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嚴重,推遲開學,在家如何高效學習

前言

我曾經深受在家學習低效率的困擾。

網上主流的:制定計劃、固定學習時間、番茄鍾、費曼技巧我都試過,可通通沒有用。

因爲這不是方法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缺乏行動力。

學習方法再好,學習技巧再牛逼,可你就是放不下手機,不想去學習,哪怕面對書本也難以集中注意力。

在家變成了行動力的矮子,怎麼辦呢?

彆着急,往下看。

01 早起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早起

如果作息混亂,每天精神萎靡還談什麼學習!

  • 早起往往是很痛苦的,這個時候需要增強自己的信念感。

常言道「無利不早起」,特別在冬天,出被窩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這個時候可以在腦海中想象自己未來考研成功的喜悅,

如果是已經初試結束也可以回顧這一年的披星戴月,在背後付出的汗水和淚水,

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在堅定目標,尋找激勵。

這能幫助我們早起以後儘快進入一個好的學習狀態,高效率地完成學習目標,同時完成目標的成就感也正向激勵着我們第二天的早起。

  • 藉助潛意識的力量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如果第二天有很重要的考試或者不能遲到的會議,有時候第二天鬧鐘還沒有響,你就已經慢慢清醒了過來,

這樣的清醒跟鬧鐘叫起來的清醒(我們會很睏倦,把鬧鐘關掉繼續矇頭睡過去)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是潛意識的力量。

每天睡覺前,在安靜的環境下與潛意識對話,重複囑咐潛意識:「明天早上六點半起牀」,最好不少於10次,而且需要專心認真地囑咐,潛意識會幫助我們醒過來,通常誤差不超過10分鐘。

不過這需要比較長期的塑造過程,等完全成功後,潛意識就已經完全可以替代鬧鐘讓我們在希望的時間起牀。

  • 小組監督和互助

和其他考研的小夥伴建立一個早起微信羣,可以約定同一個時間一起起牀打卡。設定適當的獎懲規定,例如早起失敗的同學發一個小紅包。

  • 白天減少午睡時間

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在下午常常會出現睏倦的狀態。

這個時候儘量不要睡覺或者休息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

根據研究,大多數人午睡超過30分鐘,就會由淺度睡眠進入深度睡眠。如果在深度睡眠的狀態下被喚醒,人常常會一下午都精神恍惚。

另外睡太久也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不利於早起。

02 選擇合適的學習中止點

每次學習的末尾,都應該終止在你最喜歡和最能帶給你正向反饋的階段。

哪怕是使人沉迷的遊戲,例如「王者榮譽」、「和平精英」,如果你每天玩的最後一局都體驗賊差,吃雞落地成盒,第二天再玩這個遊戲時的積極性都會大大降低。

更何況是缺乏即時反饋的學習呢?

我曾經在字節跳動實習時,有時寫代碼邏輯清晰、心情愉悅,

但如果在快下班時出現了一些奇怪的bug,或者測試時效果不好時,之前所有暢快愉悅的體驗我會悉數忘記,只記得糟糕的結果,甚至第二天來寫代碼時,都會有提不起勁的排斥感。

但有些時候寫代碼哪怕過程艱苦,進展緩慢,但是運行、測試的效果非常好,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也會覆蓋掉我之前過程中的困難和不愉快。

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回憶,往往停留在最後的階段和體驗。

每次學習,在情緒高漲、正向反饋很強時停止學習,不要學到想吐才結束。

03 如何擺脫手機的干擾

假期在家,手機往往是最大的干擾源。

每天刷刷疫情地圖、微博熱搜關注一下實時新聞,微信朋友圈逛一圈,抖音再看幾眼…

時間往往就在上述幾個行爲不斷重複中過去了。

手機是很難完全戒掉的,本身就與外界隔絕,我們更需要手機來保持與外部世界的關聯。

無能爲力並不是無可作爲,我們可以對時間的流逝保持高度敏感,做一個有效的時間管理者。

意識到自己對時間的感覺,可以使你更加了解自己。

非常建議在每天的末尾做一個時間的回顧,即時間日誌,統計自己時間都用在什麼地方。

就像理財要記賬一樣,記錄並分析時間的使用情況,再結合其他答案或者網上各種制定學習計劃的方法,管理自己的時間。

「有意識地生活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生活的主動權,做自己生活真正的主人。」

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