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ly() 和 unlikely() 功能分析

在程序中,偶尔可以见到 likely() 和 unlikely() 判断语句,那么为什么要用它们?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首先要明确:

            if(likely(value)) 等价于 if(value)

            if(unlikely(value)) 也等价于 if(value)

也就是说 likely() 和 unlikely() 从阅读和理解代码的角度来看,是一样的!!!


这两个宏在内核中定义如下:

#define likely(x)       __builtin_expect((x),1)
#define unlikely(x)     __builtin_expect((x),0)


__builtin_expect() 是 GCC (version >= 2.96)提供给程序员使用的,目的是将“分支转移”的信息提供给编译器,这样编译器可以对代码进行优化,以减少指令跳转带来的性能下降。

__builtin_expect((x),1) 表示 x 的值为真的可能性更大;
__builtin_expect((x),0) 表示 x 的值为假的可能性更大。

也就是说,使用 likely() ,执行 if 后面的语句 的机会更大,使用unlikely(),执行else 后面的语句的机会更大
例如下面这段代码,作者就认为 prev 不等于 next 的可能性更大,

if (likely(prev != next)) {
       next
->timestamp = now;
        ...
else {
        ...;
 }

通过这种方式,编译器在编译过程中,会将可能性更大的代码紧跟着起面的代码,从而减少指令跳转带来的性能上的下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