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2

第104-105期丨甲午悲歌
再爛的時代,也有一批勵精圖志的人。
《甲午戰爭史》戚其章、《甲午戰爭新講》戚其章、《致命的倔強》邢超、《沉沒的甲午》陳悅

第111期丨大清帝國的生死時速
大清因何從興衰走向滅亡?
《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侯宜傑、《國運1909》雪珥、《大清帝國最後十年》李剛

第112期丨壞國王的遺產
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成敗。
《金雀花王朝》[英] 丹-瓊斯

第113期丨誰綁架了團結
工會到底是在欺負誰
《底特律往事》[美] 比爾-弗拉斯科、《撒切爾夫人回憶錄》[英] 瑪格麗特-撒切爾、《光榮與夢想》 [美] 威廉-曼徹斯特

第114期丨秦始皇在隱瞞什麼
中國歷史的讀法
《秦謎》李開元

第137期丨藩鎮割據:毒藥還是良藥?
中國人往往偏好一種政治美學,叫作統一。
《慈禧全傳》高陽、《迷茫時代的明白人》羅振宇

第138期丨庸衆的迫害
人其實不需要偶像,因爲沒有誰的人生可以被複制。但是,假如你真的需要一個偶像,我推薦艾倫·圖靈。
《艾倫·圖靈傳》[英] 安德魯-霍奇斯

第139期丨日本爲什麼會失敗
實力懸殊之下的中日戰爭,日本到底爲什麼會失敗?
《抗日戰爭的細節》魏風華、《殺戮與文化》[美] 維克托-戴維斯-漢森

第140期丨認錢不認人
什麼是金錢?金錢是人類發明的最偉大的自由工具。
《經濟學通識》薛兆豐

第141期丨惡之果
有一個惡的制度,就必須發明一個更惡的制度來解前面的毒。
《慈禧全傳》高陽、《龍牀》李潔非

第142期丨有的在升起,有的在墜落
八年抗戰就像一把鐵錘,爲中華民族打造出了一個現代化國家的底座。
《抗日戰爭的細節》魏風華、《日本爲什麼侵華》馮學榮 、《殺戮與文化》[美] 維克托-戴維斯-漢森

第143期丨民主小時候
在現代人眼中,民主無疑是好的,但這個好東西之所以有今天這麼好,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難得多。
《伯羅奔尼撒戰爭》[美] 唐納德-卡根

第144期丨什麼是好的經濟學
我們有理由相信,思維可以改造世界。
《經濟解釋》張五常

第145期丨什麼是有錢人
在現代商業文明裏,企業家扮演了很重要的推動創新的角色。
《財富的帝國》[美] 約翰-戈登

第146期丨真實世界的創新
堅持地做,持續地做,系統地做,用死磕的匠心精神去做,也許恰恰就是創新本身。
《醫生的精進》[美] 阿圖-葛文德、《醫生的修煉》[美] 阿圖-葛文德、《文明是副產品》鄭也夫

第147期丨激戰中途島
互聯網時代,公司是需要集體主義的日本人式戰鬥力?還是個人主義的美國式戰鬥力?
《殺戮與文化》[美] 維克托-戴維斯-漢森、《重新定義公司》 [美] 埃裏克-施密特

第149期丨德國爲什麼崛起
德國二戰之後的發展過程,其實是我們研究如何達到繁榮的一個很難得的標本:怎樣零起步完成一個神奇的崛起。
《一課經濟學》[美] 亨利-黑茲利特、《經濟學通識》薛兆豐、《經濟解釋》張五常

羅胖精選|諾貝爾獎爲什麼這麼牛?
諾貝爾獎是瑞典以舉國之力持續在做的事情。

第156-157期丨這個世界會好嗎?
《物演通論》王東嶽

第158期丨爲什麼看好中國經濟
市場自由還有釋放空間嗎?國家開放的趨勢會不會逆轉?中國經濟究竟向好還是向壞?

