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最佳開源軟件:Bossie獎結果公佈

 

2011年度最佳開源軟件:Bossie獎結果公佈

編者按:Bossie獎是知名英文IT網站InfoWorld針對開源軟件頒發的年 度獎項,根據這些軟件對開源界的貢獻,以及在整個業界的影響力評判獲獎對象。如今,開源軟件已經無所不在,今年又有哪些開源軟件對這個產業造成了深刻的影響?請看2011年度Bossie獎的公佈結果——

最佳開源應用程序

Apache Lucene與Solr(搜索引擎)

clip_image002
http://lucene.apache.org/solr/

Drupal(內容管理系統)

clip_image004
http://drupal.org/

Openbravo(ERP系統)

clip_image006
http://www.openbravo.com/

Pentaho(商業智能套件)

clip_image008
http://www.pentaho.com/

SugarCRM(CRM系統)

clip_image010
http://www.sugarcrm.com/crm/cn

WordPress(內容管理系統)

clip_image012
http://cn.wordpress.org/

最佳開源桌面系統及移動軟件

7-Zip(壓縮/解壓縮)

clip_image014
http://www.7-zip.org/

谷歌Android(移動OS)

clip_image016
http://www.android.com/

CamStudio(屏幕錄像與流媒體)

clip_image018
http://camstudio.org/

谷歌Chrome(瀏覽器)

clip_image020
http://www.google.com/chrome

LibreOffice(辦公軟件)

clip_image022
http://www.libreoffice.org/

甲骨文VirtualBox(虛擬機)

clip_image024
http://www.virtualbox.org/

PDFCreator(PDF工具)

clip_image026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pdfcreator/

Pidgin(通訊工具)

clip_image028
http://www.pidgin.im/

PortableApps.com(雲應用同步)

clip_image030
http://portableapps.com/

TrueCrypt(加密)

clip_image032
http://www.truecrypt.org/

VLC(播放器)

clip_image034
http://www.videolan.org/vlc/

最佳開源應用程序開發軟件

CakePHP(PHP框架)

clip_image036
http://cakephp.org/

CoffeeScript(腳本語言)

clip_image038
http://jashkenas.github.com/coffee-script/

Hudson and Jenkins(集成服務器)

clip_image040
http://jenkins-ci.org/

jQuery Mobile與Sencha Touch(移動開發框架)

clip_image042
http://jquerymobile.com/

clip_image044
http://www.sencha.com/products/touch/

MongoDB(NoSQL數據庫)

clip_image046
http://www.mongodb.org/

Node.js(基於JS的Web服務器)

clip_image048
http://nodejs.org/

Web2py(Web開發框架)

clip_image050
http://web2py.com/

最佳開源數據中心以及雲軟件

Eucalyptus與OpenStack(私有云/公共雲系統)

clip_image052
http://www.eucalyptus.com/

clip_image054
http://www.openstack.org/

Gluster(分佈式文件系統)

clip_image056
http://www.gluster.org/

Talend Open Studio(數據集成)

clip_image058
http://www.talend.com/products-data-integration/talend-open-studio.php

Vyatta(雲安全)

clip_image060
http://www.vyatta.com/

Xen(虛擬化)

clip_image062
http://xen.org/

WSO2(中間件)

clip_image064
http://wso2.com/

  開源軟件在2011年都經歷了哪些發展,又遭遇了哪些困境?開源軟件的商業之道是否仍然有光明的未來?且看下文解讀——

  要盡享開源理念帶來的成功碩果,最佳方式之一無疑是拿起我們的手機。如果大家所用的是Android手機——當前最流行的智能手機類型——那麼這部設備上所運行的軟件包正是由谷歌出品,且以Linux爲系統基礎的成果。棧中幾乎所有的資源代碼都在一套慷慨的開源許可之下發布並付諸使用。

  而如果各位所用的是iPhone,那麼大家除了醉心於其美麗的外觀之外,還會注意到蘋果多年來一直在以源自BSD的操作系統爲核心打造軟件。即使是一部諾基亞手機,其中運行的部分代碼也曾經是開源代碼,儘管後來諾基亞在創立Symbian基金會後將其開放許可收回。(編輯注:塞班系統目前主要在兩種協議下發布:Eclipse公共許可協議,以及塞班基金會許可協議。)

