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源碼編譯

一.PC工作環境準備 
    1.從Ubuntu官方主頁www.ubuntn.com.cn 下載Ubuntu8.04桌面版,然後完全安裝。
    2.打開ubuntu終端,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命令來通過ubuntu服務器在線安裝需要使用的軟件,這裏不需要選     擇軟件版本,ubuntu服務器會做自動的版本匹配。待安裝的軟件有flex,bison,gperf,libsdl- dev,libesd0-       dev,libwxgtk2.6-dev,build-essential,python,valgrind,curl,git。執行命令後使用 which命令驗證是否      安裝成功,注意,如果缺少部分軟件,或者安裝沒有成功,編譯通常都會遇到問題,無法完成。
    3.從www.java.sun.com 下 載JDK_1.5.0_18.bin,在ubuntu終端中直接執行該程序,默認會被安裝                     到/usr/JDK_1.5.0_18路徑下。在終端中輸入#java–version,如果顯示出java版本信息,說明java安裝成功。
    這裏沒有選擇ubuntu的自動安裝,原因主要是有時候下載速度很慢,而且安裝過程有時候會出現問題,反正這樣從     SUN的官網下載安裝也很簡單,呵呵。   
    4.使用export來設置環境變量:
    #export JAVA_HOME=/usr/jdk1.5.0_18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由於因爲其它工作需要的原因,這裏我還安裝了1.6的JDK,所以使用export的方式來動態改變環境變量,而沒有直     接寫到/etc/bash.bashrc中,這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
    #export PATH=/usr/local/git/bin:/usr/local/git/libexec/git-core:$PATH(對git工具進行設置,否則無法正      常使用)
    二.代碼下載
    這裏的所有代碼指定爲Android的cupcake版本,更新日期爲2009年4月8日,這個版本是Android一個相對比較新的      版本。
    1.創建工作目錄:
    #mkdir /home/android
    #cd /home/android
    #mkdir bin
    2.下載安裝repo版本管理工具:
    #curl http://android.git.kernel.org/repo > /home/android /bin/repo
    #cd bin
    #chmod a+x repo
    由於Android項目官方採用repo來做同步管理,所以這裏只有使用repo纔可以做代碼同步。
    3.準備下載Android:
    #cd /home/android
    #./bin/repo init -u git://android.git.kernel.org/platform/manifest.git –cupcake
    通常情況下會出現error提示(如果是以前沒有創建過repo賬戶的話),這個錯誤可以忽略。最後的-cupcake就是      爲了下載cupcake版本,如果不加的話,下載的是master版本,master版本屬於開發測試版本,很多功能還不穩定
    4.配置repo帳戶: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xxxxx@xxxxxxx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xxxxxx"
    郵箱地址填有效郵箱即可,我試過,其實這步跳過也沒有問題。
    5.下載源碼:
    #repo sync
    這個操作就是下載整個Android的源碼到本地,具體花費時間和網速有關,cupcake版本源碼大概1.3G左右。進         入/home/android/可以看到Android的源碼目錄如下:
    --repo  --主要是同步管理所用到的一系列文件
    --bionic  --Android編譯過程所需要的一些庫
    --bootable  --負責啓動和備份的一些文件
    --build  --最主要的一些makefile和編譯配置文件
    --dalvik  --經過Google優化了的java虛擬機
    --development  --開發用的一些文件夾,包括模擬器和工具等
    --external  --Android工程中引入的外部功能庫
    --frameworks  --中間件部分
    --hardware  --和硬件有關的一些支持文件,包括wifi,電信模塊等
    --kernel  --經過了優化和修改的linux內核
    --packages  --所有的上層應用包
    --prebuild  --Android編譯工具所在目錄
    --system  --一些系統級文件
    三.系統和開發工具編譯
    1.系統編譯
    Android文件系統由於已經自帶了經過優化的交叉編譯工具,並且爲所有的源碼都提供了經過驗證的makefile,所      以系統的整體編譯相對簡單,官方發佈的版本中基本功能都已經包含進了makefile中,但是我下載的版本的中文       的輸入法沒有被引入,這裏做適當修改:
    #cd /home/android/build/target/product/
    #gedit generic.mk
    打開這個文件後,在PRODUCT_PACKAGES中,加入PinyinIME,然後保存退出。這樣在整體編譯的時候就會把中文輸入     法也編譯進system中了。
    修改完成後:
    #cd /home/android/
    #make
    第一次進行整體編譯,這個過程大概持續2到3小時,默認情況下,會在/home/android/目錄下生成一個out文件夾      ,所有的編譯生成物都在這一目錄下。如果想更改生成文件的目錄,請參考/build/buildspec.mk.default文件中      的說明和選項,很簡單,相信大家都能看懂。如果編譯過程中出現問題,請自行檢查上面PC工作環境準備部分中是     否哪裏 出了問題,就不要在論壇裏反覆問了,因爲這樣的問題應該是自己參考這個帖子後可以完全自己解決的。
   
