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內參

20170814

劉強東|未來12年戰略規劃:京東物流+京東保險
程維|滴滴今年的五個詞:修煉內功+智慧交通+專車決勝+國際化+洪流落地
臨界知識|複利效應【利率,執行次數】和概率論【爲大概率堅持,爲小概率備份】《好好學習》
發散思維|讓靈感主動找你:什麼都不想+給點兒時間+和兩種工作記憶有關
段永朝|聯網時代的重要變化分別是:分享經濟會超越產權、重新定義財富;互聯網瓦解了我們的身份,但是也再造了我們的身份;互聯網可以重新定義商業創造出爽的感覺;區塊鏈可以承載情感流動、意願流動、關係流動和虛擬財富流動。
創意實現|掌握六個思維原則:
去想象不可能,但是值得想象、值得思考的的事;
從不可能到可能,從不可想象到可以想象【虛構能力+構建商業烏托邦的能力】
去打破不可行;
想象可行的事,把小概率事件變成大概率事件【社會+政治+科技+經濟】;
從大概率事件到可行,從講故事到做故事;
平凡人生活在當下,創客往返於未來;

20170815

陳安妮|漫畫市場一直被低估:“快看漫畫”APP
新投資機會|來自三個變化:計算平臺的變化[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人口向下,人工智能向上+全球化
李彥宏|百度未來AI是最核心: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兒童走失的問題+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調整交通信號燈+人工智能和各個行業的結合
阿里CMO|當前五大消費趨勢:時尚流行[IP+明星效應]  運動健康  精緻講究  智能化  全球化消費
吳伯凡|“聰明”領導的四宗罪:證明自己有多聰明+證明自己有多正確+我早知道了+怪下屬不能像自己一樣聰明
雷軍|小米新零售與阿里的異同:把人工智能列入國家戰略+大力發展新零售激發實體經濟新動能+以及抓住“一帶一路”歷史機遇,推動中國科技企業出海
錢穎一|人的創造力從哪裏來?創造力=知識×(好奇心+想象力)簡潔思維+不同思維+反直覺思維+逆向思維
新認知丨核心競爭力的兩個侷限:“熊貓”+“猛虎”+“蟻羣”+“狼羣”
溝通|如何讓別人聽你把話說完《好好說話》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怎麼讓別人聽你把話說完:製造意外、引發好奇和迴應主題。向別人報告壞消息:拿出專業人士的中立姿態+表達善意,而不是愧疚+不提供安慰,但可以陪伴。
薪酬|如何處理不能量化的工作《臥底經濟學》:錦標賽理論+是分攤費用理論
混搭|當前中國企業的創新出路:中國可以做勞動力密集型的研發+很多新科技到中國才能實現商業化
生物氣象學|極端天氣可治抑鬱:狂風暴雨的天氣+浪花翻涌的海邊+空氣溼潤的山林+瀑布
新榜單|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人工智能領域中的強化學習技術+自動駕駛貨車技術+刷臉支付+基因療法2.0+360度全景相機+細胞圖譜+實用型的量子計算機+太陽能光伏電池+治癒癱瘓+殭屍物聯網

20170816

反思|快速學習內功修煉之道:做事的順序【做出假設+採取行動+產生結果】反思【觀察結果+研究原來的假設+反思校正假設】。
耐心和步調|創業最終問題:
第一,在你理解了數據,並且搞清自己最想解決哪個問題之前,不要快速地創業。
第二,在你弄明白自己的產品值不值得在公關和營銷方面投錢之前,不要着急發佈產品。
第三,在還不能保證留住客戶之前,不要着急找到所有你能找到的用戶或者客戶。
大數據戰略|企業要警惕三大坑:
第一,儘可能多地獲取相關數據,這個數據儘量讓用戶來提供,還要打通數據,通過技術提升數據質量,而不僅僅依靠規範來提升;
第二,從戰略上規劃大數據業務的切入點,切入有利於業績提升的場景;
第三,建立容易讓大數據落地的組織架構,採用集中+分佈式策略,就是剛纔說的要有中央級數據部門、每個事業部還要有數據團隊。
魅力產品|滿足底層心理需求:《極致:互聯網時代的產品設計》全知+傳心+長生+求安+高效傳輸+表達
周其仁|四個方法想出好點子:
好點子應該以人爲本
好點子應該先針對一個問題,然後遵循科學原理,順藤摸瓜找到解決辦法
好點子是可以“平移”的,一個領域裏的好點子,也許能夠平移到很多不同的領域裏去
好的想法是從01和從1到N之間的互相變化
趨勢解讀|自媒體的商業邏輯

20170817

高手|翻譯的最高境界是“化”
何道寬曾經自述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平靜的書桌、寬敞的書房、充足的讀書寫作時間”。他一生“不願應酬、不會應酬”,最大的煎熬是擔心“沒有時間”。長達十多年,他的作息時間都是,每天凌晨3點起牀工作,晚上九點準時上牀睡覺,一天工作10個小時。70歲之後,在家人和醫生的警告下,他才改在凌晨4點起牀,把每天的10小時工作時間縮減爲9個小時。
觀點:可以學習日本的安定精神,中國的很多孩子在美國唸書,但日本人卻希望留在日本。
隱祕技能|《硅谷來信》看得見的,是一個人表面上的能力,看不見的,是他的隱祕能力。而真正決定一個人成功的,恰恰是這些隱祕能力。
方法|談判成功的關鍵法則《真正的談判:清晰、客觀、平衡——談判成功的三大關鍵法則》
第一,很多人在談判時思路不清晰,不確定哪些因素有利於他們,哪些因素不利於他們。
第二,無法保持客觀。
第三,忽視談判前的準備。
第四,對自己所處的位置很模糊。
第五,不誠實是談判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六,講太多也是談判的大忌。
教育|和孩子做朋友,但別過度
家長不要讓孩子覺得身邊的人總會圍着自己轉,否則孩子就可能把這一切看成是理所當然。同時,要和孩子理清楚哪些決定是可以商量的,哪些不是。
在和孩子共同做決定的時候,要確定好規則,比如將討論時間限定在5分鐘,然後進行投票。
張瑞敏|中國文化與管理變革
西方文化主要關注二元論和原子主義,更強調任務細分和個人主義,而中國文化強調從全局角度考慮問題。
郭廣昌|要比別人快0.01秒
觀點:爲何公益組織存在感不強《公益向右商業向左》
公益機構跟商業機構相比,評價體系差別非常大。商業機構自然有市場來評價;但公益最終的評價結果卻很虛。

20170818

羅振宇|我們這一代人的學習和焦慮
人的時間在碎片化;學習越來越是終身化的;學習越來越是跨界化的;人格+概念+縫合+碎片+目標
新書|怎樣學習更有效
大多數人反而會因爲總是變換學習或訓練場所而獲得更好的效果。
學習要學會“分心”。
刻意停頓也是一種好辦法。

20170819

郭廣昌|我用人的六個標準
企業家精神+學習能力+不爲經驗所困+忠誠+主動競爭+結果導向
方法|5個建議克服拖延症
承認自己的心理惰性,不要再拿等自己狀態好來做藉口,而是直接開始幹。
尋找讓自己對這件事產生逆反心理的阻力點。
給自己的拖延設定一個期限。
先設定一個小目標,一個小到不會讓你產生逆反心理的目標。
暫停時要做到心中有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