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生死場》讀後感


關於作者


蕭紅,對於我來說算是瞭解一些的。不是通過百度百科,也不是通過自傳廣讀,是通過電影~


可能對於通過電影初步瞭解、認識蕭紅的這件事情,不是很客觀和真實,畢竟影視作品或多或少都改編了一些內容。但我認爲,最起碼,我對這個作家的一些生平有所瞭解,讓我有同情她的情感,有慾望對她的著作進行研讀。這也算是一個契機吧。


蕭紅本人出生於東北的一個普通小家庭,和當時的人一樣,飽受着包辦婚姻的痛苦,遭遇着生活窘迫潦倒的困境。後來與蕭軍的相識相知相愛讓她又找到了快樂,同時完成了一些著名的著作。但愛情並不能長久保鮮,有了自己的孩子卻也沒能留在身邊......這樣的苦痛,怎能讓一個同是身爲女性的我不爲之同情和感嘆?


認識魯迅先生,感覺像是她在思想上遇到了春天一般。有了更多的進步思想。


"晚年"的蕭紅,躺在病榻上,吸着菸袋,說不出話,但仍舊堅持寫作。

可能此時的她,在想:能夠陪伴自己的也就只有寫作了吧。


關於名字


生死場,意味着這裏有生亦有死。


初次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覺得這是一篇不太吉利的文章,可能會將我的感性和思想更加的沉鬱下去。

我便搜索了『生死場』的百度百科,才發現,其中孕育着的不僅僅是當時社會的現狀,還有對舊社會的批判、對各種勢力的反抗精神。


終,研讀了一番。


關於內容


書中最爲印象深刻便是接生了。

古代生孩子,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雖然現在依舊是生與死的較量,但相對差一些。)條件又不足,環境又差。稍不留神就會命喪黃泉,一屍兩命。而且即使孩子能夠呱呱墜地,也不一定是給家庭帶來了快樂,而是帶來了更多的痛苦,因爲又多了一張嘴吃飯,又多了一個『累贅』。如果是女孩,那就更慘了,不能傳宗接代......


書中最爲殘忍的事情便是摔死孩子了。

依然和上一個內容相似,但不同的是描述了愛情產生到滅亡的過程。這個過程也着實讓人唏噓。愛時容易,相處不易。再回到孩子,卻變成了父親成業吵架時候,手上任意摔打的物件。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走向了死滅。


書中最爲慷慨激昂的事情便是對抗日的描述。

此時的民族內部鬥爭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全民抗日。

我們也不得不對日本人在中國進行侵略的過程中,對我國人民做出的一系列傷害和滅殺而感到憤憤。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多少有些微詞,但正是有這種著作,躍然於紙上的慷慨陳詞,才淋漓的將當時的場景曉知衆人,告訴後人。


關於讀書過程


起初,讀這本書有些讀不下去。對環境等描述的很詳細,也不知作者到底要做些什麼,不同以往的偵探題材小說、文章。一度有些看不下去。

但當看到對女性同胞的描述、對當時社會的揭露,愈發激發了想要讀下去的慾望。

讀完後,也終於明白別人的讀後感中,那些話語。


最後,衷心感謝蕭紅女士留下如此著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