    2.開發工具的編譯
    Android提供了完整的開發工具和交叉編譯工具,這些都包含在了源碼內,所以只要對源碼正確編譯,就可以獲得      豐富的開發工具,並且Android的移植工作也需要這些工具的支持。
    編譯Android開發工具的步奏如下:
    #cd /home/android/
    #make sdk
    如果出現無法正常編譯的情況,請檢查JDK1.5.0_18的環境變量配置是否成功。正常情況下最後在/home/android/      目錄下會生長一個out文件夾。
    #cd /out/host/linux-x86/sdk/
    可以看到這裏有了一個名叫android-sdk_eng.root_linux-x86的文件夾,這個文件夾基本包含了Android的模擬器      和所有的開發調試工具。打開這個文件夾,可以看到這裏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add-ones  --需要增加的新工具路徑
    --docs  --關於模擬器和各種開發工具的說明等
    --platform  --模擬器和開發工具需要的文件
    --tools  --模擬器和開發工具的應用程序
    四.模擬器使用和文件系統提取
    1.模擬器使用
    進入~/android-sdk_eng.root_linux-x86/tools目錄下,這裏有很多Android的工具,其中模擬器對應的應用程        序是emulator。下面是正確使用模擬器的步奏:
    #./android create avd –n NO1 –t 1
    這個命令會進入創建avd的過程,按自己的需要做出一些選擇後,名稱爲NO1的avd就創建成功了,以後可以通過這      個創建的avd來使用模擬器。1.4之前的版本不需要這樣創建,1.5版本後不正確創建是無法使用的。
    #./android list avd
    輸入命令來檢查創建是否成功,如果成功會列出來。
    #./emulator –avd NO1
    啓動剛纔創建的名爲NO1的模擬器,使用的內核,文件系統等均使用默認的,即~/android-sdk_eng.root_linux-       x86/platform/路徑下的內核和文件系統。沒什麼問題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Android操作系統的虛擬界面了。
    2.使用自己編譯的系統
    Android可以運行在開發板上的文件系統的提取需要依靠模擬器,具體的操作步奏如下:
    #cd /home/android/out/ android-sdk_eng.root_linux-x86/tools/
    #./mksdcard –l 200M /home/sdcard.img
    這裏使用mksdcard開放工具在/home目錄下建立一個200M的sdcard.img,用於模擬器中數據和外部數據的交互,虛      擬SD卡的大小不應該小於100M,否則在後期的文件系統打包過程中,有可能會有SD卡存儲空間不夠的問題。
    #./android create avd –n cupcake –t –c /home/sdcard.img 1
    創建一個名爲cupcake的,附帶有sdcard的虛擬設備。
    #./emulator –avd cupcake –sysdir /home/android/out/target/product/generic –data                     /home/android/out/target/product/generic/userdata.img  -ramdisk                     /home/android/out/target/product/generic/ramdisk.img –kernel /home/android/prebuild/android-            arm/kernel/kernel-qemu
    使用名爲cupcake的虛擬設備啓動模擬器,並規定系統,數據等的映象文件路徑,模擬器內核採用                    prebuild/android-arm/kernel/kernel-qemu。當然也可以使用自己編譯的內核鏡像,關於如果編譯內核的問題 會      在以後陸續發貼說明。
    打開一個新的終端進行操作:
    #cd /home/android/out/ android-sdk_eng.root_linux-x86/tools/
    #./adb remount
    這裏使用adb工具的remount選項來使模擬器中的system目錄權限改爲可讀寫。
    #./adb push tar /system/bin
    這裏使用adb工具的push指令將提前使用busybox做好的tar應用程序加入到模擬器的/system/bin目錄下。關於         busybox的使用這裏不作介紹,網上太多了,呵呵
    #./adb shell
    這裏使用adb工具進入到模擬器的shell中。
    進入到Android模擬器的shell中操作如下:
    #tar xvf /sdcard/system.tar /system
    #tar xvf /sdcard/userdata.tar /data
    這裏使用前面加入到模擬器中的tar應用程序來對system和data目錄下所有內容進行打包,並存儲到sdcard裏。操      作結束後,進入sdcard目錄下查看是否有了system.tar和userdata.tar文件,如果有,則證明打包成功。          
    #exit
    退出shell,並關閉模擬器。
    #mount –o loop sdcard.img /mnt
    #cd /mnt
    這裏將虛擬SD卡掛載在/mnt目錄下,進入/mnt目錄後,就可以將system.tar和userdata.tar拷貝出來,文件系統的     提取完成。
   
