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进化:出口不总在光明处

有学者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玻璃瓶平放着,瓶底朝向窗户,往瓶子里放进6只蜜蜂和6只苍蝇,结果所有的蜜蜂不断地向着瓶底冲去,一次又一次,直至精疲力竭而死;而苍蝇四处乱飞,最后找到了出口,逃之夭夭。

看完这个实验你会有什么感想呢?也许我们都会为为蜜蜂的执著而心疼,同时也为蜜蜂的固执而着急;也许我们都会为苍蝇的投机或走运而愤然,同时苍蝇的随机应变也深深地刺动了我们。

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苍蝇还是蜜蜂呢?如果单凭这个实验,没错,苍蝇赢了,但跳出本实验,它们的方式各有利弊(用烂了的二元论不经意间又冒出来了)。

回到文章的题目,同时引出一个生物学家给出的结论:会学习的种群比那些不会学习的种群更快地进化,这里所说的学习,是指通过改变行为来不断搜索种种可能的适应性。重新分析一下蜜蜂和苍蝇的行为,蜜蜂它掌握了一条知识:出口在光亮的地方,是的,大部分时候是这样的,但环境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任何知识或规律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总不能做一个脆弱保守的牛b的人吧,而换一个环境就瞬间傻b吧?苍蝇呢,不论什么时候把它放进去,它总是“无头”乱飞,在一些简单的环境也会做很多无用功,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地绊倒起来。

人工智能也提出这样一个定义:学习就是对每执行结果进行反馈并加以修正。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为引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我们应该从执行结果找出规律,就像我们学数学归纳方法时,通过输入和输出学习一个函数出来,但同时也不能一直依赖这个规律或知识。找规律貌似简单,但找起来谈何容易,因为输入输出不一定总是线性关系,总有一些奇异点或噪声影响我们的判断,或导致我们以偏概全。不依赖规律或者叫放弃已有的优势又谈何容易,否则我们怎么会觉得那些在巅峰华丽转身的人异常牛b呢。

人工智能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人工智能程序允许出现错误。正如年轻的画家总是追求完美,而大师总是认为残缺的美才是真的美。这也是为什么当你能够容忍或接受一些不理想或不好的东西时,人们会说你成熟了。这也是我们找规律时应该考虑的东西,容忍接受规律的错误,或者刻意加一些错误进去。因为错误能暴露一些东西,更能够刺激到我们。就像偶尔的生病能让我们更了解我们的身体;偶尔的出轨能让你更了解你的另一半。

总之,学习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是一个思考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总之,我们要理性,要专注,也要保持随时准备学习的状态。

写写的发现文章的结构好乱,写都最后发现那个引起我思考,同时觉得很有意思的观点,被我总结成了大众观点。看来写作同样是学习的过程,需要试错、思考总结、循环反复的过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