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ipv6實驗環境的搭建(隧道)

ping過別人的ipv6網址之後,可以確定,局域網是不支持ipv6的。所以要使用隧道技術建立兩臺機器之間的ipv6連接

1.發現測試用服務器上沒有ipv6地址。所以測試服務器的內核應該是沒有ipv6模塊或者沒有ipv6打開ipv6模塊。

2.uname -a確定內核版本爲2.6.18。經網上搜索2.2以上的內核都是含有ipv6組件的,2.4以上的內核默認開啓了ipv6模塊。同學說rhel5.0以上應該是有ipv6的。經確認,服務器版本爲rhel5.8。所以可以確定,內核是包含ipv6的。

3.使用lsmod查看已經加載的模塊發現沒有ipv6(技巧:lsmod | grep "ipv6")

4.試圖使用modprobe ipv6開啓ipv6模塊,系統提示:“FATAL:Module off not found.”;而且,“cat /etc/sysconfig/network”的結果是:

NETWORKING=yes

NETWORKING_IPV6=yes

HOSTNAME=qv.old

說明服務器上的ipv6不是被人禁用的。難道服務器的內核是組裏人特殊編譯的?沒有把ipv6模塊編譯進去?

5.詢問課長,確認沒有這樣的事情。當時裝的就是正常的rhel服務器。

6.跟同學提出疑問,同學說那是她改的……本來應該是NETWORKING_IPV6=no的。

7.ls /proc/net/發現ipv6相關的文件都不存在。又開始感到不能理解。

8.modprobe -c查看所有存在的模塊,發現ipv6模塊是有的。

9.這時搜索到重要信息:ls -l  /etc/modprobe.d/文件夾下的文件是設置組件行爲的。可以通過專門添加一個禁用ipv6的腳本來禁用ipv6.於是查看這個文件夾。發現問題:存在一個腳本,名字叫“noipv6”

10.打開此腳本,內容如下:

alias net-pf-10 off

alias ipv6 off

options ipv6 disable=1

於是確定了這個腳本就是問題所在。

11.聯繫了使用此服務器的使用者,詢問她是否禁用過IPV6網絡。她說不清楚,自己沒有做過。於是移走noipv6腳本至/root/ipv6backup/文件夾。重新modprobe ipv6。執行成功。服務器已經有了ipv6地址。

12.操作日誌記錄在了windows桌面上,“啓動ipv6.txt”

13.移動到我的文檔->documents中去了。

14.然後是爲兩臺機器建立tunnel連接

15.思路總結如下:

①爲兩臺機器指定ipv6地址。

②在兩臺機器上啓用隧道,ifconfig sit0 up

③將隧道指向對方ipv4地址,ifconfig sit0 inet6 tunnel ::對方ip地址

④啓用隧道sit1,ifconfig sit1 up

⑤設置ipv6路由表,將對方地址指向sit1,route -A inet6 add 對方ipv6地址 dev sit1

⑥對於上一步,資料中的解釋是:“分別激活Host1和Host2的自動隧道sit0,使雙方可以通過IPv4 兼容的IPv6 地址連通,然後激活隧道sit1,使雙方可以通過可聚集全局單播IPv6地址通信。”

以上是我根據參考資料總結出的思路,可能與實際有出入。所以如果不對,應參考參考資料的實例。

參考資料: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346189c7150885cf5593665945456ce1ba3a231006d3c4796316af3e1db0b6692c23467df7cdc7d61181fcd83f2ff93045770bf14705a51db8ba4732c151cb18feae69a3bee733e3b9a2d4c82259dd25016df0f5&p=8b2a905d9e8714ff57ea94215c0d&user=baidu&fm=sc&query=linux+%C5%E4%D6%C3+ipv6%B5%D8%D6%B7&qid=8c4e038b0315bcdd&p1=4

16.實際配置過程以校本執行日誌的方式保存在我的文檔->documents->ipv6環境搭建文件夾中

17.按照資料設定好之後,第一次ping6沒有成功。第二次ping6成功了。目前爲止沒有使用測試腳本進行實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