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se簡介

MBSE(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


基於文件的系統工程已越來越無法滿足要求,模型驅動的系統設計應運而生.


從需求階段開始即通過模型(而非文檔)的不斷演化、迭代遞增驅動系統的研製過

程,包括需求分析、功能分析、系統設計、確認及驗證行爲均由模型表達並由模型驅

動。

 未來系統是典型的系統之系統,系統及與外部環境的交聯趨於複雜。

從系統工程到複雜系統工程,再到複雜組織體系統工程,是範圍的轉移,支配本領域的基本規律發生了變化。

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就是要回答解決複雜系統工程的問題。

工業互聯網、直接數字製造(DDM)和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被譽爲是未來製造業的三大典型特徵。

複雜系統工程與傳統系統工程核心不同在於流程中傳遞信息的方式,傳統的系統工程方法中信息傳遞的是文件

固有的缺陷是文件之間的相互依賴性是隱形的,文件傳遞的是靜態信息,缺乏整體。

MBSE方法論是用於支持在“基於模型的”或“模型驅動的”背景環境中系統工程學科諸多相關流程、方法、和工具的集合。

通過標準系統建模語言構建需求模型、功能模型、架構模型,實現需求、功能到架構的分解和分配,通過模型執行實現系統需求和功能邏輯的“驗證”和“確認”,並驅動聯合仿真、產品設計、實現、測試、綜合、驗證和確認環節。

MBSE傳遞的模型,包括需求、結構、行爲和參數在內的動態信息。

模型使整個組織中各類專業工程和技術領域人員更加直觀的理解和表達系統,確保全程傳遞和使用的是基於同一模型


現代飛行器的複雜程度越來越高,其系統變量越來越多、目標或任務也越來越多、硬

件/軟件越來越複雜,同一單位不同研發部門之間的建模軟件都存在很多的差異,而

MBSE技術要求確保全程傳遞和使用的是基於同一模型,因此統一的建模標準成爲MBSE

實現道路上的一個問題。


於是FMI(The Functional Mockup Interface)標準應運而生,FMI意爲功能模型接

口,是一種通用模型接口標準,用於將不同供應商提供的各種不同的行爲模型設備與

標準控制器的軟件/硬件/模型進行半實物實時仿真測試。


因FMI技術是目前解決多源異構模型集成問題的最好的解決辦法,既順應大型研製單位

各個部門的使用習慣又符合目前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在此基礎上形成跨平臺、貫穿

產品研發全流程應用的功能數字樣機成爲MBSE技術本土化應用最爲急需的解決方案。


國際系統工程委員會和對象管理組織(ObjectManagement Group,簡寫爲OMG)

在UML2.0的基礎上,定義了一種新的系統建模語言標準——SysML語言。該語言是一

種圖形建模語言,支持對包含人員、硬件、軟件、過程、控制等在內的複雜系統進行說

明、分析、設計、驗證與確認,且獨立於具體的方法與工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