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7层结构归纳总结

 TCP/IP协议簇可以分为7层结构,从低到高可以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也可以分为应用层.网际层.传输层.网络接口层。

  其中物理层主要包含一些物理设备,主要包含,中继器,集线器,双绞线,等。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线路上无差错的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并进行流量控制。主要设备有交换机和网桥

  网络层为传送实体提供端到端的交换网络数据传送功能,主要设备有路由器

  传输层为会话层提供透明.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端到端的数据完整性。

  会话层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表示层提供数据的加密.压缩.解压缩.解密等操作。

  应用层,提供用户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服务。主要设备有网关

 

  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有Ethernet IEEE802.3和PPP,FDDI,Token-Ring IEEE802.5以及ARCnet.

  网络层协议主要包含IP协议,ICMP(控制信息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RARP(反地址解析协议)等。

  传输层协议主要有TCP,UDP协议。

  会话,表示,和应用层主要协议包含FTP(文件传输协议),NFS(网络文件服务协议),SMTP(电子邮件协议),SNMP(网络管理协议),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TCP传输协议分为三步握手过程:

  1.源主机发送一个SYN(同步)标志位为1的TCP数据包,表示想与目标主机进行通信,并发送一个同步序列号进行同步

  2.目标主机愿意进行通信,则发送一个ACK相应。并以下一个序列号进行确认。

  3.源主机以确认来相应目标主机发送的TCP包。至此三次握手连接建立。

 

  IP地址主要分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等5类地址。

  A类地址的位置为1-126,B类地址为128-191,C类地址为192-223.其中127的IP主要用来作循环内部测试用。A类地址的前8位为网络地址号,后24位为主机号。B类地址的前16位为网络地址号,后16位为主机号;C类地址前24位为网络地址号,后8位为主机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