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的歷史談我所的發展管理

原文地址:http://www.chenhaizhou.com/html/news/2013-10-16/703.html

從三國的歷史談我所的發展管理

                                      北京市京大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陳海洲


一、京大律師事務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許許多多的律師事務所成立以後,經過漫長的時間發展,沒有起色,是律師事務所管理人員夜郎自大、不思進取?還是樂於守成、故步自封?還是缺乏開疆拓土的律師人才?請思忖——司馬徽南漳論關羽、張飛、趙雲
劉備在汝南被曹操打敗以後,前往荊州依附劉表,劉表的舅子蔡瑁一直想陷害劉備,便以糧食“近年豐熟,合聚衆官於襄陽,以示撫勸之意”讓劉表在襄陽大會衆官,以此邀請劉備,準備在宴會的過程中殺害劉備,幸虧伊籍告密,劉備便從後園門逃出,騎着自己的的盧馬“逃之夭夭”,並在生命危機之際,憑藉的盧馬騰雲駕霧般越過了“闊數丈”的檀溪而逃過了蔡瑁的追殺。不過,正因爲這次“謀殺”之難,劉備才幸運地在南漳遇到了當時的社會賢達人士司馬徽,從此,劉備在他的點撥之下,才上演了至今流傳的“三顧茅廬”的故事,自己的事業也從此有了根本性的轉機。
其一、劉備大名鼎鼎,但是“落魄不偶”,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原因在於劉備的身邊缺少輔助他成就天下大業的人才;
其二、關羽、張飛、趙雲都是天下屈指可數的英雄人物,但是沒有對他們妥善管理、妥善使用的人才;
其三、孫乾、糜竺、簡雍,只是一般能力的文化人,不屬於“經綸濟世”、超羣絕倫的人物。
其四、劉備已經具備了在社會上“逐鹿中原”的基本條件,但是,缺少的就是爲他管理、使用他的“人力資源”的人才。
事實證明,劉備缺少的就是諸葛亮這樣深謀遠慮、智慧卓絕的人物的輔助,事實也證明,劉備一自擁有了諸葛亮的輔佐,他的事業就從此“煥然一新”了。
我認爲,諸葛亮對劉備的貢獻,集中體現在他與劉備的對話“隆中對”中,在這番對話裏,諸葛亮明確向劉備提出了“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的三份天下的發展規劃、戰略目標,而且,圍繞這個戰略規劃,諸葛亮對關羽、張飛、趙雲等英雄人物,進行了“人盡其才”的妥善使用、調動,最終幫助劉備打下了一方天地。
其實,在孫權、曹操的陣營裏,與劉備擁有的人才一樣,有諸葛亮一樣的智囊人物,有關羽、張飛、趙雲一樣著名的武將,當然不乏有孫乾、糜竺、簡雍一樣具有一定能力的“革命幹部”。
每每我看到司馬徽與劉備的這段對話,我就不由得思 考,劉備已經具備了打天下的基本人力資源:文有孫乾、糜竺、簡雍;武有關羽、張飛、趙雲,但是卻一直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被曹操等人打的“一地雞毛”、落花流水,但是,一自有了諸葛亮的輔助,竟然時常打的曹操“滿地找牙”、揚眉吐氣,差別就在於劉備的人才隊伍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一、關羽、張飛、趙雲都是能征善戰、衝鋒陷進、威風凜凜的大英雄,但是,因爲劉備沒有明確的發展戰略,所以,他們只好跟着劉備“指到那裏、打到那裏”;
二、孫乾、糜竺、簡雍是忠心耿耿的“革命幹部”,但是他們如關羽、張飛、趙雲一樣,也是隨同劉備“顛沛流離”;
三、諸葛亮明確地描畫了劉備的發展規劃、戰略目標,把關羽、張飛、趙雲這些武將、把孫乾、糜竺、簡雍這些文臣的“革命幹勁”充分調動發揮了出來,所以,諸葛亮屬於與他們明顯不同的人才,諸葛亮是劉備“革命幹部”羣體中的精神靈魂、精神支柱。
我因此反思我熟悉的律師事務所的發展,以及律師事務所所需要的律師。
現實的狀況,大多數律師事務所擁有的一般有兩個類型的人員,一是關羽、張飛、趙雲類型能夠獨當一面、各具實力的律師人才,他們或者屬於“萬金油”類型的綜合性律師,接收不同類型的法律事務,“什麼菜也剜到籃裏”,或者屬於“特種用油”類型的專業化律師;二是像孫乾、糜竺、簡雍一樣對律師事務所盡職盡責的辦公室人員。然後,就是居於劉備地位的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如果,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僅具有突出的處理法律事務的能力,而且具備諸葛亮一樣對律師事務所的發展、對律師的管理,有長遠規劃、並附諸於行之有效的管理的能力,那麼,律師事務所就能健康全面的發展,但是,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往往都是由執業律師轉變而來,對具體法律事務的操作,遊刃有餘,但對管理卻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此,一些律師事務所會出現多少年沒有改觀的局面,就如同劉備之“落魄不偶”、慘淡經營,原因也是在於缺少諸葛亮這樣對律師事務所的發展具有深謀遠慮、長遠規劃、戰略目標的人才,或者是這樣素質的律師,或者是這樣專門的顧問人員、甚至營銷人才、公關人才等等。