  智能手機是公認的次世代平臺,而最爲開放源碼理念倡導者們所驕傲的,是如今處於金字塔頂端的許多主流智能手機都在以開源許可保護下的開放源碼爲應用重心。除了RIM公司的黑莓與微軟的手機產品,開放源碼如今可謂隨處可見。

  開放源碼所取得的成功如此巨大,以至於Linux Torvalds本人都開始對其加以嚴肅對待。“我現在已經不再提什麼統領天下的話題了,”Torvalds在今年於日本舉行的LinuxCon大會上如是說。“15年前放出這種言論幾乎跟癡人說夢無異。而在過去的十年中,該說法似乎已經不再如空中樓閣般虛無縹緲,因此這一話題已經失去了喜劇色彩,我也就不再總把它掛在嘴邊了。”

  Torvalds的發言當然相對偏重於Linux領域,但開放源碼確實已經成爲整個計算機世界中的主導思路。類似Sourceforge以及GitHub這樣的在線軟件庫中充滿了隨時可供任何人下載、修改以及加以擴展的各類開源軟件。TiVo及其它承載着開源組件的電子設備牢牢佔據了起居室,同時幾乎每個新的站點都是在大量開源軟件包的協助下創建出來的,更不用說服務於桌面系統及數據中心的各類工具。Torvalds有意迴避統領天下的話題實際上是在保持低調。

  “我們不再拿微軟說事兒了,”Linux基金會招待董事Jim Xemlin說道。“在當今的開源浪潮之下,就算微軟這樣的巨鱷也變得像小狗一樣軟弱可欺。”

  相反,Linux基金會這一傘式組織堅持對代碼進行不斷的培植與提升,如今已經迎來了Linux誕生20週年慶。這款操作系統的普及面是如此之廣,以至於現在已經很難想象數年前該領域開發人員們所面臨的嚴峻技術挑戰。

  “沒有一款組件不涉及Linux,”Zemlin繼續補充道。“在嵌入式領域,Linux的市場佔有率是無可捍動的第一名。在移動設備領域,它同樣是第一名;服務器領域,又是第一名。迄今爲止,惟一一個Linux尚未佔領的就是桌面系統領域。

  開放源碼正逐步獲得統治地位。就連在你口袋中靜臥的蜂鳴設備裏,都有一個tar文件安置於某個角落。我們無疑可以得出結論,我們所需要的溫暖與舒適正是由無處不在的“開源”工具所帶來;而開源趨勢的發展將在未來越來越成爲首要形式佔據各大平臺的主導地位也就成爲不爭的事實了。

  “禁止某位開發人員在工作中使用開源軟件,就像要求某位手工藝人拋開工具與角碼、選手製作一樣;甚至來說,這跟在工作現場重新發電一樣愚蠢,”谷歌的開源項目經理Chris DiBona說道。“開源無處不在,開源萬古長青。”

  開放的源碼、封閉的平臺

  不過話說回來,任何深入剖析的研究者都會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不如此簡單。儘管開源標籤的上鏡率正在不斷提高,但整個社會對於Richard Stallman的展望,即打造一個任何時候可對任何對象進行重新編碼的大同世界,仍然需要艱苦而漫長的適應過程。專利、版權以及企業間的陰謀鬥爭已經成爲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具威脅的絆腳石;而其所阻礙的,正是越來越多使用者所追求的、“開源”領域的自由修改及完善機制。有些極端主義者任何認爲隨着Linux及其它開源工具的發展並最終穩固,光明而真正開放式的前景反而將不復存在。

  更糟糕的是,成本支出將是其中最大、也是將會持續存在的終極挑戰。小規模的收益與捐贈帶來大範圍成功的機率極爲渺茫,反倒是摔個仰面朝天的失敗情景更爲常見。有些五毛黨甚至把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的決定定義爲一種客觀層面的實例,即谷歌公司這樣具備強大廣告營銷手段的企業仍不足以支持免費提供所有Android源代碼所帶來的巨大開銷。

  再看看iPhone。沒錯,它看起來似乎是以BSD爲核心,但蘋果巧妙地創造、並以鐵打的紀律嚴格貫徹實施着一套堅不可摧的安全防護體系。在iPhone上運行的一切程序都處於母機嚴格而明確的數字簽名許可之下。有些人出於藐視此類規則的目的選擇對iPhone OS實施越獄,但他們同時也要面臨設備變磚的高風險。每發佈一個新的操作系統版本,他們都需要重新越獄以破除蘋果的防護。

  iOS的核心如何開放其實並不重要。BSD的開發人員們如何努力工作以爭取他們向全世界發佈的代碼能夠在最爲慷慨的開源許可下運行也不重要。建立在這一切之上的平臺——iOS是有史以來最爲封閉、最以自我爲中心的系統