    經過測試,發現其實使用android提供的mkyaffsimage直接對/out/target/product/generic/system目錄 進行打包      ,製作出system.img也完全可以使用,不過不知道userdata.img如何製作,希望有人可能指點。使用        mkyaffs2image製作文件系統映像時要注意的是一些配置文件的權限問題,比如/system/usr/keylayout下的文件       權限就有問題,需要修改,否則生成的映像在模擬器中加載後,鍵盤等無法正常使用。
    最後,要說的是,新加入android的朋友們遇到問題我個人建議最好不要立刻就問,畢竟是個80%以上都開源的系      統,不妨自己嘗試解決問題,到論壇逛逛,在網上搜索下,或者自己讀下源碼,都是一種提高。拿到的資源其實都     是一樣的,學到的東西,得到的鍛鍊卻是不同的。

昏天暗地的花了兩天時間, 終於在Fedora 8 上成功編譯了android 1.5, 和大家分享一下編譯的經驗:)

一 準備編譯環境

Fedora 8 已經包含了編譯android 時所需的大部分開發包, 我們還需要安裝gitgperf.

開始終端, 敲入下面的命令:

$ yum install git-core

$ yum install gperf

Fedora 8 自帶的java 開發包是JDK6, 而編譯nadroid 時需要JDK5, 否則在make sdk 時會出現錯誤.

可以從sun 網站下載jdk-1_5_0_18-linux-i586-rpm.bin , 我下載到了opt 目錄下.

在終端上敲入如下命令:

$ cd /opt

$ chmod a+x jdk-1_5_0_18-linux-i586-rpm.bin

$ ./jdk-1_5_0_18-linux-i586-rpm.bin

文件會在/opt 下自動生成jdk1.5.0_18 子目錄, 並解壓.

然後需要設置JAVA 主目錄, 編輯/etc/bashrc 文件:

$ vi /etc/bashrc

點擊inserti, 進入insert 模式, 在文件末尾添加

export JAVA_HOME=/opt/jdk.1.5.0_18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tools.jar:$JAVA_HOME/lib/dt.jar:$CLASSPATH

點擊esc, 進入命令模式, 輸入":wq", 然後敲入reboot 重新啓動.

啓動後, 開啓終端, 輸入"java -version", 如果提示當前版本爲1.5.0_18, 則安裝成功.

二 下載源代碼

先要下載repo, 如果以root 用戶登陸, 則可以將repo 下載/root/bin 目錄下( 也可以下載/home/bin 目錄下, 但要將目

錄加入到PATH):

$ curl http://android.git.kernel.org/repo > /root/bin/repo

$ chmod a+x /root/bin/repo

然後在home 下建立mydroid 文件夾, 當然可以在其他你喜歡的目錄下建立:

$ cd /home

$ mkdir mydroid

$ cd mydroid

輸入以下命令:

$ repo init -u git://android.git.kernel.org/platform/manifest.git

不出意外的話, 完成後應該顯示"repo initialized in /mydroid".

最後輸入"repo sync" 開始下載源代碼.

工程很大, 只是下載代碼的話需要留出2G 以上的空間, 如果還要編譯那就需要留出6G 以上的空間.

三 編譯

下載完成後進入源代碼目錄, 開始編譯, 如下:

$ cd /home/mydroid

$ make

完成後會生成system.img 等文件.

由於android1.5 版本SDK 的目錄結構有所變化, 所以ADT0.8.0 不能再使用了, 我們需要自己編譯ADT:

$ ./development/tools/eclipse/scripts/build_server.sh /home

"/home" 是編譯好 ADT 後的輸出目錄 , 可以指定其他你喜歡的目錄,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自動下載

eclipse, 貌似是由於沒有設定 ECLIPSE_HOME 環境變量的原因 , 不過沒有細究 :). 最後需要生成linux

下的SDK, 如下:

$ make sdk

成功後, 會在./out/host/linux-x86 下生成sdk 文件夾, 其中包含了我們需要的SDK.

注意將SDK 目錄加入到PATH, 修改/etc/bashrc, 加入

export PATH=/home/mydroid/out/host/linux-x86sdk/android-sdk_eng.root_linux-x86/tools:$PATH

linux 上運行

需要卸載eclipse 上原來的ADT0.8.0( 如何卸載就不說了, 不過要注意卸載乾淨,ADT Editor 也一併卸載).

啓動android1.5emulator 時需要avd 文件, 先輸入"android list targets" 取得target ID, 例如爲1, 然後,

$ android create avd -n my_avd -t 1

創建avd 文件後, 即可啓動emulator,

$ emulator -avd my_avd

啓動很慢, 要耐心等待.

五 生成window SDK

需要將mydroid 目錄和編譯的ADT, 複製到windows, 我是在window xp 下使用explore2fs 讀取linux 分區進行的

複製.然後安裝cygwin, 注意默認的文本類型要設置爲DOS/text, 這些開發包autoconf, bison, curl, flex, gcc,

g++,git,gnupg, make, mingw-zlib, python, zip, unzip 都要選上, 不要選擇readline.