因此,我感覺,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應該像劉備一樣,禮賢下士,渴求不同的人才,尤其是像諸葛亮一樣的人才,不要認爲自己是某個法律專業的權威律師、知名律師,就能夠管理好律師事務所,就認爲自己是諸葛亮一樣的人物。只有擁有不同的人才,並且發揮各種人才的最大作用,律師事務所才能夠發展的壯大、強勢。
二、京大律師事務所怎樣招攬人才
律師事務所依靠合夥人成立,但僅僅依靠合夥人就難以發展。因此,律師事務所必須招攬各種律師人才壯大勢力。不過,如果僅僅依靠律師事務所某個人的個人的影響,或者僅僅依靠律師事務所的品牌,吸引律師前來加盟,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不妨學習——
1、劉備的三顧茅廬;
2、孫策盛情邀請張昭、張泓與孫權設立招攬人才的賓館;
3、曹操的唯纔是舉;
《三國演義》中,許多故事描寫了當時的諸侯爲爭得天下,想方設法招攬人才爲自己所用,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劉備“三顧茅廬”聘請諸葛亮的故事,《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茅廬”說的就是這回事。因爲大家對這個故事耳熟能詳,所以,我不再引用。
任何一個律師事務所要想發展壯大,在社會的法律服務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不被淘汰出局,作爲律師事務所的管理人員就應該學習劉備、孫策或者孫權、曹操招攬人才、舉賢任能的策略,採取各種措施,包括劉備對諸葛亮、孫策對張昭、張泓的“三顧茅廬”的方法、孫權設置專門機構廣招人才的方法、曹操重用競爭對手人才的“招降納叛”的方法,等等,以此網絡各種律師人才譬如,具有會計專長的、具有房地產評估專長的、具有外交專長的、具有文學專長的、具有策劃專長的,等等,並量才使用,給予他們一定的責任範圍,給他們提供發揮實力的舞臺,這樣,各種律師人才就能“八仙過海、各盡所能”,進而把律師事務所做活、做大、做強。
因此,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閱讀《三國演義》,學習劉備、孫策或者孫權、曹操招攬人才、並舉賢任能的各種策略,一定對律師事務所的發展大有裨益。

三、京大律師事務所的人才培養
諸葛亮收服姜維,是器重姜維的才能,表面上看,一爲自己,找到了合格的“賢者”,二爲國家,自己死後,國家還有經天緯地的人才支撐,是爲國家選拔、培養“後備幹部”。不過,我分析,諸葛亮對姜維所說“欲傳授平生所學”實際是一種策略,目的是讓姜維死心塌地歸降蜀國,因此,諸葛亮想把姜維收歸蜀國,真實目的是爲蜀國選拔、培養“後備幹部”。
目前,對律師界而言,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切實應該學習諸葛亮收服姜維的出發點、目的性。
一、如果遇到具有傑出能力或者具有突出業績的律師人才,應該深懷愛才之心、用才之意,千方百計使用合情、合理、合法、合乎道德的各種策略招攬到自己的律師事務所,使其爲自己的律師事務所貢獻才智;
二、對招攬到自己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人才,傾心培養,不僅是“欲傳授平生所學”,更重要的是給予一定的地位、待遇,給予重用,發揮其特殊的才能,使其成爲自己律師事務所的中堅力量。
三、爲招攬過來的特殊律師人才提供進修學習機會,增加其“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另外,我從諸葛亮收服姜維的事例,更多的看到了律師事務所對律師培養的缺乏。譬如,在現實中,大多數的律師事務所對律師培養根本沒有列入議事議程,對本所的律師採取的還是任個人自由發展、自我進修的無政府狀態。一些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律師事務所也僅僅是把進修、學習的機會,輪流在本所的合夥人之間享有,成爲了合夥人的一種待遇,漠視了非合夥人要求進步、要求發展的心理要求,致使律師事務所在人才的培養上,不僅缺乏凝聚力,而且缺乏後備力量。因此,我認爲,作爲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該考慮:
一、爲了律師事務所的長遠發展,善於發現、挖掘、招攬傑出或者優秀的律師人才加入到自己的律師事務所;
二、有計劃、有目的、有選擇地對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進行培訓,給他們接受再教育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能力,爲律師事務所準備“可持續發展”的後備力量;
