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環境搭建總結

標題 : 實驗室環境搭建總結

摘要

背景:由於實驗室要973中期檢查,需要搭建16臺電腦來作爲測試環境,同時讓我們爲了體驗計算機是怎麼從一個裸機到能正常跑各種正常軟件和進行各種操作的工作的過程,同時熟悉linux環境下面一些常用的命令。由於其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糾結的問題,最終雖然我們一起都解決了各種問題並完成了16臺測試環境的搭建,但是在這有必要把怎個裝機的過程總結一下,通過這個總結可以作爲以後學習的參考。

學習內容:

1、  下載ubuntu9.04鏡像同時製作安裝系統的啓動u盤

  (1)   下載ubuntu9.04鏡像

  (2)   製作安裝系統的啓動u盤

製作方法:製作安裝系統的啓動u盤的方法很多,在這寫出我們採用的方法。我們採用的方法是使用ubuntu官方推薦的製作啓動u盤的工具unetboot,該工具可以在官方網站http://unetbootin.sourceforge.net/下載。該工具爲一種跨平臺工具軟件,可以用來建立Live USB系統,也可以加載各種系統工具,或安裝各種Linux操作系統(Linux套件)和其他操作系統,不需使用安裝光碟(自動透過網絡下載)。具體的製作過程在這裏就不介紹了,過程很簡單,網上的資料也比較多。

2、  安裝系統

安裝ubuntu系統與安裝windows系統的過程基本上都相同,基本上都是直接點next、next沒什麼技術含量。在這個安裝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對linux分區不是很瞭解。在這對安裝ubuntu系統的分區部分進行簡單的總結:

(1)分區的原則:一般常見的分區方式有:(1)/文件系統和一個swap分區(2)/文件系統和一個swap分區和一個/home分區。其他的還可以分更加詳細。具體的分區跟自己對系統的具體需求有關在這裏也不在做過多的總結。

(2)linux下面主要的目錄的作用:(摘錄)

 /bin二進制可執行命令        /dev 設備特殊文件     /etc 系統管理和配置文件 
/etc/rc.d
啓動的配置文件和腳本   /home 用戶主目錄的基點,比如用戶user的主目錄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lib 標準程序設計庫,又叫動態鏈接共享庫,作用類似windows裏的.dll文件     /sbin 系統管理命令,這裏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公用的臨時文件存儲點     /root 系統管理員的主目錄(呵呵,特權階級) 
/mnt
系統提供這個目錄是讓用戶臨時掛載其他的文件系統。   /lost+found 這個目錄平時是空的,系統非正常關機而留下“無家可歸”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麼.chk)就在這裏 

/proc 虛擬的目錄,是系統內存的映射。可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區,比方說各種服務的日誌文件 
/usr
最龐大的目錄,要用到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在這個目錄。

3、  編譯內核並更換網卡驅動

由於我們安裝的ubuntu9.04的內核是2.6.28.11,但是測試的環境需要是2.6.28.10版本的內核,所有我們得重新編譯內核並且把網卡驅動從r8169更換成r8068(更換的原因是內核版本在2.6.28.10下面對r8169型的網卡驅動不支持,所以我了能夠正常上網必須得更換成r8168型)。

該過程如下:

(1)打內核編譯的相應補丁,主要是安裝ncursee-i386相關的補丁,如果有網可以直接在命令行裏面安裝所有需要的補丁。

(2)把內核源碼拷到目錄/usr/src目錄下面並且進入相應的linux版本的目錄中,然後執行make menuconfig命令進行配置內核編譯的相關選項,爲了在編譯內核的時候不把r8169這個驅動模塊編譯到內核裏面我們主要是在網絡驅動設備裏面的1000M網速選項把r8169這個驅動模塊的*號去掉,這樣在內核編譯的時候就不把該驅動模塊編譯進入內核。

(3)   (所有下面的命令都是在/usr/src/linux-xxx.xx這個目錄下面進行)執行相關的命令完成內核的編譯和安裝。

主要的命令包括(按照順序來執行):make(這個要花很長時間)->make modules_install->makeinstall->mkinitramfs –o /boot/initrd.img-2.6.28.10(安裝的內核的版本)這一步是必須要的不然在啓動的時候會出現內核恐慌的錯誤導致不能進入系統。->update-grub(更新grub)、最後重新啓動就可以進入自己編譯的內核中去。

4、配置網絡環境

       這個過程主要包括:

   (1)配置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文件,通過sudo gedit /etc/network/interface然後進行配置,配置方法如下:在改文件下面加上如下語句:

auto eth0

iface eth0inet static

address:ip地址

gateway:網關

netmask:掩碼

(2)    sudo gedit /etc/resolv.conf文件配置DNS:

nameserver:DNS

nameserver:DNS

   (3)重啓網絡用命令: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同時有兩條命令也可以重啓網絡:ifconfig eth0 down 、ifconfig eth0 up)以上就是配置網絡的過程

5、安裝ssh以及配置hadoop

安裝ssh比較簡單直接用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就可以安裝好ssh。在安裝ssh之前最主要的就是更新系統的軟件源,更新的方法是:更改文件sudo gedit/etc/apt/sources.list文件,把相應的源加入到該文件即可。然後使用命令:sudoapt-get update執行完成後就可以安裝ssh了。

至於hadoop的配置由於比較複雜,在這裏就不寫出來了。

總結:通過一個星期的裝系統以及配置相應的環境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多有用的命令,同時通過大家一起也解決了許多問題,收穫了快樂,同時也收穫了知識。在這把一些這個過程用的有用的命令做個簡單的總結:(1)uname –l(查看系統內核版本)(2)lsmod (顯示系統所有的驅動模塊)(3)scp root@ 主機ip:/etc/apt/source.list  本機的文件目錄(該命令主要是通過遠程把主機中的相關目錄下的文件拷到本機相應的目錄下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