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國廣電三領域九大標準之爭

  • 我看中國廣電三領域九大標準之爭

    信源: MPEG-2 ,AVS ,H.264 用哪個

    MPEG-2: 最爲成熟,產品線豐富。如果更換編碼器廣電廠商將投入很多,很難動搖它的霸主地位。

    AVS:從我這兩天調試AVS的代碼來看,AVS視頻標準還是很先進的,去掉了264的一些煩瑣要求,系統層與MPEG-2兼容,但是能否大規模商用還是令人懷疑。我主要是認爲很少會有中國的廠家能推出基於它的完整的一套硬件STB BSP解決方案,聯合信源只是做芯片設計是不夠的。

    H.264: 國際流行的編碼格式,由於系統層並不與MPEG-2兼容,我想不會用在電視的播送上,但我知道有用MPEG-2  TS 承載264 VIDEO的應用。我想IPTV是它的主要市場,當然還有移動接收方面DVB-T/DAB。

    信道: DVB-T , ADTB-T , DMB-T 用哪個?

    DVB-T:歐洲成熟的方案,但多載波應用時的缺陷是被我們北大的專家所指責的。 雖然我認爲DVB-T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個人認爲2004年北京的DVB-T迅速上馬實質是爲了慶祝北廣集團成立三週年而做的形象工程。

    ADTB-T 上海交大的“傑作”,應用的“崇明家家通工程”讓我感到興奮,至少是爲廣大人民羣衆做事情。據說ADTB的成本高,我也不太清楚。不過交大的底氣很足,最近出版的<<電視技術>>上居然有關於ADTB的論文末尾用紅筆着重寫着“如不採用該標準,DVB-T將會成爲事實的標準!”

    DMB-T  清華的研究成果,在DVB-T上做了些改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我不太清楚它的技術的具體方面。

    總之,好象信道編碼實際上是南北兩派之爭,死活就定不出一個正式標準來。難怪廣科院的老前輩撰文痛斥“都搞了幾年了,還沒確定!”

    CA :大卡,小卡,USB用哪個

    PCMCIA:成本較高,而且我個人覺得STB廠商應該擁有自己的解擾功能。

    小卡:成本低,大家都很熟悉ISO 7816標準,這種方法對CA廠商沒有什麼好處,適合國人找便宜的心理。

    USB:這是很流行的通用接口標準,大家可以想我用USB就什麼都可以接了,MP3,DC等等。但我並不看好這東西,至少我覺得現在去用會存在很多不可預測的問題,除非把芯片,存儲設備等都做進電視中去的時候再談這個吧。

    現在大家爲機卡分離吵個不停,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