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一鍵順控(一)

1
引言
1.1
編寫目的
本文件規定了變電站一鍵順控改造的目標和範圍,明確了變電站一鍵順控改 造的系統架構、功能要求、界面要求、交互流程、試驗、驗收等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於 35kV~330kV(含)電壓等級變電站 2018~2019 年一鍵順控改 造。
 
 
 
1.2 術語及定義
一鍵順控:變電站倒閘操作的一種操作模式,可實現操作項目軟件預製、操
作任務模塊式搭建、設備狀態自動判別、防誤聯鎖智能校覈、操作步驟一鍵啓動、
操作過程自動順序執行。
一鍵順控操作票:存儲在變電站中的用於一鍵順控的操作序列,包含操作對
象、當前設備態、目標設備態、操作任務名稱、操作項目、操作條件、目標狀態
等內容,在一鍵順控功能投運前應調試驗證通過。
一鍵順控組合票:由多個一鍵順控操作票按序組合而成的操作序列。
雙確認:設備遠方操作時,至少應有兩個非同樣原理或非同源指示發生對應
變化,且所有這些指示均已同時發生對應變化,才能確認該設備已操作到位。
主要判據:雙確認的多個判斷條件中的位置接點、壓板狀態、當前定值區號
判據。
輔助判據:雙確認的多個判斷條件中的除位置接點、壓板狀態、當前定值區
號之外的判據。
當前設備態:一鍵順控操作票中的操作對象在操作之前需要滿足的初始狀
態。
目標設備態:一鍵順控操作票中的操作對象在操作之後期望達到的目標狀
態。
操作條件:一鍵順控指令在執行前必須滿足的初始條件,操作條件滿足才允
許啓動指令執行,操作條件不滿足禁止指令執行。
目標狀態:一鍵順控指令全部執行結束後需要滿足的預期狀態,目標狀態全
滿足表示指令執行成功,目標狀態未滿足表示指令執行失敗。
 
 
3.3 雙確認改造
3.3.1 斷路器
斷路器應滿足雙確認條件,其位置確認應採用“位置遙信+遙測”判據。
位置遙信作爲主要判據,採用分/合雙位置輔助接點,分相斷路器遙信量採
用分相位置輔助接點,其判斷邏輯如圖1 所示。
 
遙測量提供輔助判據,採用三相電流或電壓。三相電流取自本間隔電流互感
器,電壓取自本間隔電壓互感器或母線電壓互感器。無法採用三相電流和電壓時,
應增加三相帶電顯示裝置,採用三相帶電顯示裝置信號作爲輔助判據。在特殊情
況下操作時,若輔助判據無法滿足,可由人工確認斷路器位置無誤後選擇忽略雙
確認判據結果繼續一鍵順控操作。
斷路器位置雙確認邏輯如圖2 所示。當斷路器位置遙信由合變分,且滿足“三
相電流由有流變無流、母線電壓由有壓變無壓/母線三相帶電顯示裝置信號由有
電變無電、間隔電壓由有壓變無壓/間隔三相帶電顯示裝置信號由有電變無電”
中的任一條件,則確認斷路器已分開。當斷路器位置遙信由分變合,且滿足“三
相電流由無流變有流、母線電壓由無壓變有壓/母線三相帶電顯示裝置信號由無
電變有電、間隔電壓由無壓變有壓/間隔三相帶電顯示裝置信號由無電變有電”
中的任一條件,則確認斷路器已合上。電流判據的門檻值可根據額定電流和現場
情況配置爲10mA~20mA 之間的數值。
 
4 安全防護要求
(1)改造後的監控系統(包括智能防誤系統)應滿足《電力監控系統安全
防護規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2014 年第14 號)、《電力監控系統安全
防護總體方案》等安全防護方案和評估規範(國能安全〔2015〕36 號)的有關
要求;
(2)改造後的監控系統(包括智能防誤系統)應滿足DL/T 1455 和Q/GDW
1799.1-2013 的有關要求;應支持接入變電站網絡安全監測裝置;新增主機應採
用安全操作系統,新增軟硬件應爲通過信息安全測試的合格產品;
(3)一鍵順控應對操作用戶進行身份標識和鑑別,採用操作人、監護人同
時“口令+指紋或數字證書”雙因子驗證,確保操作用戶身份標識的唯一性;指
紋識別設備應滿足GB/T 35735-2017 的有關要求。
 
5 系統性能
5.1 可用性
(1)年可用率≥99.99%;
(2)運行壽命>10 年;
(3)控制操作正確率100%;
(4)站控層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MTBF)≥30000h,間隔層測控子機平
均無故障間隔時間≥ 30000h;
(5)站控層各工作站和服務器的CPU 平均負荷率:正常時(任意30min
內)≤30%,電力系統故障時(10s 內)≤50%;
(6)網絡平均負荷率:正常時(任意30min 內)≤20%,電力系統故障時
(10s 內)≤40%。
 
 
5.2 實時性
(1)模擬量越死區傳送整定最小值<0.1%(額定值),並逐點可調;
(2)事件順序記錄分辨率(SOE):間隔層測控子機≤1ms;
(3)遙測變化傳輸到監控主機的處理時間≤2s;
(4)狀態量變位傳輸到監控主機的處理時間≤1s;
(5)監控主機對遙控命令的處理時間≤2s;
(6)畫面整幅調用響應時間:實時畫面≤1s,其他畫面≤2s;
(7)畫面數據刷新時間:≤1s。
 
15
5 系統性能
5.1 可用性
(1)年可用率≥99.99%;
(2)運行壽命>10 年;
(3)控制操作正確率100%;
(4)站控層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MTBF)≥30000h,間隔層測控子機平
均無故障間隔時間≥ 30000h;
(5)站控層各工作站和服務器的CPU 平均負荷率:正常時(任意30min
內)≤30%,電力系統故障時(10s 內)≤50%;
(6)網絡平均負荷率:正常時(任意30min 內)≤20%,電力系統故障時
(10s 內)≤40%。
5.2 實時性
(1)模擬量越死區傳送整定最小值<0.1%(額定值),並逐點可調;
(2)事件順序記錄分辨率(SOE):間隔層測控子機≤1ms;
(3)遙測變化傳輸到監控主機的處理時間≤2s;
(4)狀態量變位傳輸到監控主機的處理時間≤1s;
(5)監控主機對遙控命令的處理時間≤2s;
(6)畫面整幅調用響應時間:實時畫面≤1s,其他畫面≤2s;
(7)畫面數據刷新時間:≤1s。
5.3 存儲容量
(1)實時數據庫容量:模擬量≥50000 點,狀態量≥100000 點,遙控≥30000
點,計算量≥2000 點;
(2)歷史數據存儲容量≥1TB,歷史數據存儲時間≥2 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