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目錄配置 FHS

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針對目錄樹架構定義出三層目錄:

/(根目錄):與開機系統有關

/usr (unix software resource):與軟件安裝、執行有關

/var (variable):與系統運作過程有關

根目錄(/)的意義與內容:

/bin:

單人模式下還能被執行的指令

/boot:

主要放置開機會使用到的檔案, 包括linux核心檔案, 開機選單,與開機所需配置文件等。

/dev:

任何裝置或接口設備都是以檔案的形式存在於這個目錄當中

/etc:

系統主要的配置文件幾乎都放置在這個目錄內, 如賬號密碼文件, 各種服務的起始檔等

/home:

系統默認的用戶家目錄。

/lib:

開機時會用到的函數庫,以及/bin或/sbin底下的指令會呼叫的函數庫

/media:

可移除裝置

/mnt:

暫時掛載某些額外的裝置

/opt:

給第三方協力軟件放置的目錄

/root:

系統管理員的家目錄

/sbin:

linux有許多指令是來設定系統環境的,這些指令只有root用戶才能用來設定系統,其他用戶只能用來查詢而已,放在/sbin下的爲開機過程中所需要的。

/srv:

service的縮寫, 一些網絡服務啓動之後, 這些服務所需要取用的數據目錄

/tmp:

一般用戶或是正在執行的程序暫時放置檔案的地方

開機過程中僅有根目錄會被掛載, 其他分割槽則是在開機完成後纔會持續的進行掛載的行爲。因此, 根目錄下與開機有關的目錄,就不能與根目錄放到不同的分割槽去,這些目錄有:

/etc:配置文件

/bin:重要執行檔

/dev:所需要的裝置檔案

/lib:執行檔所需的函數庫與核心所需的模塊

/sbin:重要的系統執行文件

/usr的意義與內容:unix software resource

/usr/bin:

絕大部分的用戶可使用指令都放在這裏

/usr/include:

c/c++等程序語言的header與include文檔放置處

/usr/lib:

各應用軟件的函數庫, 目標檔案, 以及不被一般使用者慣用的執行檔和腳本

/usr/local:

系統管理員在本機上自行安裝自己下載的軟件,建議安裝在此目錄, 便於管理

/usr/sbin:

非系統正常運行所需要的系統指令,最常見的就是某些網絡服務器軟件的服務指令(daemon)

/usr/share:

放置共享文件的地方

/usr/src:

源碼建議放到這裏, 核心源碼建議放置到/usr/src/linux/下

/var的意義與內容:

/var是系統運作後會漸漸佔用硬盤容量的目錄,主要針對常態性變動的檔案, 包括cache, log file以及某些軟件運作所產生的檔案。

/var/cache:

應用程序本身執行中會產生的一些暫存檔

/var/lib:

程序執行中,需要使用到的數據文件放置的目錄

/var/lock:

一次只能被一個應用程序使用

/var/log:

登陸文件放置的目錄

/var/mail:

個人電子郵箱的目錄, 這個目錄也放置到/var/spool/mail/目錄下, 通常這兩個目錄互爲鏈接文件

/var/run:

某些程序或服務啓動後, 會將它們的PID放置到這個目錄下

/var/spool:

放置一些隊列數據,排隊等待其他程序使用的數據

一些需要了解的目錄:

/lost+found:當文件系統發生錯誤時, 將一些遺失的片段放置在這個目錄下

/proc:虛擬文件系統, 放置的數據都是在內存中, 如系統核心, 進程信息,周邊裝置的狀態及網絡狀態等

/sys:虛擬文件系統,記錄與核心相關的信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