  從開闊的公共土地上用鐵絲網圍起一塊私有的牧場用地,蘋果並不是惟一一家這麼做的企業。谷歌的Android平臺則似乎更加開放,因爲谷歌公司會定期將幾乎所有代碼放進一個龐大的壓縮包進行發佈。Android Market也比蘋果的App Store更加靈活,並給軟件市場引入了更多競爭機制。

  但是,讓我們再討論一下這種情況:大家想要對這些源代碼進行改動,則不得不使用慢到人神共憤的模擬器——Android PC模擬器。這時,智能手機很可能會拒絕我們對代碼的重新編譯,無論這個過程中我們如何降低功耗或者完善實施方式,結果總是一樣。也許很多人自以爲理解“開放源碼”的全部含義,但現實告訴我們,手機基礎設備製造商們總是抱持着與我們相異的解讀思路。

  正如Jeff Bates這位Slashdot網站的前任編輯所說,“他們是手機制造公司。他們把這一行當成是工作而非愛好

  接下來要談的就是時間問題。谷歌已經在嘗試着從保有祕密代碼入手,提高自身的市場影響力,至少在那些剛剛面世的軟件身上他們是這麼做的。

  開發人員的回報

  玩弄權力把戲這類情況在開源開發領域正變得越來越普遍。不少精彩絕倫的項目中,也充斥一些同樣被編寫企業用於商業化軟件的超讚代碼。爲了保證公司的正常業務,那些所謂的社區版本開放的功能只相當於開胃小菜,勾起你的食慾之後,真正的大餐在商業版當中。也就是說,那些真正需要該軟件的用戶將不得不購買商業版。這種把戲的要訣在於向人們展示成果中最爲誘人的一面,進而促使大家付錢購買。

  上述事態真的隨處可見。打開RedHat.com,我們會發現菜單裏滿是網上購買啊、續訂產品之類的選項。但在頁面上點了好幾分鐘,我仍然沒能從中找到可以下載資源的入口。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入口確實存在,但企業設立網站的目的是爲了賺錢,而不是讓人們更容易獲得所需的資源。

  RedHat.com同樣不是掉進錢眼裏的獨苗。以SugarCRM爲例,他們一直在吹噓自己的開源工作,但只有在向用戶充分宣傳改進版軟件的優勢並大肆兜售之後,用戶們纔有可能找到免費的“社區版本”的下載鏈接。只提到這兩家公司也並不公平,因爲大多數開源企業都在想盡一切手段擴大市場影響力並保持足夠的現金流入,這是商家立足的根本

  企業的擁護者們認爲這種介於完全免費與被迫付費之間的方案有其合理性,而且並未損害到開源的根本原則。資源仍然可被免費獲取,大家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其進行修改,即使需要支付相應的商業許可費用。Richard Stallman一直認爲軟件應該走以下路線,即“免費聽人說書,飲料瓜子收錢。”

  開源世界至今仍沒能找到一種理想的方式來緩和緊張的局勢。過去,有些人曾經認爲那些核心開發人員能夠通過出售自己的“技術支持服務”來支撐自身的免費項目,但這種策略正逐漸走向衰落;而以託管及定製開發爲主要內容的增值服務則大放異彩,成爲當下最爲普遍的營收手段。

  老牌控股公司都注意到內容控制及包裝對於客戶來說比訪問資源更加重要。以甲骨文公司爲例,就充分發揮了演示版本的宣傳作用,因爲他們知道,大多數開發人員對於代碼本身並不感興趣。程序員們只想看看數據庫能不能滿足他們的切身需要,而一旦代碼被應用到產品當中,甲骨文將旋即收取許可授權費。

  爲套件付費

  這樣的問題使得開源社區分裂成兩大陣營。項目中的絕大部分是由來自較小社區的開發者們所開發的、爲其他開發者提供幫助的產品。而函數庫與工具則服務於那些能夠閱讀源代碼的開發人員,因此他們更看重開放性特質。授權許可讓從創建工作的初期階段開始的每一位參與人都成爲真正的合作開發者,這種激勵方式類似於“大車牀”與“螺絲釘”之間的關係。任何一位在此層面上付出努力的參與者都似乎從授權許可那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內容。

