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16年度总结

2016年已经过去近半个月,现在才写年度总结,也是够独树一帜的了。总的来说,2016年对于我来讲有质一样的改变,不仅仅在生活上,学习上,更是在未来的发展上给了我太多的启迪。

一、技术

2015年,我选择了web前端,仅仅只是个会敲敲静态页面的小白,做了几个新闻和购物类网站首页,觉得自己很有天分,现在想想也挺“无敌”的。(哈哈,会不会太不要脸了)那个时候不知道后面会面临着怎样的折磨。

2016年初。开始学习js相关知识,面对c语言勉强及格的我来说,jquery中的语法好多都模模糊糊,半生半熟的大概的啃完了。

3月份,接到了一个“紫薯原浆”的B2C商业性网站的项目。开始感觉特别兴奋,接下来就抑郁了,前期准备就花了很多时间,要和美工讨论特效等问题,并提前去做个demo,进行调试,并确保能兼容各大基本浏览器。所以在前期准备的时候,我看了HTML5CSS3de响应式网页设计(俗称动物世界),发现原来前端光静态的网页就这么多注意事项,同时学习了前端编程的基本准则。

做项目的过程中,真的学到了很多做demo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如何在网上百度解决方法,咨询大神们;和美工如何交流以及后台的交互;如何使用熟练的使用jqery库;以及文件格式等的细节问题。也认识到,做任何特效或者项目时,需要先理清楚思维逻辑,再动手去做,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程序写到哪里是哪里。

在紫薯项目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Tab切换购物车加减(因为我主要做这两个)。Tab切换就是最基本的层级的变化和隐藏,购物车加减对于刚刚理解js的我来说可能前期是懵比状态,慢慢理清思路之后,后面就是加加减减的问题了。总的来说,项目全程中是比较侥幸的,遇到不会的问题,我都经常会百度,也能恰恰找到我想要的答案,后来听说了知乎,就去成为了知乎的常驻点赞看评论的水军,后面也开始在感兴趣的方面发表下自己的意见。碰到了很多好心的前辈,也遇到过大神的指点,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web火的原因吧。

暑假过了后,又去加深学习了HTML5CSS3,以及JS。重新看的时候才觉得这些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其中较为流行的当属HTML5的缓存、canvas、新的标签,css3的矢量图

对于移动端的开发,在jquery mobileapicloud上犹豫了很久。先是看了下jquery mobile的文档,简单做了下,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apicloud是利用html5+开发的app,所以决定用apicloud开发。学习了apicloud的基本教程,熟练掌握了基本开发流程和制作app。也做了一款自己的app(咱们屯)。虽然学的过程有很大的争议,但是在apicloud论坛大神的帮助下慢慢的啃了下来。自己也做了一款测试的小型的地图app

这个时候整个人的状态变得渴望去看到更多的前端技术,于是经常在知乎上关注这方面的问题。看到了“框架”一词,觉得这个词好6(虽然当时不大懂意思),之后再有相关讯息我也会关注。

后来又自学了js的定时器,DOM操作,js运动,jsBOM应用,事件以及Ajax,还有大概了解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暑假来了之后,把之前项目中用到的东西模块化,有tabjs监听鼠标事件,Velocity.js(弹出式相框),jquery获取页面并以json格式储存。

接下来就正式看了bootstrap框架,发现框架原来如此方便,通过学习他的官方文档,熟练运用了bootstrap框架。也看了一个js插件,lightbox画廊(现在大部分网站上点击图片弹出的方式)。再加上之前对LESS/SASS很感兴趣,又去自学了less预处理器。

之后又在业余时间看了之前学过的js知识和数据结构和算法。在学校学习了关于php简单的知识,对后台认识比以前更具体,ps也略懂一二。也简化了自己的代码量。现在再写起东西来,不像以前那样写到哪里是哪里,而是有逻辑的去完成demo,什么地方该用什么,也都知道了,不再重复使用相同的代码。

二、比赛

说到比赛,还是很久以前参加过,从来没有这么正式,还顺带出去耍了下。参加的有“三创大赛”和“互联网+”两个比较大型的赛事。团队配置比较可靠,有主帅,有军师,也有后勤。在比赛的整个过程中,感觉就是反反复复的把那8分钟或者10分钟的讲稿来来回回的琢磨,不停的思考各个方面的礼仪问题,回答问题是否得体等。当然前期策划书的制作,也大大小小删改了数十次。真正觉得台上10分钟,台下“3月”功还是有的。现在想起来,还很怀念呢!

由于准备充分,三创比赛我们顺利进入了国赛,去了西安。为了不当只旅游队,我们在西安先是放松了一天,然后认认真真准备比赛。虽然没有达到最好的成绩,但是我们努力了,奖项实至名归。遗憾的是“互联网+”没有进入复赛。号外,我们的idea是“第二人生”,关于殡葬业改革的。

后来又去了青桐创咖培训,和很多有创业想法的小伙伴交流学习。认识了很多小伙伴,有“挖掘机”的,有“VR”的,印象最深的还是“辣小妹”。和他们一起学习,听秋叶大叔讲PPT,听大咖讲自媒体趋势,感觉自己成为被洗脑,牛人的演讲功底一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是我培训收获最大的一句话,我想我会努力去做。

三、旅行

自从上了大学,我就给自己规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就要去穷游一个地方。高中毕业,去了西湖,沉迷于那蒙蒙细雨的西湖景色中。2016年劳动节前夕,自己和3个室友穷游了一趟北京。不到长城非好汉,在狂风暴雨中,我们仨登上去了,没有觉得有多陡,台阶有多高,只是觉得我可以!故宫、水立方、颐和园等都去了躺,就差没在长城上刻字了(这是错误的行为)。匆匆结束了4天的旅行,坐上了开往武汉的硬座。

20167月底,在西安结束了比赛,我就顺势去了西藏。看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也看了西藏的三大圣湖,还看了松赞干布的行宫。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去珠穆朗玛峰。(我高原反应,发烧了。)
20161112日。德玛西亚杯在武汉举行,我成功买到了门票,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追EDG的旅程。

四、未来

互联网时代,变化日新月异。如果不能紧随着它,你就会被他所淘汰。希望我能跟紧它的脚步,进一步成为web前端工程师。

Web前端工程师,我当定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