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3

第200期 | 超級個體
在這樣一個變化加劇、知識爆炸、技術升級的時代,有四種心智模式已經行不通——模仿、知識癱瘓、做白日夢和過分追求安全感。
超級個體的三種超能力:自我迭代+生產、鏈接以及傳播+復原力

第201期 | 一個長達30分鐘的道歉和招聘
我們這一代人就是知識的遊牧民族,哪裏水草豐美,我們就向哪裏遷徙。

第202-203期丨時間的朋友2016跨年演講

第204期 | 王陽明的心法 知行合一
中國歷史一共兩個半完人,一個孔子,那就沒什麼話說了;第二個,王陽明,完人;剩下半個,是曾國藩。
儒學:皇權解毒劑、君子人格、不自覺的成功學
馬化騰的Challenge和馬雲的Believe
人性當中有兩個基本的訴求,第一叫意義,第二叫規範,就是我爲啥活?那爲了這個目標,我怎麼活?這兩個東西一有,幸福感油然而生。

「得到」例會 | 羅胖的產品心法 家庭背景聲
父母在孩子的一生當中應該承擔教練的角色。
第一是把壞東西幫你擋出去,第二就是給你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父母應該把廣袤的世界,像佈置一道風景一樣,攤在孩子的面前,讓孩子自己去挑。

萬維鋼拜年|到底什麼是“智商”?
愛儲蓄、善於合作、理解市場和現代政治、工作能力強、互相學習

第205期丨這一代人的學習 無用之學 體驗消費的時代
學習焦慮:它不再是謀生而是求存的問題。
經濟需求:就是佔有資源,能讓自己生存和獲得能量;
政治需求:就是和其他個體協作,和環境協作,並且找到一個機制;
文化需求:收集環境的信息;
第一,人的時間在碎片化。
第二,學習越來越是一個終身化的事情。
第三,現在的學習越來越跨界化。
王爍還提出來一個“ 另類二八法則 ”——用20%的時間去了解一個領域80%的知識,然後趕緊丟掉,迅速轉場進入下一個領域。
人格+概念+縫合+碎片+目標

第206期丨本來面目
最有創新能力的那些人,在知識的溪流中自由漫步,每獲得一個新觀念,就把它置入這條溪流中,與其他人交融、碰撞、驗證、證僞、生髮出新觀念。他們不是專家,但也不淺嘗輒止,而是追逐知識、觀念、思想、技能的跨領域碰撞的化學反應,不能自已。

第207期丨重新理解亞當·斯密
理論的力量不是對世界的解釋,不是虛頭八腦的坐而論道,而是非常實在的行動的動力。

第211期丨奴隸爲什麼造不出金字塔
建造金字塔的根本不是奴隸,而是一般的自由民。
世界上的事分三種,一種是簡單的事,比如造汽車,汽車很複雜吧?但是因爲只要按照圖紙生產,確定性很強,所以還算簡單;第二種是複雜的事,比如造火箭,各個系統必須精密配合,出不得半點差錯;第三種,超級複雜的事,比如教育孩子。

第212期丨歷史層累說
而人類和機器相比,不靠譜,會犯錯,能想象,能層累地堆積各種想當然的東西,這恰恰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

第213期丨保守主義悖論
因爲在他看來,全中國當時就兩個“好人”,一個是他自己,一個是蔡元培。他對於好人的界定就是“有原則,講氣節”。

第214期丨40年黑洞
我們未來的長壽人生很可能就像是這樣一個“昂丁的眠咒”,想要好好活着,你就要不休不眠,保持清醒。你要始終保持在“不斷升級”的狀態,不然就會被淘汰。

第215期丨紀律的副產品
真正帶來效率和戰鬥力的,其實不是紀律,而是紀律的一個副產品,叫互相信任,或者說是對合作伙伴行爲的確定性的預期。

第216期丨概率權
窮人思維,就傾向於拿到確定的東西,他不要概率權。而富人思維正好相反,每次選擇的時候都願意根據成功的概率來下注,不管每一次的成敗、輸贏,他一直都堅持這麼下注。請注意,珍視概率權,不是讓你去賭,而是跳出自己的直覺本能,用概率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的每一個選擇。

第217期丨過往不戀
人工智能是更符合經濟學主張的,沉沒成本不是成本,不要讓以前的事情影響當下的決策。

第218期丨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就是讓我們把目光從那些別人做的事上挪開,不管做什麼選擇,都以最根本的那個原則爲參照點,不斷用那個參照點爲自己糾偏。

第219期丨髒話
沒有什麼東西本質上就是髒的,是放錯了位置的東西纔是髒的。

第220期丨會飛的豬
越是本領單一,就越要加入分工細密的體系,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要以爲簡單系統就要求低,越是簡單系統,對其中組成人員的要求就越全面,就越高。

第221-222期丨窮查理寶典
想要得到某樣東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第223期丨文明與禁忌
小孩子纔講對錯,成年人只分利弊

第224期丨選擇之錨
在複雜環境中,信仰、使命、道德、願景、價值觀,其實還有一種很實際的用處。就是默克爾和馬雲說的,它可以讓很多選擇變得簡單。

第225期丨尼日利亞困境
阿契貝說:“尼日利亞需要幫助,要哄勸這個任性的孩子走上有益的、有創造力的發展道路。我們這代人是尼日利亞的父母,而非反過來。如若我們耐心做好這些事情,而且夠幸運的話,將會有一代人視尼日利亞爲父母。但那一天還沒有來到。”品味一下這一代人和這個國家的感情,真的是意味深長。

第226期丨偉人式道德
不同時代的人,不同階層的人,他們的道德感是不同的。在漢武帝那個時代,根本就沒有什麼“主權在民”的觀念。整個國家都是帝王的私人財產,他是要拿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的。

第227期丨表演式政治
里根其實一直用當演員的態度來當總統,他有魅力,有領導力;有堅定的基本價值觀和思想;有搭建一個強大的幕僚和內閣系統的能力;他還會遵守嚴格的時間表和政治紀律。大事已定,小事少操心,這樣的人,當然就是一個合格的總統。

第228期丨反向價值定義法
一個人,一家公司,他的價值不完全由他的支持者來定義,不能完全由他擁有什麼來衡量。他對他對手的改變,其實也是價值的一部分,甚至是更確定,更永久的那部分。
撒切爾執政的十一年,都充滿了爭議。第一,在國內政策上的分歧,主要是英國要不要搞福利國家。左派說,她拿掉了很多公共福利,嚴厲壓制工會,所以是壞蛋。右派說,她恢復了英國“小政府大社會”的自由保守主義的傳統,讓英國重新煥發活力。所以是一個有遠見的,真正負責的政治家。這種爭論可能永遠也沒有結果。有的人天生就追求安全,希望政府多搞福利;有的人天生就追求自由,希望政府少管;有的人圖眼前,有的人看長遠;有的人要公平,有的人要正義。

第229期丨奧蘭海戰
丘吉爾當時說了一句話, “我把對我們此次行動的審判,滿懷信心地,交給議會,交給英國,交給美國,交給世界,交給歷史。”我們越認真,做好自己那份事情,對方纔可能認真。

第230期丨神判法
在現代社會,法律還提供了一個更重要的東西,叫終極權威。也就是說,即使正義沒有被實現,爲了節省整個社會成本,法律說就這樣,也就這樣了,避免更大的社會成本支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