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都是自己主动挣来的

最近在联系一家书店,准备做新书的签售活动。我跟书店负责人说:“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你们书店在北京的分店呢?我也想去北京签售。”北京毕竟是文化传媒中心,人流又多,在那边做签售活动肯定最有效果。
负责人摇头说:“我只负责江浙沪这边几家分店的活动,北京那边的不归我管。”
我说:“哦,那算了。没关系。”
但我不死心,又私下问另一个负责人:“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你们书店在北京的分店呢?我也想去北京签售。”
一直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人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争取、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守株待兔似的等着机会降临。被拒绝也没什么可丢脸的。脸皮厚些,这不是什么羞耻事。又不是小说里被作家安排好辉煌一生的主角。在这个偌大的谁也不能控制的现实社会,你有尝试,就必然有失败,但同时也会有成功。裹足不前是绝没有希望的。反正这失败的成本很低,干嘛不多多尝试,以此提高成功的机率。
果然,负责人说:“我只负责江浙沪这边几家分店的活动,北京那边的不归我管。——但我可以帮你问问,联系看看。联系不上可别怪我。”
我谢他,同时投桃报李,说:“我认识许多写作者,都要出书了。等他们出了书,我会介绍他们来你们书店做签售活动。他们在网上都有不少读者,就当给你们书店拉人气了。”
他很开心,说:“那就拜托徐老师了。”
我说:“应该的。”
这是我所追求的合作关系:双赢。或者说:互惠共利。我能利用我的人脉帮你介绍工作上的便利,你也能利用你的人脉替我谋得更多宣传签售的机会,相互帮助,各有好处,而不是漠然地说一句“那不归我管。”就此终结谈话。
我认为:聪明人、有能力的人,懂得适时地做一些分外之事,越俎代庖
这件事,本不该我做,我大可以偷个懒,不去做它。万一吃力不讨好怎么办?不是白费心机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少做少错。难得悠闲。——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这件事,本不该我做,但我有能力做好它,干嘛不主动去做了,叫别人,尤其是上司,见识到我的能力,对我器重,委以重任,或要职?——这是聪明人的想法。
地位都是自己主动挣来的,尤其在职场。你有能力还不够,得主动抓住机遇,表达出你的才干,让他人见识到。尤其是老板、合作人。使他们发觉,在你身上付出工资、钱财、种种资源都没有白费,是卓有成效的,从而更乐意给你投资更多。与其浪费在别人身上无所成效,不如给你,事半功倍。这种人才,谁舍得外流到他人公司,当自己的竞争对手?
一定要增强你的存在感。通过表达你的个人价值。
多数人乐于默默无闻的生活,被动地接受他人的一切安排,逆来顺受,简单朴素,庸碌一生。但你若很有热血,很有激情,很有奋斗的意志力,很想在这个社会活得更出色,更精彩,就必须要学会主动表达自己,一切掌握主动权,让他人看到你的价值所在,认定你是潜力股,更愿意为你投资。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你把金子扔在茅坑里,任由其自生自灭,便是暴殄天物;你得先成为金子,然后主动发光闪耀,让你的伯乐看到这万绿丛中一点红。
上周末晚上,在上海新天地附近有个商业宣传性质的读书会活动。赞助商的活动负责人找我们几个写作者去参加活动,给了活动经费。我问对方是否要准备发言。他说要的,不用太正式,随便说说关于读书的看法即可。我们几个一块去的写作者,能有一两个发言,活跃下气氛就行,免得主持人自说自话太尴尬。
我向来是不愿强出头的,那太冲动;我只愿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出头。而这次活动刚好是读书会。作为一个出了三本书(新书《总有些路要独自行走》)、读过很多书的人、写了很多书评的人,对于读书,我想分享的内容太多了,便一口答应:“好,我来发言。”
到了现场,交流环节,我主动发言,讲了二十分钟,全部关于读书,有整体概论,有具体书里的市井故事,有对写作方法的研究,有书单推荐,许多人听得津津有味,好些人停下玩手机擡头看我。等我讲完,甚至有人主动上来问我要联系方式,问我出过什么书,要买。
事后,一起去的几个写作者朋友在群里说:“沪生太棒了,讲得声情并茂、接地气,力压主持人,连摄影师都听得入神。”
第二天,活动负责人来找我,请我吃饭,让我想吃什么随便点,他买单。吃饭时,他对我百般夸奖,说我昨天在读书会上救场很及时,很多人听主持人说得枯燥无味都要走了,我一讲,茅盾文学奖小说、檀香刑、活着、王小波、张爱玲、三毛、夹边沟、……,一个个都全神贯注。
我笑,说:“应该的,给了出场费,当然不能叫你白花钱。必然要做出点效果来。反正我读过很多书,随便什么主题都能讲出一堆东西,而且保管是大家想听下去的,有兴趣的,能帮你们拉用户。”
这话不是奉承他们,而是捧我自己。倘若我来参加活动,坐在角落里什么也不说,一样拿钱,还乐得悠闲自在,但只怕此后再也不会有人找我了。我来与不来都是一样,丝毫没有存在感,何必再找我来?糟蹋钱?目光要长远,不能只贪图眼下简单欢愉。
我曾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安于稳定,因为羞怯内敛不敢表达,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听着他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错失了许多次上好的机会,把提升层次的机遇拱手让给他人,眼瞧着别人拥有了自己想要的资源,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就,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哀怨不已,羡慕嫉妒。
现如今我想明白了,只有主动展示出自己的价值,让对方知道了我的能力,觉得钱花在我身上非常值得,很有效果,性价比很高,下次才会继续找我参加这类活动,出场费也会更高。兴许就不请其他人了,直接把其他人的经费给我一个。反正我的效果能以一人抵多人:关于读书,我能说的太多了。
并非单纯贪图钱财,只是,反正我喜欢读书,乐于参加读书会分享心得,有许多想推荐的书,这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又给钱,何乐而不为?
这不,负责人说,下次有读书会,还会来找我。叫我一定要参加。
我说当然。
地位都是自己主动挣来的。若想成为一个有地位的人、被人器重的人、至关重要的人,必先主动表达出让对方出乎意料的才能。比如,老板给你一万块的工资,你做出了两万块的水准和成绩,只要不是傻子,老板都会用三万块来挽留你将来的价值。这是聪明人都追求的双赢。而你拿了四千块的工资,只干一两千的活儿,那你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混混了。
当然了,前提还是在自己的兴趣范围、能力范围内,而这是我早强调过的,要做自己喜欢的行业。如此,才有激情去挣地位,去拼美好的明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