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率很高的硬盤壞道軟修復方法——————【Badboy】

硬盤壞道(特別是物理壞道)是硬盤的所有故障中最讓人頭痛的。它輕則使你的愛機頻頻死機,重則讓你的所有數據化爲烏有。以前我們一般只能採用低格或隱藏的方法。不過低格會對硬盤的壽命造成一定影響;隱藏會造成壞道更多擴散,這些都不是好方法。

  現在我們可以用HDD Regenerator Shell(以下簡稱爲HDD)來輕鬆修復硬盤壞道。HDD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硬盤修復軟件,程序可以幫助你真正地修復再生磁盤表面的物理損壞(比如壞扇區),而並不是僅僅將其隱藏!程序安裝後會幫助你創建一個引導盤,然後引導你在DOS下進行硬盤的修復再生工作,界面簡捷,非常容易操作!   

  比如我的一塊3.2GB的昆騰硬盤分爲C、D兩個區,共有800KB的壞道且分佈在多處。由於壞道的原因經常一打開“我的電腦”就死機,而且系統非常不穩定。用Windows的完全磁盤掃描一次竟然需要五個小時,而且在每一次非正常關機後都會進入完全掃描。另外壞道還在繼續擴散。後來我用HDD修復了壞道,電腦也恢復了正常。下面就與我一起來和壞道說BYE—BYE。

  製作啓動盤

  下載程序解壓後運行其中的hddreg_v1.31.exe,按提示安裝好HDD。運行程序後單擊regeneration—>create dikette按提示插入軟盤創建一個啓動盤。(注:程序也可以直接運行在Windows 98下,方法是單擊regeneration—>start regeneration,程序就會運行在Windows 的MS-DOS下,不過爲了數據的安全建議在純DOS下運行)。

掃描壞道

  將電腦用啓動盤啓動後程序會自動運行 (注意:請在BIOS中將軟驅設置爲第一啓動)。程序首先會檢測你電腦中的硬盤並要求你從中選擇一個需要修復的硬盤如圖1(如果你不止一塊硬盤),選擇後單擊回車,HDD開始執行掃描,HDD可以從任意位置開始掃描。如果你事先知道壞道的位置可以直接填入相應的數值回車即可(如圖2),這樣可以節約很多時間。如果要停止掃描隨時單擊“ctrl+break”即可退出程序。

修復壞道

  當HDD掃描到壞道後會在進度條上顯示紅色的“B”字,隨後就開始自動修復,修復好的用藍色的“R”字標註(如圖3)。掃描並修復完後就可以正常的是使用硬盤了。

  使用中注意的幾點

  1. 如果硬盤的壞道比較多而且分散,HDD修復的時間會比較長,請耐心等待,我就花了六個小時才搞定。

  2. 爲了數據的安全,修復應該在純DOS下,強烈建議做好數據的備份工作。

  3. 如果是由於壞道的原因導致原來的數據無法訪問的,請在修復後馬上備份原來的數據,即使修復好的硬盤也完全有可能再產生新的壞道。

4. 未註冊用戶每次發現一個壞道並修復後程序就會停止運行,如果要修復再次運行它即可,這適用於壞道較少的用戶。


作爲存儲設備中的一員,硬盤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硬盤屬於磁介質,因此其壽命與穩定不像內存等設備那樣好,使用時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令情況更加複雜的是,由於硬盤牽涉到系統底層的設置,因此往往不能在大家熟悉的Windows下解決問題,必須轉到DOS下處理,這對於不少DIY新手而言就有些無所適從了,畢竟他們沒有經歷過DOS時代。

  硬盤出現問題前的一般徵兆

  如果硬盤出現故障,那麼最好儘早發現並及時採取正確的措施。如果等到病入膏肓時,硬盤中寶貴的數據就難以倖免了。一般來說,硬盤出現故障前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1.出現S.M.A.R.T故障提示。這是硬盤廠家本身內置在硬盤裏的自動檢測功能在起作用,出現這種提示說明您的硬盤有潛在的物理故障,很快就會出現不定期地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

  2.在Windows初始化時死機。這種情況較複雜,首先應該排除其他部件出問題的可能性,比如內存質量不好、風扇停轉導致系統過熱,或者是病毒破壞等,最後如果確定是硬盤故障的話,再另行處理。

3.能進入Windows系統,但是運行程序出錯,同時運行磁盤掃描也不能通過,經常在掃描時候緩慢停滯甚至死機。這種現象可能是硬盤的問題,也可能是Windows天長日久的軟故障,如果排除了軟件方面設置問題的可能性後,就可以肯定是硬盤有物理故障了。

  4.能進入Windows,運行磁盤掃描程序直接發現錯誤甚至是壞道,這不用我多說了,Windows的檢查程序會詳細地報告情況。

  5.在BIOS裏突然根本無法識別硬盤,或是即使能識別,也無法用操作系統找到硬盤,這是最嚴重的故障。

  不幸中的大幸——分區表遭到破壞

  首先我們應該確認硬盤的電源接口和數據線沒有脫落,然後進入BIOS,使用“HDD Auto Detect”來檢測硬盤。如果此時BIOS能夠正確識別硬盤的話,那麼至少你的硬盤還有救治的希望;不然,我想大家也不用瞎忙了,因爲憑我們普通DIYer手頭的工具基本上是無能爲力的。

  在UltraEdit中查找“55aa”字符串

  用光盤或者軟盤引導系統後,大家可以試圖進入C盤符,如果此時提示找不到C盤的話,那麼絕對應該是一件好事情。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硬盤分區表信息遭到破壞,或者被某種病毒攻擊。如果硬盤中你的數據對來說無所謂,那麼可以先用FDISK/MBR命令來無條件清除分區表內容,然後用FDISK等分區軟件重新分區格式化,一般這樣就能解決問題;而如果你還需要硬盤中的數據,那麼步驟要麻煩一些。這時最好能擁有一張殺病毒軟件或者隨主板贈送的相關軟件,然後你可以參閱幫助文檔,一般該軟件會包含恢復硬盤分區表的命令,而且使用極其方便。

對於沒有殺毒盤的用戶來說,大家可以使用NU 8.0中的NDD修復,它將檢查分區表中的錯誤。若發現錯誤,NDD將會詢問是否願意修改,你只要不斷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錯誤,或者用備份過的分區表覆蓋它也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