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usterfs之初體驗

關於glusterfs的概念、架構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就不再贅述了,網上資料很多。

如果想了解gluster體系結構的朋友,推薦大家看這篇文章http://wenku.baidu.com/view/048a4a6baf1ffc4ffe47acb6.html


基於glusterfs3.4.5分享一些經驗感受:

1. 關於nfs。這裏牽涉到通信協議的問題,gluster有兩種通信協議,分別是gluster native和nfs協議,glusterfs3.4.5版本默認會啓動gluster內置的nfs通信模塊。

如果想了解nfs模塊,推薦大家閱讀這篇文章http://blog.csdn.net/wanweiaiaqiang/article/details/7544281


我的環境裏建了1個volume,來分析一下服務端開啓的進程:

glusterd——該進程負責gluster集羣的管理;

glusterfsd——gluster服務端進程;

glusterfs/nfs——gluster nfs服務進程;

glusterfs/glustershd——gluster self heal服務進程;


2. 關於建立volume模式。理論上有五種建立卷的模式,個人測試過其中的兩種:複製卷和條帶化複製卷

在我的測試環境中,有4臺刀片服務器組成的gluster集羣,根據測試結果,條帶化複製模式讀寫性能均會有所損耗。個人建議如無特殊需求(如多客戶端併發讀寫),應用2個replica(副本)的複製模式即可。


3. 關於存儲與計算分離。在我們最初的環境中,用10臺服務器同時部署了gluster存儲節點與nova計算節點。在壓力測試中發現,帶寬已跑滿,持續兩天後,gluster無法響應。查找原因,發現內存耗盡。所以建議將存儲節點與計算節點分離,除此之外,這種鬆耦合的方式也可以將數據流與控制流隔離。


4. 關於配置文件。個人使用後發現glusterfs3.4.5版本的配置文件與網上大多資料介紹gluster配置文件的文章出入較大,如果大家使用的是該版本,配置文件默認在/var/lib/glusterd/vols/VOLNAME/中,可以對其中的參數進行編輯,也可以通過gluster命令行:gluster volume set VOLNAME OPTION PARAMETE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