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操作,文件複製,刪除修改等

cp命令
該命令的功能是將給出的文件或目錄拷貝到另一文件或目錄中,同MSDOS下的copy命令一樣,功能十分強大。
語法: cp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說明:該命令把指定的源文件複製到目標文件或把多個源文件複製到目標目錄中。
該命令的各選項含義如下:
- a 該選項通常在拷貝目錄時使用。它保留鏈接、文件屬性,並遞歸地拷貝目錄,其作用等於dpR選項的組合。
- d 拷貝時保留鏈接。
- f 刪除已經存在的目標文件而不提示。
- i 和f選項相反,在覆蓋目標文件之前將給出提示要求用戶確認。回答y時目標文件將被覆蓋,是交互式拷貝。
- p 此時cp除複製源文件的內容外,還將把其修改時間和訪問權限也複製到新文件中。
- r 若給出的源文件是一目錄文件,此時cp將遞歸複製該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此時目標文件必須爲一個目錄名。
- l 不作拷貝,只是鏈接文件。
  需要說明的是,爲防止用戶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用cp命令破壞另一個文件,如用戶指定的目標文件名已存在,用cp命令拷貝文件後,這個文件就會被新源文件覆蓋,因此,建議用戶在使用cp命令拷貝文件時,最好使用i選項。
mv命令
用戶可以使用mv命令來爲文件或目錄改名或將文件由一個目錄移入另一個目錄中。該命令如同MSDOS下的ren和move的組合。
語法:mv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說明:視mv命令中第二個參數類型的不同(是目標文件還是目標目錄),mv命令將文件重命名或將其移至一個新的目錄中。當第二個參數類型是文件時,mv命令完成文件重命名,此時,源文件只能有一個(也可以是源目錄名),它將所給的源文件或目錄重命名爲給定的目標文件名。當第二個參數是已存在的目錄名稱時,源文件或目錄參數可以有多個,mv命令將各參數指定的源文件均移至目標目錄中。在跨文件系統移動文件時,mv先拷貝,再將原有文件刪除,而鏈至該文件的鏈接也將丟失。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爲:
- I 交互方式操作。如果mv操作將導致對已存在的目標文件的覆蓋,此時系統詢問是否重寫,要求用戶回答y或n,這樣可以避免誤覆蓋文件。
- f 禁止交互操作。在mv操作要覆蓋某已有的目標文件時不給任何指示,指定此選項後,i選項將不再起作用。
如果所給目標文件(不是目錄)已存在,此時該文件的內容將被新文件覆蓋。爲防止用戶用mv命令破壞另一個文件,使用mv命令移動文件時,最好使用i選項。
 
rm命令
用戶可以用rm命令刪除不需要的文件。該命令的功能爲刪除一個目錄中的一個或多個文件或目錄,它也可以將某個目錄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錄均刪除。對於鏈接文件,只是斷開了鏈接,原文件保持不變。
rm命令的一般形式爲:
rm [選項] 文件…
如果沒有使用- r選項,則rm不會刪除目錄。
該命令的各選項含義如下:
- f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從不給出提示。
- r 指示rm將參數中列出的全部目錄和子目錄均遞歸地刪除。
- i 進行交互式刪除。
使用rm命令要小心。因爲一旦文件被刪除,它是不能被恢復的。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以使用i選項來逐個確認要刪除的文件。如果用戶輸入y,文件將被刪除。如果輸入任何其他東西,文件則不會刪除。
 
mkdir命令
功能:創建一個目錄(類似MSDOS下的md命令)。
語法:mkdir [選項] dir-name
說明:該命令創建由dir-name命名的目錄。要求創建目錄的用戶在當前目錄中(dir-name的父目錄中)具有寫權限,並且dirname不能是當前目錄中已有的目錄或 文件名稱。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爲:
- m 對新建目錄設置存取權限。也可以用chmod命令設置。
- p 可以是一個路徑名稱。此時若路徑中的某些目錄尚不存在, 加上此選項後, 系統將自動建立好那些尚不存在的目錄,即一次可以建立多個目錄。
 
rmdir 命令
功能:刪除空目錄。
語法:rmdir [選項] dir-name
說明:dir-name表示目錄名。該命令從一個目錄中刪除一個或多個子目錄項。需要 特別注意的是,一個目錄被刪除之前必須是空的。rm - r dir命令可代替 rmdir,但是有危險性。刪除某目錄時也必須具有對父目錄的寫權限。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爲:
- p 遞歸刪除目錄dirname,當子目錄刪除後其父目錄爲空時,也一同被刪除。如果整個路徑被刪除或者由於某種原因保留部分路徑,則系統在標準輸出上顯示相應 的信息。
 
