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生死场》读后感


关于作者


萧红,对于我来说算是了解一些的。不是通过百度百科,也不是通过自传广读,是通过电影~


可能对于通过电影初步了解、认识萧红的这件事情,不是很客观和真实,毕竟影视作品或多或少都改编了一些内容。但我认为,最起码,我对这个作家的一些生平有所了解,让我有同情她的情感,有欲望对她的著作进行研读。这也算是一个契机吧。


萧红本人出生于东北的一个普通小家庭,和当时的人一样,饱受着包办婚姻的痛苦,遭遇着生活窘迫潦倒的困境。后来与萧军的相识相知相爱让她又找到了快乐,同时完成了一些著名的著作。但爱情并不能长久保鲜,有了自己的孩子却也没能留在身边......这样的苦痛,怎能让一个同是身为女性的我不为之同情和感叹?


认识鲁迅先生,感觉像是她在思想上遇到了春天一般。有了更多的进步思想。


"晚年"的萧红,躺在病榻上,吸着烟袋,说不出话,但仍旧坚持写作。

可能此时的她,在想:能够陪伴自己的也就只有写作了吧。


关于名字


生死场,意味着这里有生亦有死。


初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这是一篇不太吉利的文章,可能会将我的感性和思想更加的沉郁下去。

我便搜索了『生死场』的百度百科,才发现,其中孕育着的不仅仅是当时社会的现状,还有对旧社会的批判、对各种势力的反抗精神。


终,研读了一番。


关于内容


书中最为印象深刻便是接生了。

古代生孩子,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虽然现在依旧是生与死的较量,但相对差一些。)条件又不足,环境又差。稍不留神就会命丧黄泉,一尸两命。而且即使孩子能够呱呱坠地,也不一定是给家庭带来了快乐,而是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因为又多了一张嘴吃饭,又多了一个『累赘』。如果是女孩,那就更惨了,不能传宗接代......


书中最为残忍的事情便是摔死孩子了。

依然和上一个内容相似,但不同的是描述了爱情产生到灭亡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着实让人唏嘘。爱时容易,相处不易。再回到孩子,却变成了父亲成业吵架时候,手上任意摔打的物件。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走向了死灭。


书中最为慷慨激昂的事情便是对抗日的描述。

此时的民族内部斗争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全民抗日。

我们也不得不对日本人在中国进行侵略的过程中,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一系列伤害和灭杀而感到愤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多少有些微词,但正是有这种著作,跃然于纸上的慷慨陈词,才淋漓的将当时的场景晓知众人,告诉后人。


关于读书过程


起初,读这本书有些读不下去。对环境等描述的很详细,也不知作者到底要做些什么,不同以往的侦探题材小说、文章。一度有些看不下去。

但当看到对女性同胞的描述、对当时社会的揭露,愈发激发了想要读下去的欲望。

读完后,也终于明白别人的读后感中,那些话语。


最后,衷心感谢萧红女士留下如此著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