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29

G.729是國際電信聯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於1996年推出的採用共軛結構-代數碼激勵線性預測(CS-ACELP, Conjugate-Structure Algebraic-Code- Excited Linear-Predication)技術的具有8kbit/s碼率的語音編碼算法建議,該算法是以語音編碼方案中的碼激勵線性預測(CELP,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ation)技術爲基礎提出的,其原理如圖1所示。
  G.729是一種單聲道語音信號的壓縮編碼算法,模擬信號經過話帶濾波器後,按8KHz的頻率採樣並轉換成16bit的線性PCM信號(即128kbit/s的碼流),這就是圖中所示的G.729編碼器的輸入語音信號。G.729編碼器以10ms的輸入幀(80個採樣點)爲單位進行編碼。G.729編碼器的輸出爲8kbit/s的碼流,因此其壓縮比高達16:1。而經G.729解碼器還原後的聲音質量卻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其主觀平均得分(MOS,Mean Opinion Score)在4分以上(MOS最高得分爲5分),屬於良好級別,人的耳朵幾乎察覺不到聲音有失真的情況,音質與碼率爲64kbit/s的G.711編碼標準相近,而佔用的帶寬僅爲G.711的1/8。另外G.729編碼算法的延時較小,在15ms左右。
  雖然G.729具有較低的碼率、較高的還原音質和較小的延時等優點,但是由於其存在算法複雜度大和數據存儲量大的固有缺陷,在早期並沒有得到廣泛的實際應用。後來隨着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SLI工藝的進步,極大地推動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技術的發展,各大廠商紛紛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高性能DSP,也大大降低了實現G.729語音編碼算法的成本。目前,G.729已經廣泛應用於諸如IP電話、會議電視、數字音視頻監控等領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