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2

把事情做到極致:

一家公司想要成爲市場上的領導者,首先要有領導者的心態,那就是要堅信你做這件事能比所有人都做得好很多。在這種心態下,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極致,你就能最終成爲領導者。

尊重數據:

尊重數據就是尊重客觀事實,數據有時也許片面,但它卻誠實而不帶情緒,因此可以排除一切人爲的偏好因素,也因此讓我們更接近真相。所以,請記住以下三條:第一,爲一個偉大創意歡呼之前,請先用數據證明其可行性和對用戶的價值所在;第二,一切工作的考覈,都應以量化數據爲標準;第三,數據面前,人人平等

問題驅動

我們的每一步都應該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前進。當一個新的idea產生的時候,請先問一下自己,做這件事我能解決什麼問題?然後,又會出現什麼問題,如何解決?如果一個創意不能解決任何現實存在的問題,它就沒有實現的價值。

kill ideas:

百度上市以後,據說李彥宏的工作主要就是 kill ideas,當一個企業有了一筆錢,同時在市場上有很多事情可以投入的時候,很多人會失去判斷力,因爲到處看來都是機會。李彥宏用一種簡單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即反問“你這個idea能解決用戶的什麼問題”。這讓我們看到,李彥宏之所以有超乎常人的判斷力,正是因爲他願意掠開一切浮華的表面現象,拋棄任何投機主義的小聰明,去直擊事物的本質。

不唯上:

一個有活力與創造力的組織,一定會鼓勵一線員工堅持自己的觀點並敢於直接表達――即便這可能有悖於某些上級或權威的觀點。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人的專業性與責任感真正發揮出來,避免企業犯經驗主義的錯誤。(不唯上,不唯書,只爲實)

<一家擁有“不唯上”的決策風格的公司是值得敬畏的,因爲這意味着企業領導人樂於放下權威,尊重眼前的事實,引導團隊做出最爲理性的決策。事實上,由於企業領導人做的大多是戰略層面的工作,不接“地氣”,往往容易忽略來自基層的真實情況。當年,老一輩革命家陳雲說“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就是勸誡人們尊重現實,重視實踐,而不是迷信權威和理論。其實,領導人放下架子,偶爾在力所不及時向員工暴露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反而會使員工更加信賴自己,並在整個公司裏形成“唯實”的風格,大大增強企業的活力>

對事不對人:

組織內最有效率的溝通方法,莫過於實事求是、坦誠相待了。坦誠地說出否定意見,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有一顆公正的心――只關注事物本身的對錯,而不是根據這件事是誰做的來給出不同的評判;同時,也不要把對一件事情的評判直接引伸爲對人的評價。

<

在百度的會議室裏,每天都能聽到有人在爭論,直接反駁或爭執得面紅耳赤是常有的事,但出了會議室,大家不會改變融洽互助的關係,訣竅就在於,所有的爭論都是對事不對人的。

對事不對人的精髓在於注重成果、尊重規則,這與前面所說的“唯實”一脈相承。對事不對人可以讓企業裏的人把有限的精力聚焦在事情和結果上,做到這一點,企業需要兩方面的支撐。其一是企業上下要不帶偏見地評價員工的工作成果;其二是要建立完善和健全的制度和標準體系。

當然,“對事不對人”也不是絕對的、單向的。在一些時候,企業的領導者也要讓“對人不對事”的思路和行爲與之並行。柳傳志曾說:“小企業做事,大企業做人。”“對事不對人”強調的是行爲和行爲的結果,而“對人不對事”,強調的是對人本身的關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