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

前幾天在補測試用例的時候,想學習一下如何使用mock進行單元測試,於是找到了Junit in action的書。先是大概的瀏覽了一遍目錄然後我陷入了思考,是應該從頭到尾的看完還是找自己不會的地方重點看?很明顯前一種方法可以讓我瞭解Junit的方方面面但是後一種能直接解決我現在關於Mock的問題。經過一陣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我決定選擇後者。因爲“查找的效率遠比遍歷要高”。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從頭到尾的看一本書,除非是字典之類的東西。但是面對海量的知識,我們就得把這些知識當做是一本字典,然後學會查字典學會快速的解決自己棘手的問題。不能把有限的經歷浪費在產出效率極低的其他“無用”知識上。所以說工作當中的看技術書更準確的說應該是給自己的知識整理目錄的一個過程。系統學習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你心中所認爲的“系統”的學習某個東西僅僅是你的一個錯覺而已。

然後我想到了兩個字“捨得”從提高班的作品展開始就開始學習這兩個字,還記得當時做的作品功能很多,恨不得把作品搞成一個“百寶箱”,但是展示作品的過程中給你的時間就那麼一點點,所以把搶眼的功能拿出來不搶眼的就要放棄,一定要果斷放棄。唯有把手中的東西放下才能去拿下一個更加重要的東西。


就像《當幸福來敲門》裏面那個父親,不放掉自己手中的那個測量骨密度的儀器永遠不會去找下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一樣。雖然網上一直在說這個電影是捍衛夢想的但是我一直隱隱的感覺這個電影是爲了告訴人們如何捨得的,無所謂了,一千個觀衆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