三、提倡律師的在職學習,律師事務所爲在職學習的律師提供經濟、機遇上的幫助。
四、建立一套完整、完善、完備的年輕律師培養制度,現實的做法是,就是資深律師對年輕律師的傳、幫、帶。這樣,讓年輕律師有增加實踐經驗的機會,發揮實力的舞臺。
四、京大律師事務所的人才管理
律師事務所的管理,本質上就是對律師的管理。對律師的管理,也存在着“依法管理(法治)”還是“依人管理(人治)”等衆多的管理領域的話題。其實,管理是一種指揮藝術,需要多種策略。大家熟悉的故事,就揭示了這個道理——1、孔明揮淚斬馬謖;2、五虎將不僅僅是個榮譽稱號。
這裏,我們不妨把諸葛亮軍隊中重大人物賞罰嚴明的管理,應用與律師事務所對律師的管理。這個看起來似乎很淺顯的問題之所以具有現實意義,是因爲,我們無數的律師事務所對律師的管理,根本做不到賞罰嚴明。因此,我們同樣發現:
一、只有擁有一套完善、健全賞罰嚴明的規章制度,律師事務所才能夠在競爭對手林立的法律服務市場站穩腳跟,樹立自己的品牌地位,立於不敗之地;
二、不管哪個律師違反法律、規章制度,哪怕是“明星”律師、大牌律師,一律依法處理,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不可法外施恩。
三、作爲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該做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不能用非其人,避免工作出現失誤、人員遭到損害。
四、作爲律師本人,必須不斷進取,廣學博聞,努力學習,不能把能力表現在誇誇其談、口若懸河,甚至信口雌黃的“忽悠”功夫上,不做馬謖“言過其實”的人物,不做趙括紙上談兵人物以免敗壞當事人的法律事務,造成當事人的損失,影響自己的執業前景;
五、法律無情人有情。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接受“處罰”的律師,應該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找原因,找差距,找整頓措施,承擔起作爲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有的管理責任。
六、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律師,律師事務所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該設立一定的獎勵基金,給予一定的獎勵,以獎掖、提高律師爲律師事務所獻策獻力的積極性。
現在,大多數的律師事務所,基本沒有獎勵制度,有的只是工資或者報酬的分配製度,缺乏必要的獎勵機制,就缺乏必要的凝聚力、向心力、歸屬感、動力。
另外,我認爲,作爲律師事務所除了借鑑諸葛亮“賞罰嚴明”的管理策略外,給予突出業績的律師一定的榮譽、一定的地位,應該是律師事務所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
2、五虎將不僅是榮譽稱號
諸葛亮的對劉備的勸說,說出了衆將的心理話,跟隨劉備捨死忘生,爲的是建立功名,否則,正如衆將所言“衆心解矣”。我認爲這個事情,比諸葛亮的對諸將的“賞罰嚴明”的法紀管理更爲重要,因爲,這涉及到諸將的上進心、事業心、人生髮展目標、價值追求。不過,我發現,現在衆多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則很少考慮到律師對事業的期待慾望、價值追求。其實,從每個律師的潛意識中,也有在律師行業“攀龍附鳳,建立功名”的慾望,而不僅僅是通過律師行業的工作,掙得一份報酬、一份物質利益而已。
因此,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該考慮到律師在事業發展、價值追求上要求,根據他們的貢獻,給予他們一定的崇高地位、崇高的榮譽,並努力把律師事務所做大、做強。
我想,劉備冊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爲五虎大將,不僅是個榮譽稱號,而且,還代表了他們的社會價值、社會品位。作爲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似乎可以從中借鑑到對律師管理的寶貴經驗。
五、京大律師事務所要建立一個精英團隊
每個律師都是精通法律的專業人才,屬於法律界的精英,所以,律師事務所就是一個精英團隊。現實的客觀狀況是,每個律師都可以操作繁簡程度不一的案件或者法律事務,卻往往忽視律師事務所的團隊配合、相互支持。下面,我們看一下他們的團隊故事——
1、三英戰呂布;
2、張苞、關興救趙雲。
1、三英戰呂布
團隊的力量能夠戰勝個人的力量;團結的團隊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這個道理對律師事務所來說,非常有現實意義。
法律事務的性質、經濟利益的歸屬,決定着律師職業適合律師個體“單打獨鬥”,但是,在處理具體的法律事務中,是否適合律師像關羽一樣“千里走單騎”,獲得“過五關斬六將”的輝煌業績呢?
