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

前段時間買了一本馮友蘭先生寫的<中國哲學簡史>中譯本,是趙復三先生翻譯的,這本書英文原稿是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時寫的.起初我想自己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背景下學習成長,應該瞭解一下中國的文化傳統,瞭解我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可是看了一些之後,深有感觸,正如李芒老師所言,大多數中國人可能已經把傳統文化給丟了.

感觸最深的是裏面一段關於"大學"的內容,是明代浙江餘姚人王守仁的思想.
是對<大學>這部書的一些見解,<大學>就是學作大人之學,那什麼是大人呢?"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大人之能以天下爲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下萬物爲一也".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中講個人精神修養的八步驟是"致知,格物,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想及自己這麼多年受的教育,似乎都是在培養所謂理性思維,科學精神,道德精神修養方面都在學習些什麼東西呢?似乎就是<政治>了,有何益處呢?要是學生都能將自己和自然社會看作一個整體,像愛惜自己的軀體一樣愛惜自然,愛惜社會,那真是太好了;晉朝的阮籍可以和豬一起飲酒,認爲人和豬是平等的,何以我們現在的社會人人爲己,不惜以破壞自己的環境爲代價!
網上那麼多人抨擊現在的大學生品德低下,好吃懶做,也許這並不全是他們自己的過錯.

一時有感,記錄於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