硬盤進行分區的可能性
了,但我們仍然對硬盤進行分區,除了安裝多個操作系統外,主要的還是爲
了對各種文件進行管理比較方便。
操作系統爲不同的硬盤分區賦予不同的盤符,這樣就在邏輯上把一個大硬盤
分割成了多個小硬盤。

Q:什麼是硬盤分區的主引導記錄?
A:主引導記錄是每個硬盤分區的命根子,上面記錄着一個分區所佔用的硬盤空
間的位置等重要信息。如果一個分區的主引導記錄被破壞,這個分區就算玩
完了。

Q:什麼是活動分區?
A:活動分區是在系統加電後具有自舉(引導系統)能力的分區,在活動分區上
的主引導記錄中有一段主引導程序,每當系統啓動後,這段程序被調入內存
運行,以引導(啓動)保存在硬盤上的操作系統。不同的操作系統引導的方
法是不同的,所以這段主引導程序隨着系統上安裝的操作系統的不同而不同。

Q:Windows是怎樣儲存磁盤文件的?
A:首先,Windows以“簇”爲單位使用硬盤上的空間。根據硬盤空間的大小,一
個簇的大小是不一樣的。一般說,簇越小,硬盤空間的利用率越大,簇越大,
存儲速度越快。每個文件必須被分成以簇的大小爲單位的多個塊,然後儲存在
硬盤上。爲此,需要一個表格來記錄一個文件被分成的塊都儲存在硬盤的哪些簇
上,這個表格在Win9x中就是FAT表。FAT表也儲存在硬盤上。所以,FAT表是文件
系統的命根子,破壞了它,一個磁盤所有的文件就玩完了。於是,Windows除了使
用一個FAT表外,還會備份一個。

Q:什麼是文件目錄表?
A:文件目錄表同FAT表一樣是非常重要的,它記錄着所有文件的文件名、屬性和在
FAT表中的起始位置。當你需要讀寫一個文件時,Windows就從文件目錄表中找
這個文件,如果找到,按照文件目錄表中所指示的該文件在FAT表中的起始位置
讀出FAT表中與這個文件有關的存儲信息,就可以讀寫這個文件了。

Q:什麼叫虛擬設備?
A:不同的I/O設備速度有快有慢。在操作系統中,爲了有效地利用各種設備,可以
使用高速設備來模擬低速設備,從而得到的就是虛擬設備。
在Windows中典型的例子就是打印機。我們不難發現在啓動打印時打印機並沒有
工作,而是硬盤在響,然後所有的打印文檔都進入打印隊列,排隊打印。在前
一個文檔還在打印機上打印的時候,下一個文檔已經進入打印隊列,提交這個
文檔的進程無須等待打印機將這個文檔打印完畢,就可以繼續處理別的事情了。
這是由於Windows使用硬盤模擬打印機。所有的打印工作實際上都“打印”到了
硬盤上。硬盤速度比打印機快得多,所以一下子就完成了。此時有另一個進程
負責從硬盤上讀出打印數據,打印到實際的打印機上,這個進程在後臺工作,
不影響前臺的其他進程。

Q:什麼是與設備無關性(設備獨立性)?
A:計算機的外部設備很多,同種類型的設備又有不同廠家、不同型號的產品。這
些產品總會有些細微的差別。這就給應用程序的編寫帶來很大的困難,因爲一
個應用程序不可能顧及到所有硬件的兼容性。爲此,操作系統將具體的硬件設
備同整個系統隔離開來,對硬件的具體操作、與硬件有關的兼容性問題等統統
由設備驅動程序來解決,同時操作系統嚮應用程序提供統一的操縱設備的方法,
應用程序只需要按套路調用操作系統提供的功能即可,無須關心實際的設備是
什麼,這就是與設備無關性。
  這樣,每增添或改動一個系統上的硬件,只需要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序即可。

Q:什麼是緩衝(buffering)技術?
A:在數據到達與離去速度不匹配的地方,就應該使用緩衝技術。緩衝技術好比是
一個水庫,如果上游來的水太多,下游來不及排走,水庫就起到“緩衝”作用,
先讓水在水庫中停一些時候,等下游能繼續排水,再把水送往下游。
  通常CPU的速度要比I/O設備的速度快得多得多,所以可以設置緩衝區,對於從
CPU來的數據,先放在緩衝區中,然後設備可以慢慢地從緩衝區中讀出數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