打開development/build/tools/make_windows_sdk.sh 文件,

找到"SDK_NUMBER=`echo $filename | sed -n 's/^.*_/([^_./]/+/)_[^_.]*/..*$//1/p'`", 修改爲

#SDK_NUMBER=`echo $filename | sed -n 's/^.*_/([^_./]/+/)_[^_.]*/..*$//1/p'`

 SDK_NUMBER=1.5

 然後在cygwin 中輸入以下命令:

 $ cd mydroid
 $ mkdir -p out/host/windows-x86/sdk
 $ development/ build / tools / make_windows_sdk.sh  out / host / linux - x86 / sdk / android-sdk_eng.root_linux-x86.zip  out / host / windows - x86 / sdk

同樣在eclipse 中安裝我們編譯的ADT, 指定sdk 目錄. 啓動emulator 之前還要生成avd 文件.

六 我上傳了,可以下載

我將我編譯的版本android1.5 壓縮後上傳到了rayfile, 大家可以下載.文件中的android-eclipse-v200904252140.zip就是編譯好的ADT.

構建Windows版的Android SDK
來源: ChinaUnix博客  日期: 2009.04.10 22:38 (共有0 條評論) 我要評論
 

下面是構建Windows版Android SDK的步驟:
1. 在Ubuntu系統裏對mydroid做如下Build
  $ cd mydroid
  $ make
  $ make sdk

2. 把Build好的mydroid目錄拷貝到Windows系統中
3. 安裝cygwin
- 下載地址:
http://www.cygwin.com/
- 設置默認的文本文件類型爲DOS/text
- 記住把下面的包都選上autoconf, gcc, g++, bison, python, zip, unzip, mingw-zlib, flex, make, vim
- 最好把emacs, wget, openssh, rsync也都選擇安裝上
- 不要安裝readline
4. 在Build腳本中指定SDK版本號
   腳本文件位置在development/build/tools/make_windows_sdk.sh
   找到'SDK_NUMBER',將其值設置爲1.5。如下所示:
    #SDK_NUMBER=`echo $filename | sed -n 's/^.*_/([^_./]/+/)_[^_.]*/..*$//1/p'`
    SDK_NUMBER=1.5

5. 啓動cygwin,執行如下步驟
  $ cd mydroid
  $ mkdir -p out/host/windows-x86/sdk
  $ development/build/tools/make_windows_sdk.sh out/host/linux-x86/sdk/android-sdk_eng.me_linux-x86.zip out/host/windows-x86/sdk
   現在到out/host/windows-x86/sdk目錄裏看一下吧,SDK的zip壓縮包文件應該在那裏了。
6. 解壓SDK的zip壓縮包
   在最新的capcake的SDK目錄是,emulator.exe的位置在tools子目錄下,幾個系統image文件在platforms/android-1.5/images子目錄裏。

注:
1. 在寫本文時,由於編譯出的emulator.exe無法執行,所以這裏使用了emulator單獨發佈的代碼包(
android-emulator-1.0_r2.tar.bz2
)。
由於該版本的代碼沒有對新SDK的目錄結構作相應更新。所以,在啓動emulator.exe程序時,需要用'-system'參數指定image文件存
放的路徑,並用'-skindir'參數指定skins目錄的路徑。當然,也可以自己在'android_main.c'中修改源代碼,以便能直接用不帶
參數的emulator來啓動模擬器。具體如下:
   添加images搜索路徑
const char *sysdir_paths[] = {
      "%s/lib/images/%s",    /* emulator in , images in /lib/images */
      "%s/%s",                /* emulator and images in the same directory */
      "%s/../%s",
      "%s/http://www.cnblogs.com/%s",          /* emulator in /host/bin, images in  */
      "%s/../platforms/android-1.5/images/%s", /* 這裏是新加的內容,新的SDK1.5中,images存放在/platforms/android-1.5/images裏 */
      0
};

   修改skins路徑
if (!opts->skindir)
        optional_file(&opts->skindir, "skindir", opts->system, "../skins");

2. 修改用戶數據的image文件存放的子目錄名
    源代碼中的值目前還是'SDK-1.0',爲了和Build出的SDK保持統一,可以修改android.h中的代碼:
#define ANDROID_SDK_VERSION "SDK-1.5"

3. 最好把cygwin安裝在C盤根目錄下(C:/),否則需要對Build腳本(make_windows_sdk.sh)作相應修改。
    筆者的cygwin安裝在D:/cygwin,所以修改後的內容如下所示:
# We currently need libz from MinGW for aapt
cp -v /cygdrive/d/cygwin/bin/mgwz.dll "$TOOL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