按照現在法律事務的司法實踐,在傳統的訴訟業務領域,律師作爲訴訟代理人,“孤軍奮戰”還有一定的用武之地,甚至某項具體的非訴訟法律事務,律師個人也可以“舌戰羣儒”,作爲當事人的全權代表進行談判、斡旋。不過,在現代的法律服務市場,最適宜的卻是律師事務所的團隊作戰。
在企業兼併、併購,企業融資、投資,企業上市,房地產項目,涉外法律事務如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保等諸多業務領域,因爲涉及業務知識廣泛,需要衆多律師的配合,一個人畢竟“手大捂不過天”,所以,就需要律師事務所集合幾個或者整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羣策羣力,以團隊的力量處理所接收的複雜、大型的法律事務。這,就需要律師事務所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注意本所律師團隊的力量運用。
現在,律師從事業務,往往自我操作、“自我奮鬥”,結果耗盡腦汁,到頭來事倍功半、差強人意,甚至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給自己造成難以挽回的消極影響。原因在於,律師事務所缺乏團隊精神,沒有合作機制,所以,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培養律師之間積極協作、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團隊精神,屏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陋習,培養和建立律師之間的救場意識,一自遇到律師個人面臨棘手的法律事務,及時安排其他律師給予協助,以一個團隊的合力解決屬於某個律師遇到的難題、困惑。
每個律師遇到的困境,都是律師事務所遇到的困境;每個律師的成功,都是律師事務所事業的成功;律師事務所的團隊給予律師的就是團結、協作、配合、支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六、京大律師的道德品行要求
個人修養,其實就是個人的道德品質。個人的道德品質能夠影響一個人事業成敗,對於律師尤其是這樣,下面的故事,我們不妨看作適用律師界的《資治通鑑》——
1、張繡殺曹操;
2、劉備不讓的盧馬;
現在,律師面對的外面的世界確實很精彩,物質的誘惑,情感的誘惑,五花八門,多姿多彩。這就需要每個律師“不以惡小而爲之”,遵守律師職業道德和職業規則,正確處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情,避免涉及“黃、賭、毒”等敗壞律師職業聲譽、敗壞自己律師形象的行爲,致使自己的律師事業遭受致命的損害。
劉備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困難留給自己,即使對待自己的仇怨之人也不故意去陷害,這就是劉備仁德的一個具體體現,劉備也就是依靠自己的仁德贏得了百姓的認可擁護,贏得的許多英雄豪傑的擁戴,建立了自己的蜀漢王國。其實,這個故事揭示的道理非常淺顯,對律師職業來說,作爲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該把困難、棘手的事情留給自己面對處理,把發展機會、優厚的待遇、條件讓給跟隨自己創業的律師,以仁義感動律師擁護,以品德贏得律師信賴,用謙讓凝聚律師同心,最終取得律師事務所的發展壯大。
七、京大律師對跳槽的基本道義
三國時期,諸侯爭霸,人才輩出,各立山頭。不僅“君擇臣”,而且“臣擇君”,現在所說的雙向選擇,應當來源於此。對律師事務所與律師來說,也存在着這樣雙向選擇的現實問題。不過,律師跳槽也存在着一個基本的道義問題。當年,呂布、劉備都有反覆“跳槽”的事情,但結局卻有着截然不同,反覆“跳槽”的呂布被反覆“跳槽”的劉備一句話,就被曹操下令“縊殺”。原因何在?
