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過去的幾年

到現在爲此(2006-06-26) 有三年了,回首過去的三年,不驚的讓自己感嘆,時間過的太快,要學的東西太多,自己瞭解的太少,接觸面窄(作過數字圖像,office插件,adobe插件,用過多線程,基於tcp/ip的上傳下載, Socket, ATL, COM, ActiveX, XML, DirectX, MFC, STL ),自己吃懂得的不多,自己的水平比自己期望的相差甚遠,我一直在問自己爲什麼自己還是這麼菜。經過這幾年的反問,感悟到了幾點原因:
1.   基礎不好,  對C++, Windows以及算法都理解的不夠( 對C++的語法都不怎麼熟練,Window機制瞭解的不多);
2.   編碼規泛不夠標準, 對程序的可複用性,穩定性判別不多;
3.   思考問題方法不對,缺乏冷靜, 遇到問題性情暴躁,沒有從問題的出發點找到根本原因,或沒有根據的亂調試;   
4.   開發方法不好,沒有從整體先分析,或分析不徹底,想到哪寫到哪.
5.   工作效率不高, 在實現功能前,沒有過多的對整體出發,盲目的去寫一些細節的東西,到頭來發現協調不好,可複用性,穩定性差;
6.   獨立性太弱, 缺乏借鑑,遇到一些問題時,自己沒有多思考找到解決方案,沒有找到原因就把現象說給負責人的聽, 有點在推責任;
7.   研發能力弱, 遇到問題,不是從一些技術原理出發,而是去找相關的原碼;
8.   做過項目總結不夠, 做完一個項目沒有去總結過程中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用了哪些技術,自己沒有對該技術進行進一步理解及使用, 以後應當注意的哪些等;
9.   缺乏積累, 對實現過的功能沒有把它積累起來,下次遇到又從0開始,不僅浪費了時間,更是對自己經驗的負增長, 沒有找到成就感;  
10. 缺乏對技術的敏感, 對一些第三方東西有沒有相關操作接口沒有把握的猜想;
11. 有些浮躁,沒有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的研究,實踐, 被一時的衝動扭曲了自己的方向.
12.  對產品戰略的認識不夠, 做一個產品應該從長遠看,瞭解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功能,如何分步實現,進一步提高程序的易用性,擴充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