  不過事物發展到更高級別之後情況總會有變化,因爲隨着大量軟件成品的出爐,代碼對於授權許可的依賴性也就愈發嚴重。舉例來說,MySQL估值高達10億美元,因爲該公司擁有整套代碼的完整版權,並可以利用這種影響力通過商業運作獲取大量利潤。

  當下仍有很多目光在持續關注甲骨文公司,尤其是希望瞭解該公司最終將如何平穩過渡MySQL與來自Sun公司的其它開源項目。事實上已經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巨大的變化正在發生。MySQL代碼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屬於內部製造,而甲骨文也還在提供商業版的授權許可。甲骨文的標誌已經放在MySQL網站的首頁上,但尚未產生實質性影響。甲骨文公司自身似乎也比較滿意於這種緩慢的轉化方式。

  另一個備受矚目的領域是甲骨文將如何處理Java。雖然大多數人認爲Sun公司在開放源碼方面做得不錯,但該公司仍然保留了足夠的法律施壓及監控權。現在,甲骨文正在以Android中利用到的某些Java代碼爲契機向谷歌發起訴訟攻勢,即堅持認爲對方在其手機中涉及到了某些專利項目侵權。根據近期的一些跡象,谷歌公司可能會選擇和解,同意爲每部手機的授權許可支付一定的費用。

  甲骨文同樣不是惟一一家以此謀利的公司。微軟也開始着手處理涉及自身專利問題的移動設備製造商,而且有計算結果顯示,微軟從Android手機的銷售中所能攫取到的費用很可能大大超過Windows Phone 7帶來的授權許可銷售額。

  “目前來看事態毫無轉機,”來自谷歌公司的Chris Dibona對於專利領域的總體形勢評論道。“我個人認爲消費者已經在軟件、硬件以及服務項目的專利方面付出了數十億美元的費用,而如果沒有來自軟件專利方面糾紛的拖累,他們本可以少花很多錢。”

  DiBona並未對Android套件本身發表評論,因此他對於專利問題對全部用戶所造成的影響的意見相對有些片面。

  “目前的狀態是大家在利用金錢的力量以及對共享精神的忽視,使盡渾身解數在專利法中尋找可資謀利的條文,進而創造新的、不公平的收費項目,”Eben Moglen說道,他是就職於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法律學教授,目前正負責軟件自由法律中心的相關事務。

  然而Moglen同時指出,許多開源項目對於專利攻勢還是具備較好的抵禦方案的,因爲源代碼是公開的。他認爲,通常來說法律層面的鬥爭經常曠日持久且消耗巨大。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會以俘虜的身份成爲戰爭的旁觀者,”Moglen說道。“這種情況在未來數年中仍將持續。其蔓延之勢明顯,而毫無消亡的跡象。在美國,它相當於發生於國內的一場貿易戰爭。它的軍費是以億爲單位的龐大訴訟成本,而最終的戰果則是以十億計的利潤回報。”

  事實上,許多人已經注意到谷歌爲Android設置和緩的開源授權許可本身一直是一把雙刃劍。優厚的條件無疑使該平臺更有可能吸引到頂級製造商的加盟,但這同時把谷歌拖向付出巨大但回報甚微的尷尬境地。谷歌從Android手機上的廣告運營中所能獲取到的利潤是否足以支付所有軟件開發工作的費用?也許足夠吧,但在Apache授權許可中對於手機設備製造商的限制太過軟弱——而其正是大多數Android代碼的首要許可。那些硬件廠商們完全可以將自己的廣告搜索引擎替換進去,並同時給谷歌發送一條“哪涼快哪待着去吧”的短消息

  開源授權許可的反思

  這樣的鬥爭會令那些希望建立類似MySQL以及OpenOffice.org這類偉大到有可能改變世界的項目的經理人們萬分沮喪。彷彿是一夜之間,技術不重要了、代碼不重要了、一生積累起來的對編程的深刻理解及靈光閃現也不重要了。現在,惟一重要的內容變成了法律章程中的繁文縟節——而且這一切還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舉例來說,有些項目在通常情況下是拒絕接受源代碼的,除非創作者將其所有版權支配力分配給某家大型機構。而控制着全部代碼的版權持有者將能夠妨礙其與其它企業的交易活動,通常是現金交易。