第159期丨現代世界的起源
英國,現代社會的發源地。
《經濟學進階三部曲》、《帝國》[英] 尼爾-弗格森、《自由的基因》[英] 丹尼爾-漢南

第160期丨鄙視鏈是怎樣煉成的
所有國家的中產階級消費升級本質上都是分別心。
面對新一輪消費升級,商業界應該以更高技術、更商業化、更加底層小衆化的時尚來建立中產階級的。

第161-162-164期丨南明死局
南明的滅亡源起“管理”?如今我們面對的外部環境極其動盪,瞬息萬變,如何構建一個組織體的安全性?
什麼時候該調整自己的生存處境,如何調整?是這個開放時代我們該有的生存智慧。
軍閥是脫離了正式社會制度的一個自下而上的暴力系統。
你要按所想的去生活,否則,你遲早會按你生活的去想。
當一個系統的內部越加穩固的時候,它對外的抵抗力就越差。
現在的市場上有兩種公司:一種是管理得特別好的公司,但越是管理得好的公司,往往應對轉型的能力就越差。另一種公司,屁滾尿流,丟盔卸甲,內部極其混亂,但是一路奔向成功。

第165期丨成功很容易,毀滅也不難
成功,也沒有別的辦法,做最好的自己,不讓自己的人性的惡被放大,沒有別的辦法。

第166期丨一場不得不發生的政變
歷史不是誰創造的陰謀,每一個人在其中都是身不由己,任何事件都是互相馴化,互相施加影響的一個結果。

第167期丨遊戲是個怎樣的世界
遊戲爲什麼讓人沉迷?這個作用機制對我們有什麼啓發?
只有當人類去追尋那些虛頭巴腦的,甚至僅僅是自己想象出來的意義,並且把自己的生命掛在上面的時候,我們纔是人。

第168期丨那些溫柔的操縱
社會的複雜性是遠超我們想象的,而我們自己的意志的堅定性,對自己行爲的控制能力,是遠遠低於我們的想象的。

第169期丨一樁大案的背後
中華古典文明演進到最後一期的時候,已經喪失了文明的彈性,從此不再有任何政治智慧可言。

第170期丨杜月笙的代價
這個社會一直都是少數人能出人頭地,他們不是方法對也不是運氣好,而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在幾乎已經看不到亮光的時刻仍然肯付代價。

第177期丨劉雪楓:用音樂點亮生活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音樂與遠方。劉雪楓老師用古典音樂爲你點亮生活。

第178期丨張泉靈:只有改變才能看見未來
這個時代已經快到不允許你有任何的思維定式,最大的定式就是沒有定式。
羊毛可以出在豬身上,而狗死了。比如360殺毒軟件免費給客戶使用,收費是廣告商給的,而其他收費殺毒軟件死了。加多寶和王老吉打架,然後和其正死了。
我消滅你,和你無關—-《三體》
世界正在翻頁,而如果我不夠好奇和好學,我會像一隻螞蟻被壓在過去的一頁裏,似乎看見的還是那樣的天和地,那些字。而真的世界和你無關。
一羣金魚被養在圓形玻璃魚缸裏,他們看到的世界和我們所處的世界,哪個更真實?在金魚的世界裏,由於光在進入水時發生了折射,在我們看來做直線運動的一個不受外力影響的物體,在金魚的眼中就是沿着曲線運動的。而如果金魚足夠聰明,那麼,金魚也可以在他們的世界裏總結出一套物理學規律。雖然,這樣的規律對於金魚缸外的我們來說,根本就是胡說。但是,問題來了,我們怎麼知道,我們不在一個更大的我們沒有觀察到的圓形金魚缸裏呢?
最適合創業的年齡在25歲。因爲25歲時,人們擁有“精力、貧窮、無根、同窗和無知”的武器。
我沒有說服他們,甚至沒有說服自己,這一步的跳出去我是安全的。最早離開海洋的生物,一定有一大批在肺進化完全之前滅絕。既然,我已經做好了準備放下,失敗又如何,不過是另一次開始。

第181期丨吳伯凡:人類史就是一部通信史
爲了流動,人類不斷地讓那些有重量的東西變得沒有重量 。比如,貨幣也是一種媒體, 人類之所以發明黃金、紙幣以及比特幣,就是爲了讓自己的財富能夠自由地移動。

第182期丨我們到底該信誰?
“偶爾治癒,常常緩解,總能安慰。”醫學到底有沒有用?

