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管理】NIS使用入門、常用命令

【服務器管理】NIS使用入門、常用命令


本文在Ubuntu16.04以及Ubuntu18.04下進行測試!

1 NIS簡介

NIS(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是一個爲網絡中所有的機器提供網絡信息的系統,包括用戶名、密碼、主目錄、組信息等。如果某個用戶的用戶名以及密碼保存在了NIS密碼數據庫中,NIS允許此用戶在網絡當中的任何一臺運行有NIS客戶程序的機器上登陸。這使得整個網絡看起來象一個獨立系統,在所有的主機上有着相同的帳號。

服務器端目錄路徑 檔案內容
/etc/passwd 提供使用者賬號、UID、GID、Home目錄所在、Shell 等等
/etc/group 提供羣組數據以及 GID 的對應,還有該羣組的加入人員
/etc/hosts 主機名稱與 IP 的對應,常用於 private IP 的主機名稱對應
/etc/services 每一種服務 (daemons) 所對應的端口 (port number)
/etc/protocols 基礎的 TCP/IP 封包協議,如 TCP, UDP, ICMP 等
/etc/netgroup 網絡羣組的定義與使用 (NIS 可能會需要)
/etc/rpc 每種 RPC 服務器所對應的程序號碼
/var/yp/ypservers NIS 服務器所提供的數據庫

2 用戶創建

常用的用戶創建命令有:adduseruseradd,它們的區別如下:

命令 功能區別
adduser 會自動爲創建的用戶指定主目錄、系統shell版本,會在創建時輸入用戶密碼
useradd 需要使用參數選項指定上述基本設置,如果不使用任何參數,則創建的用戶無密碼、無主目錄、沒有指定shell版本。

通常來說,爲了方便,使用adduser創建用戶會更節省時間,這裏給出adduser命令的常用參數:

參數名 參數作用
–home 指定創建主目錄的路徑,默認是在/home目錄下創建用戶名同名的目錄,這裏可以指定;如果主目錄同名目錄存在,則不再創建,僅在登錄時進入主目錄。
–quiet 即只打印警告和錯誤信息,忽略其他信息。
–debug 定位錯誤信息。
–conf 在創建用戶時使用指定的configuration文件。
–force-badname 默認在創建用戶時會進行/etc/adduser.conf中的正則表達式檢查用戶名是否合法,如果想使用弱檢查,則使用這個選項,如果不想檢查,可以將/etc/adduser.conf中相關選項屏蔽。

總結起來,我們最常用的創建用戶的命令模板如下:

sudo adduser username --force-badname

注意:需要在NIS的服務器端(server)運行創建用戶命令!
避免登錄用戶報如下錯誤:
/usr/bin/xauth: file /home/username/.Xauthority does not exist
授權對應的目錄

sudo chown username:username -R /home/username
sudo chown username:username -R /home/username

3 更新NIS用戶

使用以下命令更新NIS用戶:
切換至目錄/var/yp

cd /var/yp

更新用戶信息:

sudo make

【作者簡介】陳藝榮,男,目前在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廣東省人體數據科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攻讀博士,擔任IEEE Access、IEEE Photonics Journal的審稿人。兩次獲得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一等獎,獲得2017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廣東賽區)一等獎、2018年廣東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等科技競賽獎項,主持一項2017-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獲得優秀結題,參與兩項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一項2018-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獲得良好結題,發表SCI論文3篇,授權實用新型專利8項,受理髮明專利13項。
我的主頁
我的Github
我的CSDN博客
我的Linkedi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