1、“天下英雄,使君與操”;
2、呂布之死
1、“天下英雄,使君與操”
對我們律師職業的人員來說,“跳槽”,也就是轉換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應該是正常的人才流動。另一方面,律師事務所也面臨着對綠化司的選擇,正如古時之“君擇臣、臣擇君”的雙向選擇。不過,爲了發展自己的事業,讓自己的事業有長足的前途,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建立自己的事業空間,律師有權利選擇適合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如郭嘉離開袁紹投靠曹操,如劉備之投靠劉焉,公孫瓚,依附陶謙、曹操,甚至袁紹,最終都離開他們,成就自己的事業,等等。不過,儘管呂布僅僅是投靠過兩個人,但是,他的投靠——“跳槽”,則是出於見利忘義、見色忘義。因此,作爲律師,在跳槽之時,考慮的應該是怎樣維護原來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名譽、根本利益。
俗話說,“買賣不成仁義在”,律師可以跳槽到其他律師事務所工作,只是與原來律師事務所工作關係的終結,但不是與原來律師事務所“視若仇家”的分裂,所以,不能以出賣原先律師事物所的利益爲代價加入到新的單位,更不能爲了一點利益或者物慾的誘惑,出賣原先律師事務所的利益,或者,違背律師職業的基本道德、執業規範,否則,下場可能就是到處被宣佈爲不受歡迎的人。因此,作爲律師,跳槽的基本道義,還是做人的道義:仁義。
八、京大律師事務所的人際關係
律師事務所是一個人合的律師團體,個體之間的關係體現整個律師事務所的團隊品位、整體素質、外部形象、社會影響,所以,律師事務所的人際關係是律師事務所經營人員必須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影響律師事務所的興衰。《三國演義》已經說明,一個團隊內部人際關係融洽,事業就能成功,否則,面臨的將是失敗或者覆滅——
1、袁紹的謀士與袁紹的必然失敗
2、諸葛亮寫信制止關羽與馬超比武。
律師都是法律精英,各有性格,各有所長,難免因爲名、利,因爲不同處世原則、不同出發點,產生隔閡,發生矛盾,甚至虛構事實,背後製造是非,以致互不服氣,相互攻擊,影響律師事務所內部的團結,敗壞律師事務所的聲譽,直至影響到律師個人的執業前景,所以,作爲律師事務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該把協調、處理律師之間的關係,當作律師事務所管理的一個核心話題進行研究。
九、京大律師個人的自我保護
律師職業的社會功能之一,就是依法保護他人的合法權益,前提就是律師首先具有會保護自己、能夠保護自己的能力和策略,好比一個行俠仗義的俠客,首先自己需是身手了得,“刀槍不入”、“百毒不浸”,否則,落個“出世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就未免有些陷入悖論的滑稽。俗話說“小心使的萬年船”,小心——不僅適用於本律師事務所的管理人與被管理人之間,而且適用於同行以及自己的當事人。所以,借鑑下面的事例,有助於警醒我們的神經——
1、張飛之死;
2、楊修之死;
3、袁紹得冀州與周瑜之“既生瑜,何生亮”;
現實執業中,不乏自我保護不夠而身陷囹圄的同行,李莊案就是一典型的實例
十、京大所的管理和發展
我們很慶幸,我們已經有了基本的人才隊伍,我們有了各方面的意識,但我們還做得遠遠不夠,我們不求做什麼百年律師事務所,我們但求在上海有一定知名度,但求我們能培養出如“五虎上將”樣的知名律師。在上海分所成立兩週年之際,我們回顧以往,我們走了很多彎路,也有很多教訓,但是我們這個年輕的富有朝氣的團隊審時度勢的總結了經驗。愛看三國的我一直再想,我們如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在上海做大做強。也許學習借鑑三國中蜀漢的興衰成敗對我們更有意義。
1, 背景
曹操集團,因爲“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佔盡天時;孫權集團依靠父兄打下的基業而佔盡地利;劉備集團哪,空掛了個“皇叔”的名號,只能顛沛流離,尋彌自己的出路。我們哪,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沒有皇親國戚像曹操那樣強有力的後盾,我們沒有像錦天城那樣豐厚的基礎,我們有的只是個“京大”的名號,還有那虛無飄渺的同“北大”似近非近的關係。所以註定我們要歷盡艱辛,空乏其身方能有一方屬於自己的地盤。
2, 人才
我們有一篇年輕的,富有朝氣的,永往直前的律師隊伍,不乏有“關、張、趙,馬、黃”樣的英雄人物,我們也有了統籌策劃猶如諸葛亮一樣的智囊人物,我們的“隆中對”把我們的發展方向列舉的十分詳盡,需要的就是向着這個目標進攻。
3, 階段
我們現在處的階段應該歸結爲劉備出任“徐州牧”時的那個初級階段,危險四處不在,我們不能放鬆,不能失敗了從頭再來。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上,用一年的時間,直接去佔領“荊襄九郡”。不能出現反覆,不能在顛沛流離。。。我們能做到,因爲我們提前有了軍師,不冒進,不保守,一定會有一片蔚藍的天空。
4, 管理
我們一定會珍惜人才,給他們創造平臺,讓他們有施展才華的機會,提成律師隊伍的建設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創造和諧,寬鬆,愜意的執業環境留住人才的基礎上大力招募像“馬超”一樣的人物加盟是我們應一貫堅持的原則。授薪律師隊伍的建設也要遵循一個把授薪律師最終推向提成律師的原則。

“莫之與京,有容乃大”京大所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前行,就一定會有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章:http://www.chenhaizhou.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