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文章连载二十五: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

 由于十年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的成功,面对国内外可能将越来越多的善意的宣传,我们是否会沾沾自喜,在我们队伍中是否会滋生一些不良的浅薄的习气?华为人的 自豪是否会挂在脸上?凭什么自豪?华为人能否持续自豪?我们前进的道路是越来越宽广,还是越来越困难?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越发展,竞争对手实力越 强,竞争就越困难。我们要有长期在思想上艰苦奋斗的准备。持续不断地与困难奋斗之后,会是一场迅猛的发展,这种迅猛的发展,会不会使我们的管理断裂?会不 会使意满志得的华为人手忙脚乱,不能冷静系统地处理重大问题,从而导致公司的灭亡?事实上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和使命,比以前我们重技术、重销售的时代更加 重大而艰难,要全面地建设和管理我们的事业的艰难度要远远大于以前的艰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干部要更快地成熟起来。
管理是世界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永恒的难题,华为在第二次创业中更加不可避免。

管理与服务是华为生死攸关的问题
  人才、资金、技术都不是华为生死攸关的问题,这些都是可以引进来的,而管理与服务是不可照搬引进的,只有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去确认先进的管理与服务理论,并与自身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成我们自己的有效的服务与管理体系,并畅行于全公司、全流程。
  1、华为必须保持合理的成长速度
   (1) 没有合理的成长速度就没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企业的发展。我们的企业生存在信息社会里,由于信息的广泛传播,人们的智力得到更大的开发和更大的解 放,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来服务于这个世界。由于信息网络的加速庞大,使得所有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能紧紧抓住机会窗短短开启 的时间,获得规模效益,那么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困难。没有全球范围的巨大服务网络,没有推动和支撑这种网络的规模化的管理体系,就不能获得足够利润来支撑 它的存在和快速发展。因此失去机会窗的原因对华为来说,主要是服务和管理,这是华为的战略转折点。
  (2) 没有合理的成长速度,就没有足够的 能力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吸引更多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人才的发展是马太效应,当我们企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时,就能更多地支撑人才加入,有了更 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华为,由于我们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就会使人才尽快地成长起来,创造更多的财富。以更多的财富支撑更多的人才来加入,使我们的企业管理更加 优化。我们的企业就有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3) 没有合理的成长速度,就会落后于竞争对手,最终将导致公司的死亡。那么,怎样才能使发展速度更快?只有靠管理,靠服务。没有管理就形不成力量,没有服务就失去方向。
  2、外延的基础是内涵的做实,没有优良的管理难以保持超过竞争对手的速度。
   内涵的做实就是公司各级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内涵的做实是管理中的根本点。各部门的工作不尽人意,其实就是内涵没有做实。不论从销售上、科研上、生产 上,还是提供的各种服务上,各部门是不是围绕公司的总目标已经做得很好了,对公司《基本法》的认识已很深刻了?如果我们对公司总目标没有一个整体的、准确 的、全面的理解,而只孤立地在一小块一小块地方去思考自己管理的进步,我就担心你的进步是建立在制约别人的进步上,那么对整体的进步并没有产生巨大效应。 因此管理的目标性应该很明确,内涵做实的目标也应很明确。
  如何理解外延的基础是内涵的做实?
  (1) 扩张必须踩在坚实的基础上。
   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擅自扩张,那只能是自杀。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产品既不可靠,也不优良,仅仅是我们的广告和说明书写得很好,我们一下子撒出去一大 批产品,那会是什么结局?如果我们又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保障,我们面对的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如果我们的制造体系不是精益求精,扎扎实实寻求产品 的高质量和工艺的先进性,那么我们产品使用在前方会有什么问题?当我们的服务系统不计成本进行扩张,我们也会走向死亡。这些假设的问题都是要解决的,就是 要造就坚实的发展基础。坚实基础如何造就?要靠我们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来推动公司管理的全面进步。
  (2) 管理进步基于良好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有管理进步的愿望,而没有良好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必定效率低下,难免死亡。华为公司的人均效益和西方公司比较至少要低三倍以上,那么我们浪费的是什么呢?是资源和时间,这是因为管理无效造成的。我们正在引进西方的各种先进管理,要通过我们的消化来融汇贯通。
  (3)没有管理改进的愿望,企业实际已经死亡 
   如果管理不从小改进做起,什么事都将做不成。有人问我,我们到底到什么时候才能松口气?我说只有到棺材钉上时才能松口气。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贯 彻永恒的是管理改进。现在华为公司面临一个战略转折点,那就是管理与服务的全面优化建设。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与服务,就不可能有市场的扩张,就不可能 有所前进,所以管理的优化和服务意识的建立是公司的战略转折点。公司安排了3~5年时间来完成这个战略转移,如果能完成这个战略转移,我们效益水平即使不 能提高到和西方公司一样高,但至少也能缩小与它们的差距,那么我们也属是迅猛异常了。华为公司能否在经过巨大的艰难困苦之后出现一个非线性的高速发展时 期,关键在于一个管理与服务的全面建设问题。中国五千年来就没有产生过象美国IBM、朗讯、惠普、微软等这样的大企业。因
此中国的管理体系和管理 规则及适应这种管理的人才的心理素质和技术素质,都不足以支撑中国产生一个大产业。我们只有靠自己进步,否则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这种摸石头过河的方法的艰 难与痛苦可想而之。美国可以在产品技术得以突破之后,高举产品的大旗,招聘有各国工作经验的人才,就可打遍全世界,而华为公司取得产品技术突破之后,不仅 不能打遍全世界,而且在家门口也未必有优势。我们作为小公司,也可能会有世界级的发明,超时代的发明,但这个发明一旦被西方大公司察觉之后,他们在很短时 间完全可能做出超过我们很多的产品,当他们的产品覆盖全世界时,我们的产品就不可能卖出去了。因此现在华为公司决心构筑管理与服务的进步,当我们一旦出现 新的机会点时,抓住它,我们就可能成长为巨人。现在是有机会也抓不住,最多在中国非主流市场
上打一个小胜仗,大量的国际市场让给了西方公司。因此我们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不能给我们巨大的利益,这个巨大利益怎样产生呢?那就是优良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