ls 命令
ls是英文單詞list的簡寫,其功能爲列出目錄的內容。這是用戶最常用的一個命令之一,因爲用戶需要不時地查看某個目錄的內容。該命令類似於DOS下的dir命令。
語法:ls [選項] [目錄或是文件]
對於每個目錄,該命令將列出其中的所有子目錄與文件。對於每個文件,ls將輸出 其文件名以及所要求的其他信息。默認情況下,輸出條目按字母順序排序。當未給出目錄名或是文件名時,就顯示當前目錄的信息。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如下:
- a 顯示指定目錄下所有子目錄與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 A 顯示指定目錄下所有子目錄與文件,包括隱藏文件。但不列出“.”和 “..”。
- b 對文件名中的不可顯示字符用八進制逃逸字符顯示。
- c 按文件的修改時間排序。
- C 分成多列顯示各項。
- d 如果參數是目錄,只顯示其名稱而不顯示其下的各文件。往往與l選項一起使 用,以得到目錄的詳細信息。
- f 不排序。該選項將使lts選項失效,並使aU選項有效。
- F 在目錄名後面標記“/”,可執行文件後面標記“*”,符號鏈接後面標記 “@”,管道(或FIFO)後面標記“|”,socket文件後面標記“=”。
- i 在輸出的第一列顯示文件的i節點號。
- l 以長格式來顯示文件的詳細信息。這個選項最常用。
每行列出的信息依次是: 文件類型與權限 鏈接數 文件屬主 文件屬組 文件大小 建立或最近修改的時間 名字
對於符號鏈接文件,顯示的文件名之後有“—〉”和引用文件路徑名。
對於設備文件,其“文件大小”字段顯示主、次設備號,而不是文件大小。
目錄中的總塊數顯示在長格式列表的開頭,其中包含間接塊。
- L 若指定的名稱爲一個符號鏈接文件,則顯示鏈接所指向的文件。
- m 輸出按字符流格式,文件跨頁顯示,以逗號分開。
- n 輸出格式與l選項相同,只不過在輸出中文件屬主和屬組是用相應的UID號和 GID號來表示,而不是實際的名稱。
- o 與l選項相同,只是不顯示擁有者信息。
- p 在目錄後面加一個“/”。
- q 將文件名中的不可顯示字符用“?”代替。
- r 按字母逆序或最早優先的順序顯示輸出結果。
- R 遞歸式地顯示指定目錄的各個子目錄中的文件。
- s 給出每個目錄項所用的塊數,包括間接塊。
- t 顯示時按修改時間(最近優先)而不是按名字排序。若文件修改時間相同,則 按字典順序。修改時間取決於是否使用了c或u選頂。缺省的時間標記是最後一次修 改時間。
- u 顯示時按文件上次存取的時間(最近優先)而不是按名字排序。即將-t的時間 標記修改爲最後一次訪問的時間。
- x 按行顯示出各排序項的信息。
用ls - l命令顯示的信息中,開頭是由10個字符構成的字符串,其中第一個字符表示文件類型,它可以是下述類型之一:
- 普通文件
d 目錄
l 符號鏈接
b 塊設備文件
c 字符設備文件
後面的9個字符表示文件的訪問權限,分爲3組,每組3位。
第一組表示文件屬主的權限,第二組表示同組用戶的權限,第三組表示其他用戶的權限。每一組的三個字 符分別表示對文件的讀、寫和執行權限。
各權限如下所示:
r 讀
w 寫
x 執行。對於目錄,表示進入權限。
s 當文件被執行時,把該文件的UID或GID賦予執行進程的UID(用戶ID)或GID(組 ID)。
t 設置標誌位(留在內存,不被換出)。如果該文件是目錄,在該目錄中的文件只能被超級用戶、目錄擁有者或文件屬主刪除。如果它是可執行文件,在該文件執行 後,指向其正文段的指針仍留在內存。這樣再次執行它時,系統就能更快地裝入該文件。
tar命令
tar可以爲文件和目錄創建檔案。利用tar,用戶可以爲某一特定文件創建檔案(備份文件),也可以在檔案中改變文件,或者向檔案中加入新的文件。tar最初被用來在磁帶上創建檔案,現在,用戶可以在任何設備上創建檔案,如軟盤。利用tar命令,可以把一大堆的文件和目錄全部打包成一個文件,這對於備份文件或將幾個文件組合成爲一個文件以便於網絡傳輸是非常有用的。Linux上的tar是GNU版本的。
語法:tar [主選項+輔選項] 文件或者目錄
使用該命令時,主選項是必須要有的,它告訴tar要做什麼事情,輔選項是輔助使用的,可以選用。
主選項:
c 創建新的檔案文件。如果用戶想備份一個目錄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選擇這個選項。
r 把要存檔的文件追加到檔案文件的未尾。例如用戶已經作好備份文件,又發現還有一個目錄或是一些文件忘記備份了,這時可以使用該選項,將忘記的目錄或文件追加到備份文件中。
t 列出檔案文件的內容,查看已經備份了哪些文件。
u 更新文件。就是說,用新增的文件取代原備份文件,如果在備份文件中找不到要更新的文件,則把它追加到備份文件的最後。
x 從檔案文件中釋放文件。
輔助選項:
b 該選項是爲磁帶機設定的。其後跟一數字,用來說明區塊的大小,系統預設值爲20(20*512 bytes)。
f 使用檔案文件或設備,這個選項通常是必選的。
k 保存已經存在的文件。例如我們把某個文件還原,在還原的過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會進行覆蓋。
m 在還原文件時,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時間設定爲現在。
M 創建多卷的檔案文件,以便在幾個磁盤中存放。
v 詳細報告tar處理的文件信息。如無此選項,tar不報告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確認。
z 用gzip來壓縮/解壓縮文件,加上該選項後可以將檔案文件進行壓縮,但還原時也一定要使用該選項進行解壓縮。
 
