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路由協議大白話

ospf基礎

1.ospf協議是什麼呢?
ospf又被叫做路徑開放式最短路由。
ospf協議的特點呢?
OSPF把自治系統劃分成邏輯意義上的一個或多個區域,OSPF通過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的形式發佈路由;
OSPF依靠在OSPF區域內各設備間交互OSPF報文來達到路由信息的統一;OSPF報文封裝在IP報文內,可以採用單播或組播的形式發送。
2.ospf協議的優先級10,cisco默認的是hello時間是10s,死亡時間是hello時間的4倍,默認爲40s。
OSPF直接封裝在IP層即第三層,所以只有協議號,是89。

擴展:

一些常見的端口號及其用途如下:
TCP 21端口:FTP文件傳輸服務
TCP 23端口:TELNET終端仿真服務
TCP 25端口:SMTP簡單郵件傳輸服務
UDP 53端口:DNS域名解析服務
TCP 80端口:HTTP超文本傳輸​​服務
TCP 110端口:POP3“郵局協議版本3”使用的端口
TCP 443端口:HTTPS加密的超文本傳輸​​服務
TCP 1521端口:Oracle數據庫服務
TCP 1863端口:MSN Messenger的文件傳輸功能所使用的端口
TCP 3389端口:Microsoft RDP微軟遠程桌面使用的端口
TCP 5631端口:Symantec pcAnywhere遠程控制數據傳輸時使用的端口
UDP 5632端口:Symantec pcAnywhere主控端掃描被控端時使用的端口
TCP 5000端口:MS SQL Server使用的端口
UDP 8000端口:騰訊QQ
端口號的範圍是從1~65535。從1025-65535的端口被稱爲動態端口
3.ospf是在網絡層的存在

ospf的報文類型

1.hello報文 —(週期性發送,用來發現和維持OSPF鄰居關係。)
2.DD報文(Database Description packet)–(描述本地LSDB的摘要信息,用於兩臺設備進行數據庫同步。)
3.LSR報文(Link State Request packet)–(用於向對方請求所需的LSA。設備只有在OSPF鄰居雙方成功交換DD報文後纔會向對方發出LSR報文。)
4.LSU報文(Link State Update packet)—(用於向對方發送其所需要的LSA。)
5.LSAck報文(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 packet)–(用來對收到的LSA進行確認。)

LSA的類型

1.Router-LSA(Type1)—每個設備都會產生,描述了設備的鏈路狀態和開銷,在所屬的區域內傳播。

2.Network-LSA(Type2)由DR產生,描述本網段的鏈路狀態,在所屬的區域內傳播。

3.Network-summary-LSA(Type3)由ABR產生,描述區域內某個網段的路由,並通告給發佈或接收此LSA的非Totally STUB或NSSA區域。

4.ASBR-summary-LSA(Type4)由ABR產生,描述到ASBR的路由,通告給除ASBR所在區域的其他相關區域。

5.AS-external-LSA(Type5)由ASBR產生,描述到AS外部的路由,通告到所有的區域(除了STUB區域和NSSA區域)。

6NSSA LSA(Type7)由ASBR產生,描述到AS外部的路由,僅在NSSA區域內傳播。

7.Opaque LSA(Type9/Type10/Type11)Opaque LSA提供用於OSPF的擴展的通用機制。其中:
Type9 LSA僅在接口所在網段範圍內傳播。用於支持GR的Grace LSA就是Type9 LSA的一種。
Type10 LSA在區域內傳播。用於支持TE的LSA就是Type10 LSA的一種。
Type11 LSA在自治域內傳播,目前還沒有實際應用的例子。

ospf區域路由器類型

1.區域內路由器(Internal Router)–該類設備的所有接口都屬於同一個OSPF區域。

2.區域邊界路由器ABR(Area Border Router)–該類設備可以同時屬於兩個以上的區域,但其中一個必須是骨幹區域。
ABR用來連接骨幹區域和非骨幹區域,它與骨幹區域之間既可以是物理連接,也可以是邏輯上的連接。

3.骨幹路由器(Backbone Router)–該類設備至少有一個接口屬於骨幹區域。所有的ABR和位於Area0的內部設備都是骨幹路由器。

4.自治系統邊界路由器ASBR(AS Boundary Router)–與其他AS交換路由信息的設備稱爲ASBR。ASBR並不一定位於AS的邊界,它可能是區域內設備,也可能是ABR。只要一臺OSPF設備引入了外部路由的信息,它就成爲ASBR。

路由優先級類型

1.Intra Area–區域內路由。

2.Inter Area–區域間路由。

3.第一類外部路由(Type1 External)—這類路由的可信程度高一些,所以計算出的外部路由的開銷與自治系統內部的路由開銷是相當的,並且和OSPF自身路由的開銷具有可比性。到第一類外部路由的開銷=本設備到相應的ASBR的開銷+ASBR到該路由目的地址的開銷。

2.第二類外部路由(Type2 External)–這類路由的可信度比較低,所以OSPF協議認爲從ASBR到自治系統之外的開銷遠遠大於在自治系統之內到達ASBR的開銷。所以,OSPF計算路由開銷時只考慮ASBR到自治系統之外的開銷,即到第二類外部路由的開銷=ASBR到該路由目的地址的開銷。

ospf的4種網絡類型

1.廣播類型(Broadcast)–以單播形式發送DD報文和LSR報文。其他以組播形式發送
2.NBMA類型(Non-Broadcast Multi-Acess)–以單播形式發送協議報文(Hello報文、DD報文、LSR報文、LSU報文、LSAck報文)。
3.點到多點P2MP類型(Point-to-Multipoint)–以組播形式(224.0.0.5)發送Hello報文。以單播形式發送其他協議報文(DD報文、LSR報文、LSU報文、LSAck報文)。
4.點到點P2P類型(point-to-point)–以組播形式(224.0.0.5)發送協議報文(Hello報文、DD報文、LSR報文、LSU報文、LSAck報文)。

ospf的鄰居狀態機

OSPF共有8種狀態機,分別是:Down、Attempt、Init、2-way、Exstart、Exchange、Loading、Full。
1.Down:鄰居會話的初始階段,表明沒有在鄰居失效時間間隔內收到來自鄰居路由器的Hello數據包。

2.Attempt:該狀態僅發生在NBMA網絡中,表明對端在鄰居失效時間間隔(dead interval)超時後仍然沒有回覆Hello報文。此時路由器依然每發送輪詢Hello報文的時間間隔(poll interval)向對端發送Hello報文。

3.Init:收到Hello報文後狀態爲Init。

4.2-way:收到的Hello報文中包含有自己的Router ID,則狀態爲2-way;如果不形成鄰接關係則鄰居狀態機就停留在此狀態,否則進入Exstart狀態。

5.Exstart:如果形成鄰居關係,則從Init狀態轉到Exstart狀態,開始協商主從關係,並確定DD的序列號。

6.Exchange:主從關係協商完畢後開始交換DD報文,此時狀態爲Exchange。

7.Loading:DD報文交換完成即Exchange done,此時狀態爲Loading。

8.Full:LSR重傳列表爲空,此時狀態爲Full。

ospf報文認證

1.區域驗證方式

2.接口驗證方式
當兩種驗證方式都存在時,優先使用接口驗證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