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好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說的是“閱讀好書的藝術”,這種閱讀的目的是爲了對某類問題想得比以前更清楚,是爲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而圖書,而非僅僅獲得資訊或是消遣。(只有少數經典之作才需要用此方法)
     一、一個好的閱讀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主動閱讀。作者認爲真正地閱讀必須是,充滿主動的,努力憑藉自己的頭腦,耐心玩味文字,從粗淺的瞭解逐步到深入的理解,最終超越了原有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破繭而出。
     主動閱讀的核心: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要自己提出問題,並通過閱讀來回答問題。四個必須回答的問題是:這本書到底談些什麼?這本書細部說了什麼(信息),怎麼說的(論證邏輯)?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這本書和你有什麼關係?。
     二、閱讀的三個層次。(書中有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及主題閱讀,基礎閱讀是每個人都掌握的,所以我只分析了後三個層次各層次之間是層層遞進。
      1:檢視略讀這一層次目的是幫助讀者在很短的時間內(15分鐘)大概瞭解,一本書是談什麼的?如何架構?包涵哪些部分?。具體的方法是:瀏覽一下書名和序言、目錄、索引、後記、出版者介紹、各類圖表等,而後隨意翻翻重要章節,粗淺的看一遍,最後再簡要複述,可以花五分鐘繪製一個初步的導圖!這樣就在總體上對一本書有了概括性的認識,激活了大腦存儲系統,幫助聯繫已有的相關知識,進而可以決定這本書是否值得讀?想要從書中學到什麼?難易程度?要讀多久等?
      2:分析性閱讀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目的是幫助讀者咀嚼和消化一本書。分析性閱讀分爲三個階段。
           a)要找出一本書在談什麼:對書的種類和主題進行分類、用最短的句子說出整本書在談些什麼(要用自己的理解說出來)、列出全書綱要、找出作者想解決的問題。
           b)詮釋一本書:
           一是要掌握書中基本概念,與作者達成共識。書中關鍵詞、主要概念或原則的演變要清楚,理論上的不同重點的聯帶關係要明白,要徹底。可以通過疏理概念演變的歷史(黑格爾說過,理解任何一個觀念的關鍵不在於閱讀其“定義”,而在於閱讀其“歷史”),或是同時閱讀相互衝突的各種論點(意味着要讀許多書)。
           二是要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三是要抓出作者的論證邏輯,掌握作者論證的前提假設、理論支撐、內在邏輯、歸納演繹等(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在讀完書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獨立的某一節之後,要花少許時間去細想節與節、章與章、章節與全書主題之間的關係)。
           四是要確定作者已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未解決。
           c)評論一本書:一般規則(先看在評論、理性表達不同意見、評論要有理論基礎);批評觀點的特別標準(作者知識不足、知識錯誤、不合邏輯、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3:主題閱讀作者認爲這是最高層次的閱讀,是最複雜也最爲系統的閱讀。這一層次閱讀讀者要自己從許多書中架構出一個可能哪一本書裏都沒提過的主題。分爲五個步驟:找出相關的章節、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釐清問題、界定議題、分析討論。個人有個改進方法,當你想研究一個問題,找了一些的相關的書,第一步你可以對所有的書進行檢視閱讀,剔除一些不需要的書,而後畫出其他書的簡要思維導圖,而後以自己研究的問題爲主題,畫綜合思維導圖,把相關書籍的觀點綜合到一張圖上,最後按照作者提供的五個步驟進行下去。最後根據最終的理解畫出最後的主題導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