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ava中的內存泄露

@轉載自:http://www.importnew.com/12961.html


Java語言的一個關鍵的優勢就是它的內存管理機制。你只管創建對象,Java的垃圾回收器幫你分配以及回收內存。然而,實際的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爲內存泄漏在Java應用程序中還是時有發生的。

下面就解釋下什麼是內存泄漏,它爲什麼會發生,以及我們如何阻止它的發生。

1. 什麼是內存泄漏?

內存泄漏的定義:對象已經沒有被應用程序使用,但是垃圾回收器沒辦法移除它們,因爲還在被引用着。

要想理解這個定義,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對象在內存中的狀態。下面的這張圖就解釋了什麼是無用對象以及什麼是未被引用對象

Unused and Unreferenced

上面圖中可以看出,裏面有被引用對象和未被引用對象。未被引用對象會被垃圾回收器回收,而被引用的對象卻不會。未被引用的對象當然是不再被使用的對象,因爲沒有對象再引用它。然而無用對象卻不全是未被引用對象。其中還有被引用的。就是這種情況導致了內存泄漏。

2. 爲什麼會發生內存泄漏?

來先看看下面的例子,爲什麼會發生內存泄漏。下面這個例子中,A對象引用B對象,A對象的生命週期(t1-t4)比B對象的生命週期(t2-t3)長的多。當B對象沒有被應用程序使用之後,A對象仍然在引用着B對象。這樣,垃圾回收器就沒辦法將B對象從內存中移除,從而導致內存問題,因爲如果A引用更多這樣的對象,那將有更多的未被引用對象存在,並消耗內存空間。

B對象也可能會持有許多其他的對象,那這些對象同樣也不會被垃圾回收器回收。所有這些沒在使用的對象將持續的消耗之前分配的內存空間。

Object-Life-Time

3. 如何防止內存泄漏的發生?

下面是幾條容易上手的建議,來幫助你防止內存泄漏的發生。

  • 特別注意一些像HashMap、ArrayList的集合對象,它們經常會引發內存泄漏。當它們被聲明爲static時,它們的生命週期就會和應用程序一樣長。
  • 特別注意事件監聽和回調函數。當一個監聽器在使用的時候被註冊,但不再使用之後卻未被反註冊。
  • “如果一個類自己管理內存,那開發人員就得小心內存泄漏問題了。” 通常一些成員變量引用其他對象,初始化的時候需要置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