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8.IPv6基礎

IPv6基礎

本文主要對IPv6基礎知識進行講解,目的在於對IPv6有基本的瞭解,IPv6最主要的作用在於解決IPv4地址不夠用問題。

 

1.      初識IPv6地址

IANA已經宣佈對於IPv4地址的分配在2010年底結束,APNIC的地址分配大約在2011年底耗盡。而我國將在2011年底出現互聯網地址缺口。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網絡協議版本6,用於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協議,它有更大的地址空間,地址長度爲128位,能完全解決IPv4耗盡的問題。Ipv6具備更高的安全性,集成了IPSec協議,作爲IPv6固有的一部分。IPv6具備更好的可移動性。IPv6具備更好的保持服務。

1.1  IPv6的報文結構

版本(4位):標識IP報文版本,作用與IPv4的版本一樣,值設置爲6。

流量類型(8位):指示IPv6數據流通信或優先級,功能類似於IPv4的服務類型TOS字段,用於服務質量QOS功能。

流標籤(20位):流通常指實時數據,例如,這些數據具備相同的目標IP地址,源IP地址、目標端口等,那麼它們將具備一個相同的標籤指。規劃這個字段的意義在於對實時數據進行低延遲交付應用。

淨荷長度(16位):表示報文負載的長度,而不是整個IPv6數據報的長度。沒有包括整個IPv6報文中的主首部的長度。

下一個頭部(8位):本字段代替IPv4中的協議字段,擴展了IPv4頭部中協議號的功能,指示下一個擴展首部的表示,也就是IPv6數據報的下一個首部。

跳數限制(8位):該字段類似於IPv4的生命週期TTL。它定義了IP數據報文所能經過的最大跳數。

源IPv6地址(128位)。

目的IPv6地址(128位)。

 

1.2  IPv6與IPv4報文結構對比

            

                                                     IPv4報文結構  

 

                                                      IPv6報文結構

引入了多首部概念:IPv4是單一報文首部,IPv6支持一個主首部和多個擴展首部,這樣讓數據報文的結構更清晰,層次化更明顯,也可以存放更多信息。

IPv6改變了IPv4報文首部的部分字段名稱與格式:IPv6主首部刪除了IPv4中定義的幾個字段(標識、標記和片偏移),只保留了數據轉發所必須的重要信息在IPv6首部中,其他字段被放到IPv6的擴展首部中。

IPv6取消了首部校驗:因爲IPv6擴展首部的出現,高層的協議與IPv6的主首部進行了分離。在主首部進行校驗將變得多餘,所以刪除。

 

IPv6擴展首部與片偏移問題

IPv6數據所需的公共信息被放到首部報文中,而上層協議信息、分片數據信息等被放到IPv6的擴展首部中,並且IPv6的主首部是固定長度的,這樣做可以保證網絡的中間設備以最高的效率進行數據轉發。而IPv4使用“選項”字段改變報文的長度,路由器需要對這些選項字段進行特殊處理,就降低了數據轉發的性能。

例如,IPv4中,主機傳輸的最大數據單元是1500,路由器傳輸最大爲300,此時雖然主機將數據分爲1500大小數據單元,但到了路由器還得再分爲300的大小,所以加重了路由器的任務。而IPv6省去了這一工作,首先使用MTU探測消息,得知網絡傳輸線路的最小MTU,然後用這一大小進行分片,分片過程是控制在源主機完成,中間網絡設備不再執行分片工作。


關於IPv6地址格式參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a2ef140100pddx.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