  還有其它問題。仍然以谷歌公司爲例,雖然他們的一切工作都建立在數十億條開源代碼之上,但我們無法進行任何改動、也不能對其進行備份。哦,當然了,谷歌公司也公佈過一些代碼,而且這些代碼真是井井有條地像領導人下鄉視察時的村民大院。無論如何,千萬別以爲自己能得到谷歌公司的某些源代碼,進而通過它們創建並啓動自己的搜索引擎及廣告銷售工具,這種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

  有位持有大量谷歌股權的內部員工曾對我說,“如果我們不發佈某款軟件的話,那麼GPL(即通用公共許可證)的條目也就對我們無效。”

  有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一切都與公平相距甚遠。Richard Stallman在數年前就創建了AGPL(即Affero通用許可),目的是堵塞存在於GPL中的此類漏洞並迫使企業發佈源代碼,即使他們只在某個網站上將軟件投入使用。

  所謂開源到底有多開放?

  有些人已經開始試圖量化“開放式”項目的具體細則。市場研究公司VisionMobile對幾大廣受關注的項目進行了排名,並得出結論認爲Android系統其實是所有調查對象中最不具備開放特質的。Android甚至比Symbian棧更加閉塞,而後者只是一堆閉源代碼構成的集合。

  “路線圖的直觀性是有限的,更何況Android系統壓根就沒有公開的路線圖可供參考,”報告指出。“事實上,Android私有分支的發展以及路線圖都由谷歌公司所牢牢把持,外界同行或者開放式手機聯盟的成員根本沒有參與進來的機會。”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真的有權利抱怨嗎?谷歌如同幫助鞋匠的小精靈般,在不知不覺中爲我們打造出了Android平臺並夜以繼日地爲其加入新功能。而僅僅因爲外界無法參與其中,就打算徹底否定小精靈們的勞作?事實上我們全都獲得了免費的代碼,即使谷歌削減了我們的主觀能動性。

  此類問題暴露出來之後,開源項目通常要依賴於其它收入,通常是硬件銷售才能生存下來。Sun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利用出售服務器,並以開源爲宣傳手段大幅度促進服務器銷路,進而反哺開源項目的支出。甲骨文公司則一直與多種硬件平臺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目前Sun公司那些遺留下來的傳統硬件業務是否能夠繼續發展尚不明朗。谷歌公司的方案是依託於廣告營收,也許Android手機的存在能夠保證用戶通過手機訪問網頁的時候仍然能爲谷歌提供廣告收入。

  當開放源碼的倡導者們自豪地討論到底誰纔是應該得到回報的最有價值程序員時,他們通常會提起那些能夠從硬件廠商那裏獲取收入的人選。Linux內核的大部分開發工作是由硬件廠商提供的經濟支持。而內核的開發人員們可能同時會成爲芯片生產商眼中炙手可熱的優秀人才,因爲他們的存在會使Linux市場長期存在且穩步發展,然而此類開發團體與僱傭軍體系如出一轍。開源授權許可自身的限制往往迫使開發人員不得不以散兵遊勇的身份出現,這有點像日本的浪人,也就是那種不斷投身於不同的大名、只爲從戰爭中獲取賞金的武士。

  事實上,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的舉動令許多人注意到了Android的開放性對其自身成功的阻礙。控制硬件並從硬件銷售中獲取必要的收入,這是支持開源代碼開發人員最簡單易行的方式。如今,谷歌將得從Android手機的銷售中開拓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廣告營銷形式的盈利模式。

  Linux及其它大型開源項目正處於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它們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影響,併爲計算所需的內存空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它們從來沒有以傳統的方式展現出自身的經濟影響力。而Larry Ellison以及Bill Gates在自己的產品獲得如此影響力的時候幾乎已經成爲世界之王。

  當然,這卻也正是開源項目繁榮的原因所在。開源特質贏得了程序員們的情感支持和腦力激盪,因爲這種特質使每一位參與人都成爲完完全全的項目合作者。麻煩的是,人人都是合作者的現實破壞了用戶爲開發工作支付費用的固有秩序。

  因此,開放源碼的開放性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目前還沒人能徹底解決這一根本性難題,但發展歷程中也不會永遠只存在難題——不是也沒人能抹殺開源所帶來的優勢麼。

  原文:Bossie Awards 2011: The best open source software of the year
      來自: 51CTO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