第183期丨怎麼樣成爲一個高手
古今中外所有的答案歸結起來其實就那層意思,就是你得花時間死磕、自虐,你就能成爲一個高手。

第184期丨什麼是戰略
戰術的目標是贏,而戰略的目標是下一個均衡點的達成。
丘吉爾說,英國 400 年來的外交史,一句話就說得清楚,就是防止歐洲大陸上出現強大的、賦於侵略性的霸道的國家。16 世紀跟西班牙人死磕,無敵艦隊覆滅;整個 17 世紀、18 世紀,跟法國人死磕,高峯就是打拿破崙,著名的滑鐵盧戰役;整個 19 世紀上半葉,英國人跟俄國人死磕;19 世紀下半葉德國崛起,所以調轉槍頭,再來對付德國人。
反法戰爭
梅特涅時代

第185期丨即將到來的階層社會
教育分層:在中國古代的皇權社會,因爲科舉制的存在,整個社會呈現一個開放式的格局,上下層是流動的。
中國窮人可能對自己的境況感到憤怒,而美國窮人對自己的境況只能感到絕望。
今天的中國,社會分層還沒有最終形成,教育分層還遠,所以這是一個大好的時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提升自己的認知而超越自己的階層。

第186期丨如何當好一隻網紅?
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狐狸打獵的時候巧計百出,但是刺蝟在逃避自己天敵的時候,只知道一件大事,我得捲起來,把所有的刺兒炸開,別人就奈何不了我。

第187期丨楊秀清陷阱
蘋果真正牛在哪兒?是它全球的供應鏈的管控體系

第188期丨重新理解市場
中國的醫療改革 私營非營利機構

第189期丨商人這個物種
威尼斯是一個全民皆商的國家。
立國可能有兩種方式,以相信人類良知而立國的佛羅倫薩,在 1530 年就滅亡了;而以不相信人類良知來立國的威尼斯,在此後又活了 300 年。

第190期丨亂世中的奇怪失敗
所以袁紹的悲劇就是一個癡迷於存量,而畏懼增量的悲劇。

第191期丨老辦法抓不住新機會
亨利·盧斯一生一共是四件大事:第一件是基督教,第二件是美國的全球影響力,第三件是中國,第四件纔是新聞事業。

第192期丨弱者的邏輯
一個人爲人處事,其實就是活個目標感。如果你有目標,全世界都是你的資源,你在走向目標的過程當中,每一步都是獲得滋養,哪怕你做錯了。你如果沒有目標感,全世界都對你構成戕害。因爲你在做應激反應的過程中,永遠是在積累毒素,哪怕你做對了。

第193期丨共同體的意義
錢讓上層階級越來越脫離這個社會,拿錢去補貼下層社會的時候,未必能把他們拉回這個社會共同體。

第194期丨成敗蔣介石
蔣介石和國民黨在他的歷史階段完成了一個使命——整合了中國的上層精英。這事沒有完,接下來的使命是整合中國的底層社會,這是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第195期 | 大國難題
高密度聚集的四大效應:分享、匹配、學習、創新

第196期丨政治的殘酷邏輯
關鍵問題在於,慈禧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不一致,國家的危亡禍福跟她有關係,但是沒那麼大的關係,她最看重的是自己權力的安全。

第197期 | 打開古典音樂的正確姿勢
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古人更牛叉”還是“我們更牛叉”

第199期 | 有效行動的邏輯
有水就有出路+人爲什麼不長毛+鹽,人類的第一款毒品+女人隱性排卵是爲了留住男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