gzip命令
減少文件大小有兩個明顯的好處,一是可以減少存儲空間,二是通過網絡傳輸文件時,可以減少傳輸的時間。gzip是在Linux系統中經常使用的一個對文件進行壓縮和解壓縮的命令,既方便又好用。
語法:gzip [選項] 壓縮(解壓縮)的文件名
各選項的含義:
-c 將輸出寫到標準輸出上,並保留原有文件。
-d 將壓縮文件解壓。
-l 對每個壓縮文件,顯示下列字段:
壓縮文件的大小
未壓縮文件的大小
壓縮比
未壓縮文件的名字
-r 遞歸式地查找指定目錄並壓縮其中的所有文件或者是解壓縮。
-t 測試,檢查壓縮文件是否完整。
-v 對每一個壓縮和解壓的文件,顯示文件名和壓縮比。
-num 用指定的數字num調整壓縮的速度,-1或--fast表示最快壓縮方法(低壓縮比),-9或--best表示最慢壓縮方法(高壓縮比)。系統缺省值爲6。
 
unzip命令
用MS Windows下的壓縮軟件winzip壓縮的文件如何在Linux系統下展開呢?可以用unzip命令,該命令用於解擴展名爲.zip的壓縮文件。
語法:unzip [選項] 壓縮文件名.zip
各選項的含義分別爲:
-x 文件列表 解壓縮文件,但不包括指定的file文件。
-v 查看壓縮文件目錄,但不解壓。
-t 測試文件有無損壞,但不解壓。
-d 目錄 把壓縮文件解到指定目錄下。
-z 只顯示壓縮文件的註解。
-n 不覆蓋已經存在的文件。
-o 覆蓋已存在的文件且不要求用戶確認。
-j 不重建文檔的目錄結構,把所有文件解壓到同一目錄下。
df命令
功能:檢查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佔用情況。可以利用該命令來獲取硬盤被佔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等信息。
語法:df [選項]
說明:df命令可顯示所有文件系統對i節點和磁盤塊的使用情況。
該命令各個選項的含義如下:
-a 顯示所有文件系統的磁盤使用情況,包括0塊(block)的文件系統,如/proc文件系統。
-k 以k字節爲單位顯示。
-i 顯示i節點信息,而不是磁盤塊。
-t 顯示各指定類型的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使用情況。
-x 列出不是某一指定類型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使用情況(與t選項相反)。
-T 顯示文件系統類型。
 
du命令
du的英文原義爲“disk usage”,含義爲顯示磁盤空間的使用情況。
功能:統計目錄(或文件)所佔磁盤空間的大小。
語法:du [選項] [Names…]
說明:該命令逐級進入指定目錄的每一個子目錄並顯示該目錄佔用文件系統數據塊(1024字節)的情況。若沒有給出Names,則對當前目錄進行統計。
該命令的各個選項含義如下:
-s 對每個Names參數只給出佔用的數據塊總數。
-a 遞歸地顯示指定目錄中各文件及子孫目錄中各文件佔用的數據塊數。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則只顯示Names中的每一個目錄及其中的各子目錄所佔的磁盤塊數。
-b 以字節爲單位列出磁盤空間使用情況(系統缺省以k字節爲單位)。
-k 以1024字節爲單位列出磁盤空間使用情況。
-c 最後再加上一個總計(系統缺省設置)。
-l 計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對硬鏈接文件,則計算多次。
-x 跳過在不同文件系統上的目錄不予統計。
 
