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大的七年

就在剛剛,看看劉未鵬的CSDN博客裏的一篇文章《我在南大的七年》,感觸頗深,然後想起來自己在山大的四年半,還有未來的兩年半,感慨自己的大學四年稀裏糊塗的過去了,還有是對自己的未來的2年半的研究生生活的迷惘!


我的大學生活是一段很失敗的經歷,高中的時候就對計算機很感興趣,但是從來沒想過要去學計算機。大一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就是農村來的小黑孩,同學都開玩笑,說我是從非洲來的,不知道Windows 7爲何物,一次很巧合的機會進入了學校的電腦服務部,一個免費爲同學們修理電腦的學生社團,在部裏我瞭解了很多的東西,最拿手的就是重裝系統了,呵呵 。 然後到大二的時候對本科專業-化學徹底失去了興趣...然後開始自學計算機。在大二的時候開始自學java,那時候學java完全靠馬士兵老師的視頻學下來的,雖然現在已經和java沒啥聯繫了,不過電腦上還是存着馬士兵老師的java視頻,一直沒捨得刪,現在還能想起來馬老師幽默的講課方式,感謝馬老師帶給我的那段快樂時光。大三的時候也是從電腦服務部裏知道了Linux這個東西,然後我就查資料瞭解這個很深奧的東西,嘗試裝各種各樣的Linux系統,那時候喜歡折騰電腦(2年換了3次硬盤),但都是一些很淺顯的東西,沒有深入進去,到大三末的時候還停留在對Linux操作的程度,一直沒有在Linux上編過程序!

大四上的時候,不知從那裏聽到的,可以跨專業報送到其他專業,然後我滿懷希望,在中心校區和軟件園校區之間爲此奔波,最後的最後,保送到了計算機學院。當時的時候對LInux很感興趣,然後就找了一個嵌入式方向的老師,從那一刻開始,我才感覺自己進入了IT的行列!

然後就是渾渾噩噩的大四保研生活,感覺就做對了一件事,看完了趙迥博士的《Linux 0.11內核情景分析》,然後無聊中搭建了一個Linux服務器,唉,然後大學的生活就到了盡頭..大學經歷和劉未鵬大牛真的沒法比啊!


現在研究生學習剛剛開始,雖然一直在看書,但沒有什麼具體的目標,只知道自己想做嵌入式,看完了劉未鵬的博客,我好像知道了自己的未來2年要做什麼:

  1. 好好的研究Linux內核,Read The Fucking Source Code !
  2. 多看關於Linux內核、Linux驅動的英文經典書籍,術業有專攻!
  3. 平時多學代碼,多看算法,鍛鍊數學思維邏輯,養成自己的編碼風格
  4. 注意英語口語和聽力的學習,聽力就是看美劇,其實我挺想進外企的,只是他不要我...
恩,就這麼辦!對了,聽說劉未鵬老師的《暗時間》不錯,有空看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