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2p+去中心化”做CDN的雲熵科技

上海雲熵科技近日宣佈,獲得 1000 萬美元 A 輪投資,由晨興資本領投,聯創永宣和迅雷跟投。此前,雲熵科技獲聯創永宣數百萬元天使投資。

雲計算無非提供傳輸、存儲和計算三大資源。CDN屬於傳輸的範疇,是互聯網最剛性的需求之一。在國內提供第三方 CDN 服務的公司,代表性的是網宿和藍汛。此外還有一些新興的、和雲計算結合的所謂 “雲 CDN” 服務提供商,比如阿里雲,騰訊雲。

CDN 在今年算是一個爆發元年,許多CDN 廠商推出了幅度可觀的降價舉措。儘管如此,CDN的服務價格還是偏貴,對需要較大流量的應用(如視頻網站)造成了極大負擔。迫於成本壓力,很多視頻網站在高峯期要麼被超高流量拖垮,要麼拒絕用戶接入,造成雙輸的局面。

這裏的成本問題:第一就是流量成本,也就是帶寬,這一個需要從運營商購買;第二個就是服務器成本,說白了最終就是電費,如果用戶都在看4K視頻,1臺服務器只能支持幾個用戶在線。

雲熵科技創始人肖志明表示,在超大數據流量到來的今天,互聯網要發展,CDN這樣的舊式基礎設施能不能扛得住是一個大問題,這也是華爲宣稱要做 “像太平洋一樣粗的管道” 的原因。大家都希望在這麼大量的數據下依舊提供有保障的服務。當然,最好在可接受的成本範圍內。

雲熵科技認爲,CDN 是一個泛指的概念,一切以加速或者以網絡分發爲基礎的服務都可以叫做 CDN。雲熵科技的CrazyCDN項目,雖然也屬於CDN領域,但大傢俱體做事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傳統CDN 服務商的思路是擴大規模,通過資本的方式佔據市場,再通過規模來降低成本。

而云熵科技的思路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做雲,邏輯是利用起所有智能設備,包含所有的智能路由器、光貓、OTT機頂盒,智能手機等等。這些設備的服務能力總和,超過價值10億美元的服務器所能提供的能力。

也就是說,雲熵用技術的手段獲取了可能超過 10 億美金的資源,技術進步意味着誰能重新發現和利用資源,就能獲得成本優勢。肖志明表示,這種去中心化的網絡能把大規模內容分發的成本降低到現在模式的 1/10。

傳統的P2P技術,架構已經老化。其最大的場景,是PC上的分佈式網絡。而現在機頂盒、路由器、手機等所有設備都已經自動化,以前PC的這套網絡已經落後,亟待革新。

雲熵的邏輯與傳統 P2P 的本質是一樣的,不過現在是把智能設備變成微服務器,把推送到傳統 IDC 服務器上的數據推送到家庭路由器等設備上,這樣以來,結合形成的新型網絡即能夠充分利用資源、又能具有主動控制網絡的能力。強調主動控制,一是符合國家政策要求,對內容做到可管可控;二是利用雲熵的大數據核心能力做全局服務調度,使設備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跟投的迅雷也在着重發力 CDN,未來兩者會有更深度的合作。

From: http://36kr.com/p/5041726.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