dd命令
功能:把指定的輸入文件拷貝到指定的輸出文件中,並且在拷貝過程中可以進行格式轉換。可以用該命令實現DOS下的diskcopy命令的作用。先用dd命令把軟盤上的數據寫成硬盤的一個寄存文件,再把這個寄存文件寫入第二張軟盤上,完成diskcopy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應該將硬盤上的寄存文件用rm命令刪除掉。系統默認使用標準輸入文件和標準輸出文件。
語法:dd [選項]
if =輸入文件(或設備名稱)。
of =輸出文件(或設備名稱)。
ibs = bytes 一次讀取bytes字節,即讀入緩衝區的字節數。
skip = blocks 跳過讀入緩衝區開頭的ibs*blocks塊。
obs = bytes 一次寫入bytes字節,即寫入緩衝區的字節數。
bs = bytes 同時設置讀/寫緩衝區的字節數(等於設置ibs和obs)。
cbs = byte 一次轉換bytes字節。
count=blocks 只拷貝輸入的blocks塊。
conv = ASCII 把EBCDIC碼轉換爲ASCIl碼。
conv = ebcdic 把ASCIl碼轉換爲EBCDIC碼。
conv = ibm 把ASCIl碼轉換爲alternate EBCDIC碼。
conv = block 把變動位轉換成固定字符。
conv = ublock 把固定位轉換成變動位。
conv = ucase 把字母由小寫轉換爲大寫。
conv = lcase 把字母由大寫轉換爲小寫。
conv = notrunc 不截短輸出文件。
conv = swab 交換每一對輸入字節。
conv = noerror 出錯時不停止處理。
conv = sync 把每個輸入記錄的大小都調到ibs的大小(用NUL填充)。
 
fdformat 命令
軟盤是用戶常用的存儲介質之一。軟盤在使用之前必須先作格式化操作,然後可以用tar、dd、cpio等命令存儲數據,也可以在軟盤上建立可安裝的文件系統。
功能:低級格式化軟盤
語法:format [-n] device
說明:該命令的作用是對軟盤進行格式化。
-n 軟盤格式化後不作檢驗。
device 指定要進行格式化的設備,通常是下述設備之一:
/dev/fd0d360
/dev/fd0h1200
/dev/fd0D360
/dev/fd0H360
/dev/fd0D720
/dev/fd0H720
/dev/fd0h360
/dev/fd0h720
/dev/fd0H1440
 指令名稱 : chmod

  使用權限 : 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 chmod [-cfvR] [--help] [--version] mode file...

  說明 : Linux/Unix 的檔案存取權限分爲三級 : 檔案擁有者、羣組、其他。利用 chmod 可以藉以控制檔案如何被他人所存取。

  參數格式 :

  mode : 權限設定字串,格式如下 : [ugoa...][[+-=][rwxX]...][,...],其中

  u 表示該檔案的擁有者,g 表示與該檔案的擁有者屬於同一個羣體(group)者,o 表示其他以外的人,a 表示這三者皆是。

  + 表示增加權限、- 表示取消權限、= 表示唯一設定權限。

  r 表示可讀取,w 表示可寫入,x 表示可執行,X 表示只有當該檔案是個子目錄或者該檔案已經被設定過爲可執行。 -c : 若該檔案權限確實已經更改,才顯示其更改動作

  -f : 若該檔案權限無法被更改也不要顯示錯誤訊息

  -v : 顯示權限變更的詳細資料

  -R : 對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進行相同的權限變更(即以遞迴的方式逐個變更)

  --help : 顯示輔助說明

  --version : 顯示版本

  範例 :將檔案 file1.txt 設爲所有人皆可讀取 :

  chmod ugo+r file1.txt

  將檔案 file1.txt 設爲所有人皆可讀取 :

  chmod a+r file1.txt

  將檔案 file1.txt 與 file2.txt 設爲該檔案擁有者,與其所屬同一個羣體者可寫入,但其他以外的人則不可寫入 :

  chmod ug+w,o-w file1.txt file2.txt

  將 ex1.py 設定爲只有該檔案擁有者可以執行 :

  chmod u+x ex1.py

  將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皆設爲任何人可讀取 :

  chmod -R a+r *

  此外chmod也可以用數字來表示權限如 chmod 777 file

  語法爲:chmod abc file

  其中a,b,c各爲一個數字,分別表示User、Group、及Other的權限。

  r=4,w=2,x=1

  若要rwx屬性則4+2+1=7;

  若要rw-屬性則4+2=6;

  若要r-x屬性則4+1=7。

  範例:

  chmod a=rwx file

  和

  chmod 777 file

  效果相同

  chmod ug=rwx,o=x file

  和

  chmod 771 file

  效果相同

  若用chmod 4755 filename可使此程式具有root的權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