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平時該如何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技術

想了解更多的互聯網專業知識,歡迎加入技術交流Q羣:547147889

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其實就是在延長自己有意義的生命。 在 這個高節奏的社會,工作越來越多,能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越來越碎,想花個一大段時間做點自己的事情,卻總是會被各種各樣的瑣事打斷,想要專心敲會代碼時,卻總是莫名其妙地去刷微博,看朋友圈,聊微信。而且我相信大多數程序員都是在一線城市,上下班的路上也得一兩個小時,地鐵上的時間完全可以利用。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呢? 如何讓自己在時間不得不切碎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如何拒絕被動碎片化?

我來說說我的做法,說到碎片化就必須說說「 番茄工作法」 , 番茄工作法是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 , 使用番茄工作法,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爲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所以我用了一個「 Todoist」的應用來管理自己的任務和時間,每天晚上睡前給自己制定第二天的任務,比如第二天哪個時間段必須做哪一件事,是否完成都會進行提示和標記,嚴格控制自己,如果自己規定的那個時間段沒有完成任務或者被別的事情耽誤了,那就當天找時間也得補救回來。而我在上下班的地鐵上,我都是看一些公衆號推送的技術文章或者技術類的電子書,還看人文科技類的書,看這些公衆號和書真的非常有收穫。要不你們想想我哪有那麼多時間去寫技術文章,分享公衆號啊?俗話說得好:「 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 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

學會搜索和瀏覽技術社區

如何搜索,怎麼搜索,學過計算機的知道計算機裏有個「 情報學」 嗎?我記得大學的時候學情報學以爲是跟電視劇裏演的一樣,帶着耳麥,敲着密碼打字機,滴答滴答的玩臥底呢,,原來學的就是信息檢索和圖書館搜索內容。裏面教你怎麼搜索你想要的信息。不要遇到錯誤就直接把log日誌的信息複製粘貼到瀏覽器裏直接搜,應該把那一行信息提取出相應的幾個「 關鍵字」 ,關鍵字之間打上「 空格」再搜索。

要善於潛水和瀏覽各大技術社區和論壇,開源網站什麼的,搜索的時候用「 Google」 比較靠譜,遇到新的控件的使用,不要百度找使用方法,而是應該首先查「 API」 文檔。遇到問題在 「 StackoverFlow 」 應該能找到解決方案。沒事的時候,多去開源社區比如「 GitHub」 上逛逛,遇到好的開源項目不要star了就沒事了,看看人家的思路,是怎麼寫的,要喜歡「 刨根問底」。

總結成一句話:使用新東西的時候,應該先查Android官方API文檔,再去Google,或者StackoverFlow,剩餘時間多逛逛技術論壇和開源網站,github肯定會讓你「 受益匪淺」 。

學習工具的使用

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看到了很多好的技術文章,在瀏覽技術社區的時候看到了更好的解決辦法,瀏覽GitHub的時候,看見了比較牛逼的開源項目,還來不及學習怎麼辦?這時候好的學習工具就非常有用了。以前記得老師常說:「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確實是啊,尤其是我們做技術的,每個控件的屬性和方法我們不可能記住,也記不住,只能記住一些常用的。互聯網時代,我們肯定不會用「 筆」 去記東西啊,那不就成了「 拿着大刀長矛參加現代化的戰爭」 嗎?

給大家推薦幾個比較好用的記筆記的工具,印象筆記也就是evernote和 有道雲筆記。在瀏覽器上安裝上相應的插件,可以把網站裏的文章,論壇裏的內容一鍵保存到自己的雲端。

我平時在地鐵上瀏覽公衆號文章或者其他技術社區時,看到好的文章就馬上一鍵保存到雲端筆記中,它們可以直接同步到手機端app和電腦端,等到我用到時或者有時間時就會進行學習,並整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還有另一層的意思,就是光看不寫是不行的,所以你收藏了,得去學習和實踐,把它們變成自己的東西。

寫技術博客

我以前說過很多遍寫技術博客好處,可以歸納總結自己的知識點,方便自己學習等等,利用碎片化時間在技術社區看到好東西,利用工具保存到了雲端,並學習了,那就把自己學習到的東西進行歸納總結,遇到的坑填一填,整理成技術文章,發佈出去。如果你按照這個思路去學習,你的技術會在「 潛移默化中修煉成仙」 的。不信的話,趕緊去試一試。

想了解更多的互聯網專業知識,歡迎加入技術交流Q羣:54714788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