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前言

好久没有写过日记和博客了。换了新工作,每天累死累活,不过过的还算充实,这个季度终于稍微轻松点了,忙碌惯了突然闲下来总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前两天朋友圈有人分享了一片文章讲的是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故事,文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结尾部分,只用了两句话:

在知乎上,有人问:乔布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张小龙答:说明纯粹也能成功。

作为一个纯粹的屌丝,我并没有梦想有一天能和乔布斯、张小龙这类大神比肩,因为我没有他们纯粹,没有他们执着,没有他们那种执着到近乎病态的精神!
这类安迪似的大神貌似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走下去就必定可以成功。时间会磨灭人的梦想,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梦想,时光会磨灭掉什么呢?自从离开上家公司后,我就一直想着总结下自己“上一阶段”,阶段性的总结是几步的前提。

利弊

作为一个已经离职的员工对老东家“评头论足”总是不太好的,我对上家公司唯一的评价就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它依赖于国企伙伴成功崛起,但是最终也会败在与体制化伙伴的合作道路上。我在上家公司并没有学到太多高深的东西,并不是说它的技术不行,而是限于水平原因,大公司的小职员总是会被成熟的框架和工作流程给限制住思维的发展空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大树底下也难长出新树。

收获

任何事情只要做了都会有收获,老东家教会了我基础以及如何做“大”的软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有技术大神们都有两个共同点:1.扎实的技术基础;2.对“新”技术的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在老东家工作的时候,我的主要工作方向是两方面:1.Java Server开发;2.轻量客户端研发。后端Server的研发用的已有的框架,前端的技术是我们一批菜鸟去搞的,研发过程经历了 :框架 -> 去框架 -> 使用新框架的过程。不管哪个阶段,具备扎实的基础开发都能快速上手,万变不离其宗,有了扎实的基础也就具备了练就万剑归一的前提。

基础:成为大神的前提

如果说我的老东家已经步入了黄昏,那新东家完全是一个新生儿,它朝气蓬勃,各路大神云集。当然大家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新公司的发展很快,技术迭代周期很短,基础扎实的能很快适应,基础薄弱的总会深陷泥潭。我们不断的说基础,那什么叫基础?知道Java里面Int、Long各占多少字节?还是知道什么叫面向对象?Java的集合类有多少接口多少实现?什么样的才叫基础扎实?

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反思下,我们会如何评定一个程序猿的Level呢?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同样一个功能,交给两个人来做会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实现。对于两个水平相当的人来说,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编程哲学。但是对于两个不同Level的来说,我认为这就是基本功的区别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做Java的没有不知道Java泛型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真正理解Java泛型。如下面的代码,只是知其然但是并不知其所以然,完全没有理解Java为我们提供泛型的意义和实质。

public Map<?,?> getResult(){}
User u = (User)userMap.get("user");

从基础到进阶

基础是一个很广义的定义,马克思教导我们:量变会产生质变。基础好了自然也就上升到了专家水平。仍以上面的例子举例,当我们真正理解了Java泛型,我们就会去思考为什么Java是伪泛型,C++的真泛型是怎么做到的?泛型只是个语法糖,那么Java编译为Class文件后会是什么样子?JVM是怎么在运行时帮我们定位到我们到底要调用哪个类的?(运行时绑定的实现),渐渐的我们就学习会了思考。学会了思考,基础也就慢慢扎实了,甚至,我们会从语言的设计者(神也是人)的角度考虑为什么要提供这么一个特性,这个特性我们应该怎么运用(逐步的升华为程序设计者而不再是Coder)。明白了这些,我们回头再去看那些框架就明白框架设计者为什么要那么用了,他是为了提供程序性能还是为了让框架更易扩展?甚至我们就可以去设计框架了。

结束

一个菜鸟的反思就到这里了,每当你掌握了一门技术后,不妨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对那门技术的实质了。现在的水军就是写过两个Hadoop程序就宣布自己精通“大数据”编程;用过了Redis就号称熟悉Redis,实现了Web 登陆就号称精通Java Web开发。

做为一个菜鸟程序猿,为自己规划一条路,一步一个脚印,磨刀不误砍柴工,看一本《Java编程思想》可能会花费你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收获会是你看十本《Spring框架实战》《SSH整合开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