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損八百,何以傷敵一千——ACM兩年總結

    既然金華區域賽已結,剩下的泰國賽區也不過是去玩玩而已,那麼,也是時候做一個總結了。實際上距上一年度總結,也就半年有餘,不過,ACM或許應該以每一次的比賽作爲一個時段的終結點,亦是下一個時段的起始點,更何況,剛比完賽之後,或許是最容易墮落之時。
    縱觀過去一年,也就參加了半年前金華邀請賽,剛過去不久的長春區域賽以及金華區域賽而已,第一場銅牌(貌似還在銅牌中間),第二場由於打星,什麼都沒有,但如果有的話,那就是銀了,接着最後一場,也就是兩天前那一場,獲得了一枚銀牌。有些不明就裏,因爲從實力上看,我們隊已經是銀牌的隊伍了,畢竟兩場區域賽都在銀牌十多名左右,但仔細看一下題目,卻發現我們過得也不是什麼太難的題目,但就是這樣莫名其妙的比原來上升了一個檔次,不明白爲何一年前就是拼死也弄不到銀牌。
    這或許,也是所謂的循序漸進吧,當得到的時候,就會認爲理所應當,得不到的時候,卻始終不明白爲什麼得不到,這也像很多人所說的,順其自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慢慢去嘗試,或許,這便是所謂的順其自然,一步一個腳印,如同龜速一樣的前進着,自是在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效果,就像做了一天題,被問到有什麼收穫一樣。能有什麼收穫?這又不是做作業。細水長流,有時會因爲太細而難以看到它是否存在,但總歸是在流動的,這期間,無法知道自己是否有所進步,是否離自己想要的喜歡的更靠近了,有時會覺得自己會由於一個得不到的目標而失去太多太多。
    從初中以來,就一直有一個轉折點,就像以全縣前多少名進入中學,然後再初二的時候下滑到三四百名(全校貌似也就600來人),然後再初三的時候突然又竄回了前50,;就像高中再一次以優異成績進入,到高二的時候竟在最優勢的科目上來了一掛,最後又在高三的時候扳了回來;就像大學大一還在前十晃悠,大二就又跌倒十幾二十開外,然後,就是現在。這或許已經是一種慣性,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只是,就這麼發生了;又或許,是一次心靈上有驕傲自大到自卑自暴自棄然後又端正態度正確前進的一次表面上的反應而已,誰知道呢?
    從半年前到現在,也做了六七百道題了,或許,很多都比較水,但總之,我就是靠它們會了噁心的動態數組;會了曾經只是聽說的斜率優化;知道了最大流還有別名叫最小割;明白了貪心不是真的靠貪心而是可以推導;計算幾何也非那麼噁心,只要認真對它,它還是挺溫柔的;還有塊狀鏈表,各種數論......其實,有些時候並不是說要做什麼多難的題纔能有提升,見多識廣,也未必不是一條好路,持之以恆,總會在某一個拐角處突然就發現以前認爲有多高端的算法,也就是這樣了。自從於頭問了我們隊的打算之後,我就一直在拼,這幾月以來,基本上咖啡、茶不間斷,就像吊在懸崖上,一鬆手就會什麼都沒了一樣,金華賽前,也感受到了如高考時般的壓力,連續兩天夢見在賽場上做題。不過,這都要感謝我的隊友,我是那種壓力一大,一緊張就攻擊力大減的那種人,有了隊友的支持,這種失常發揮倒也減少了不少。其實,後來想想,壓力的來源也就是害怕失去而已,對於一個沒有社團,沒有項目,沒有實驗室,還沒有GF的DS,有一根救命稻草自然會死死抓住不放,誰搶就咬誰!
    當時,也就是於頭所說,明年,誰知道是否能夠保全隊伍,如果不能保全,那麼,能留下多少?重新組隊麼,或許太難了,適應期也要一段時間,也很難再有衝勁了,所以,金華賽區,我近乎把它當做退役賽來打的,用手機刷OJ,18天破一百,也不過是副產物而已,把自己逼得走投無路,所謂自損八百也好,只爲傷敵一千,總有拼得過的人,總有倒在我們隊後面的隊伍,不管自己如何,我只要結果如何。

    比賽的結果,其實已經在水平上反應了,不是自己的,也終究不是自己的,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成功。我仍然記得這次金華賽區,我終於過掉D題後的一種苦澀,離結束還有40多分鐘,我卻連C題是什麼題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怎麼去幫蔣星韜,所有的一切都全放在蔣星韜身上了,當時我坐在一旁,忽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像長春賽區,怎麼努力,怎麼掙扎,最後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過,這些都不能說,都必須咬牙堅持,無論多麼的絕望,多麼的希望渺茫,多麼的難受也只能堅持,還有10分鐘,第一次提交,在焦急的等待與期盼中中,終於,還是沒有發生童話故事裏的逆襲,WA。那時,賽場上已經開始嘈雜了,不少隊伍已經放棄了,開始吃東西收拾東西了,我們坐在一旁,卻也無可奈何,自己想的樣例也都過了,但就是WA,數組什麼的也都是好的,但就是不過,金牌,失之交臂。實際上後來發現,即使那題過了,也不會有金牌,會是6題的最後一名,這也算是安慰一下吧,至少,不是銀牌前幾這種悲催的RP。
    再等待回去的路上,我發了《金華之行》,其實,也就是流水賬一枚而已,但和前段日子的狀態,說說,日誌一樣,都在反覆說一件事情,還有明年嗎?自懸崖上掉了下來,我是否還有機會再次爬上去?銀牌,恨自己嗎?有什麼可恨的,我已經拼盡全力了,只是實力擺在那裏,沒有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去超越。猶豫很久,我想繼續下去,不奪金,不進final,實在難以接受,難以放棄,更何況,散了,又能做什麼?
    “明年還比嗎?”
    “比,怎麼不比!”
    隊友如是回答,是啊,怎麼可以放棄?那麼,揚帆起航,讓我再拼一年,下一年,絕對的優勢藐視現在的自己!

    這一次,也立此爲證,如果明年我在,2013年9月1日之前,題數必定翻番!哪怕自損八百,也要傷敵一千!不妥協,不共存!


——————————於2012/10/3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